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8篇
矿业工程   60篇
能源动力   8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压覆矿产资源审批是保护矿产资源、保障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要制度。本文回顾了我国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管理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研究了当前压覆审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守住矿产资源安全底线,更好地履行压覆审批工作职责,提出对策与建议:严格执行压覆审批工作程序,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保护功能;合理确定压覆审批权限,进一步明确管理分工;切实强化压覆矿产资源的经济性论证和评估,充分体现矿产资源的资产属性;建立有偿压覆制度,真正有效保护矿产资源;进一步细化压覆补偿管理,促进补偿协议的及时签订;加强压覆审批后期监督管理,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连续出台了油气体制改革、权益金制度改革、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文件。自然资源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持续推进油气矿业权管理改革工作。文章梳理分析了新时代以来放开油气勘查开采市场、实行矿业权竞争出让、深化矿业权“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等重大改革举措取得的成效,结合调查研究,总结了当前改革工作在矿业权出让、审批、监管方面面临的挑战。针对如何更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竞争出让、建立科学的矿权核减制度、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和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油气矿业权监管,加快形成以国有企业为主、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的油气勘探开采新体系、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要求,提出了诸如扩展油气区块来源、深化管理模式、建立更加符合地质认识的管理制度、推进综合监管等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3.
本文结合近几年参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的工作体会,梳理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要点,总结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有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部分章节(以下简称“水工环部分”)存在的普遍共性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单位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4.
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混合沉积层系中的致密油是一种重要的致密油类型,在中国及北美地区分布广、资源潜力大,研究混合层系中致密油成藏机理与富集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酒泉盆地青西凹陷青南次凹下沟组(K1g)混积层系为例,主要利用盆地模拟技术恢复下沟组埋藏史、热演化史及生烃史,研究异常高压形成与源储压差演化过程及相应的致密油充注孔喉下限,探讨混积层系中致密油充注渗流过程及富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早期高热流导致K1g0烃源岩早期生烃(早白垩世末),K1g2和K1g3属晚期生烃(新近纪以来),K1g1则有早晚两期生烃过程。生油增压是青南次凹下沟组异常高压的主要因素。20 Ma以来,源储界面的剩余压力由2 MPa逐渐增大至现今的32 MPa。基于充注动力学平衡关系,计算得到源储界面充注孔喉下限可达6 nm。青南次凹下沟组混积层系致密油充注及短距离运移符合入侵逾渗方式,导致形成近源聚集和源内聚集的广泛分布的致密油。源储组合配置方式和内部构成特征是影响致密油富集程度的主要因素,源储一体、三明治型油气富集程度较下生上储型和薄互层型高。  相似文献   
25.
在煤炭开采和煤层气抽采相关工程中,软硬复合煤层的卸荷破坏问题是围岩支护和煤层增透改造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为了探求复合煤层卸荷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及破坏过程中的能量演化规律,基于能量耗散方程及煤岩损伤模型,采用PFC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新田煤矿4#煤层复合煤层在不同软分层厚度比下的煤体变形破坏方式、力学特性及能量耗散和声发射规律,最终得到新田煤矿4#软硬复合煤层厚度比对卸荷破坏控制规律;并在现场利用水力冲孔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在三轴压缩下,不同厚度比对复合煤体变形破坏方式的作用表现在主裂纹的转移、剪切拉伸裂纹数量变化、剪切面卸荷破裂带变化上;复合煤体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厚度比0.45(软分层厚度/复合煤层厚度)为分界点,产生“阶梯式”的平缓与剧烈变化,并与围压大小相关联;复合煤体卸荷破坏的本质是颗粒间黏结键的断裂,厚度比对耗散能的大小以及煤体颗粒间黏结键的断裂产生积极作用;且现场水力冲孔的结果与模拟结论呼应。  相似文献   
26.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正确认识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攸关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分析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优势、劣势及生产现状,对我国煤炭资源消费进行需求预测,研究我国煤炭资源的保障程度并提出保障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
矿山储量动态监管作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工作开展以来为管理部门从事矿山企业资源储量合理利用的监督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手段。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精神,通过对部分省份管理工作实践进行调研,进一步了解制度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制度,深化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改革提供相关对策建议,更好地提升矿政管理水平。在当前阶段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工作进行加强完善:一是以矿产资源法的修改为契机,建立完善的储量动态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储量动态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三是加强督导检查,提高工作质量;四是建立与其他管理制度的衔接机制;五是协调解决基层工作经费问题。  相似文献   
28.
能源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物质基础。化石能源是保障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可再生能源将是保障我国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体能源。基于经济—能源—碳排放“S”形增长趋势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按照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比例不同划分为4种情景预测了2060年中国能源需求趋势。在推荐情景中,未来40年(2021—2060年)我国预计需要累计消费煤炭877×108t、石油201×108t、天然气18.1×1012m3,分别为1949—2020年70余年累计消费量的0.9倍、1.6倍和7.2倍,能源安全保障责任依然重大。建议开展可再生能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摸清未来发展潜力;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开展关键领域技术攻关和应用;优选一批生态碳汇示范项目,建设一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技术和标准;处理好降碳减排与能源安全的关系,把握好能源替代节奏,保持能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29.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能源消费仍将处于增长态势,在高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下加快清洁低碳转型。油气对社会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短中期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油气仍将占有较大比例,油气作为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地位短中期内不会改变。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形势趋于复杂严峻,国际油气市场格局和供应安全影响因素已发生深刻改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而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油气供应安全面临新问题新挑战。面对新形势,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提高中国油气自给能力,加强油气核心需求保障。中国油气勘探开发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增储上产面临着油气资源品位低、创新能力有短板、政策环境待完善等问题;另一方面,增储上产具备资源总量丰富、技术装备国产化程度显著提高和管理改革持续推进等有利条件。为夯实油气供应保障基础,提出4方面政策建议:提高节约资源力度,控制需求增速;加快理论技术创新,推动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开放,深化国际能源合作,打造多元安全的境外能源资源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30.
梅丹  胡勇  王倩 《石油实验地质》2019,41(5):769-772
裂缝是气藏储层渗流的重要通道,对储层渗透率的贡献十分明显,但目前难以量化评价。针对这一难题,综合考虑裂缝尺度(缝高、缝宽和裂缝贯通程度),通过对岩心进行人工定量造缝后开展气测渗透率实验测试,分别研究了贯通和非贯通(贯通程度分别为20%,40%,60%,80%)2种情景下裂缝对岩石渗透率的贡献。结果表明,贯通和非贯通裂缝对地层岩石渗透率均有贡献。贯通裂缝对岩心渗透率贡献十分明显,可提高岩石渗透率80%以上,其作用大小与裂缝开度(缝高×缝宽)密切相关;非贯通裂缝对岩石渗透率也存在一定的贡献,对基质起到沟通作用,改善储层整体的渗流能力,其作用大小与裂缝贯通程度关系密切。在实验测试的基础上,以单井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裂缝导流能力、裂缝沟通能力和基质供气能力三方面因素,建立了裂缝对气井产能贡献数学模型,结合气田实际气井的基础参数评价了裂缝对气井产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