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4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1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2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双环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节点电压,同时直流侧电容电压稳定也是STATCOM装置安全运行的保证。介绍了STATCOM装置的数学模型和运行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采用电流前馈环节加比例积分(PI)调节系统控制直流电容电压,节点电压控制采用PI调节和一定的下垂比例因子组成的自动电压调整控制策略。详细探讨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过程。仿真以及7.5kV.A物理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能够快速有效地将节点电压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波动,直流电容电压得到有效控制,证明了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和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
SSSC建模、控制策略及性能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讨论了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电抗模拟特性,在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建立了控制系统动态模型.分析了直流母线电压的暂态过程,控制系统采用了双闭环解耦控制.由于没有外部能量供应,SSSC从线路上吸取有功功率,通过串联变换器对直流母线电容进行自充电,SVPWM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直流母线电压的利用率,改善了输出电压的质量,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SSSC中采用这种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调节线路阻抗,控制系统潮流,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
为了能够全面地了解FACTS系统的特性,本文建立了一台可配置的FACTS实验系统。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实现STATCOM、SSSC、DVR以及UPFC的功能。通过建立FACTS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结合对不同FACTS系统工作的矢量图分析,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系统。最后分别对上述四种FACTS系统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可配置的FACTS实验系统能够较好的实现上述四种FACTS系统的功能,它为研究设计、改进和验证FACTS控制系统提供了一个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24.
朱鹏程  胡娜 《电光与控制》2021,28(5):98-102
针对目前航空电子系统中几种广泛应用的机载通讯总线,设计了一种基于APU+FPGA的机载视频和通讯总线处理系统.以APU主处理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为核心,实现了对输入的1路ARINC818视频与内部生成的字符进行叠加后,输出1路ARINC818视频至显示器显示的功能.同时,支持7路RS-422和4路ARINC429总线通讯.另外,系统还对22路输入离散量和7路输入模拟量进行了处理.该系统方案采用低功耗、高性能和高集成度的APU和FPGA器件作为核心处理器,极大地简化了硬件架构,降低了系统功耗,提高了可靠性.该设计已成功运用于某飞机显示控制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5.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2,他引:35  
该文讨论了一种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分析了其内部的有功功率平衡。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的控制方案。在这种控制方案中串联电力有源滤波器被控为电流源使得输入电流为正弦,而并联电力有源滤波器被控为电压源使得负载端为标准正弦电压。最后利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在UPQC中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究乳酸菌HS011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G5276)、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HS023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 strain NDO4)、嗜热链球菌HS033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3233)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的抑菌机制。方法 以MRSA为研究对象, 探索乳酸菌粗提物对MRSA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的影响、抗菌药物复合作用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抽提物对MRSA生物被膜抑制和清除效果, 以及抽提物对MRSA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作用等。结果 乳酸菌粗提物HS011、HS023、HS033对MRSA的MIC分别为5.75、5.00、6.00 mg/mL; 指示菌MRSA的生长过程受到粗提物明显抑制, 在6 h时HS011、HS023、HS033对MRSA的抑菌率分别为28.69%、69.20%和42.19%; 3株乳酸菌粗提物与四环素复合使用时对MRSA的抑菌效果增强, 抑菌直径分别提高了39.33%、32.00%、37.43%, 但与亚胺培南复合使用时, 其抑菌效果却减弱了; 3株乳酸菌粗提物在1 MIC时对MRSA生物被膜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和清除效果, 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27.30%、18.20%、17.57%, 对成熟被膜的清除率分别为42.10%、54.50%、45.50%; 通过测定指示菌的核酸泄漏量、胞外蛋白含量以及扫描电镜成像发现乳酸菌粗提物处理过的MRSA, 其细胞膜被破坏。结论 3株乳酸菌的粗提物通过破坏MRSA的细胞膜有效抑制MRSA的生长和生物被膜的形成, 本研究结果为乳酸菌的抑菌机制探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泡菜发酵初期魏斯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探究其安全特性和益生特性。结果表明:共筛选出三株魏斯氏菌,鉴定并命名为融合魏斯氏菌C13、食窦魏斯氏菌G232和W212;三株菌代谢产物无毒性,对14类21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耐药基因检测C13携带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G232和W212携带磺胺类耐药基因sulII;三株菌能耐受pH 1-3和3.0%以下的胆盐,在人工肠液中3 h后存活率超过76.80%;三株菌的黏附能力好,疏水性在60.47%-62.69%之间,自凝聚率在43.76%-52.55%之间,共凝聚率在43.20%-61.58%之间;对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降解主要在前15 h,在24 h的总降解率在31.64-51.15%之间;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对1,1一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清除较高(清除率25.69-58.12%),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相对较低(10.08%-27.73%);三株菌对志贺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抑菌活性好(抑菌圈直径18.22-42.18 mm)。本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三株魏斯氏菌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一定的益生特性,为将来魏斯氏菌在实际生产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8.
为生成在门数指标上近最优的量子线性电路,提出一种基于L-ESOP表达式约简的量子线性电路逻辑综合算法.首先通过异或运算逐步将量子线性电路每个输出的L-ESOP表达式约简成fi=xi的恒等函数形式,算法执行过程中的每次异或运算均对应一个CNOT门,将这些CNOT门逆序排列便得到结果电路;为进一步降低门数,提出3种前瞻性启发式规则,将这些规则分别应用于算法的3个不同阶段,以最大幅度地减少后续异或操作次数为衡量指标选择算法相应阶段参与异或运算的L-ESOP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在综合量子线性电路时所需的CNOT门数少于其他算法,且这种优势随着线路数的增加越发明显,在生成100线电路时所需的平均门数较其他算法降低了21.69%;另外,该算法可在多项式时间内完成,在生成100线电路时平均耗时仅用71.55 ms.  相似文献   
29.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X射线衍射(XRD)以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一种高合金化Al-8.0Zn-2.0Mg-2.1Cu(wt%)合金在均匀化过程中难溶相Al2CuMg的形成以及实现其充分溶解的工艺。结果表明:铸态时,合金中主要的非平衡凝固相为Mg(Zn, Al, Cu)2相,Zn、Mg、Cu元素偏聚严重。经过470 ℃×40 h一级均匀化后,虽然Mg(Zn, Al, Cu)2相逐渐回溶至基体中促进了合金中枝晶网络的基本消除,但合金中形成了一种耐高温的有害相Al2CuMg。进一步采用485 ℃×14 h的高温均匀化工艺实现了合金中耐高温相Al2CuMg的充分回溶。扩散动力学分析表明,470 ℃×40 h+485 ℃×14 h的双级均匀化工艺足以使合金中的非平衡相回溶至基体中。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冷轧变形对7A75铝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第二相粒子促进形核的机制。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微观组织,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了力学性能,采用板材成形试验机测试了杯突值(IE)。结果表明:随冷变形量的增大,7A75铝合金的强度和伸长率均逐渐增大,且屈服强度的升高幅度大于抗拉强度。50%冷变形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435 MPa和460 MPa,与未经冷变形时相比分别提高了190 MPa和110 MPa,同时伸长率提高到14%。杯突IE值与伸长率的变化规律一致。30%、50%和70%的冷变形下,基体晶粒平均尺寸分别为31.5、13.5和13.0 μm,冷变形量越大,基体晶粒尺寸越细小越均匀。过时效处理后,7A75铝合金中的MgZn2粒子尺寸大于0.5 μm时,在冷变形后的固溶处理过程中为再结晶提供形核位置;而50~100 nm之间的粒子钉扎在晶界处,有效地抑制了再结晶晶粒的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