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26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向上逸散与孔隙水中硫酸盐发生甲烷厌氧氧化—硫酸盐还原反应。深海沉积物有机质氧化也可驱动硫酸盐还原反应。针对甲烷渗漏背景下硫酸盐还原的不同驱动模式,对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硫、酸可挥发性硫(AVS)、δ34Spyrite及孔隙水中的SO2-4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总硫在390cm、610~890cm处为0.3%~0.7%,此含量高于相邻层位;2AVS含量在表层较低,于610~868cm区间缓增至565μmol/g,898cm处AVS含量激增至9 315μmol/g;3δ34Spyrite值由浅至深逐渐增大,由-44.4‰升至17.9‰,后回落到12.6‰;490~900cm区间的SO2-4含量逐渐下降,大于900cm则SO2-4含量变化不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分别由有机质氧化和甲烷厌氧氧化驱动的2种硫酸盐还原模式;硫酸盐甲烷转换带以总硫、δ34Spyrite等指标为判定因素可分为上、下2部分;研究区SMI深度约为900cm,这一较浅的SMI预示着研究区深部可能存在天然气藏或天然气水合物藏;结合微生物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和微生物的分布存在耦合现象,这对进一步研究甲烷水合物潜在区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2.
目前,对于中—上扬子地区奥陶系—志留系滑脱层古流体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高密度甲烷包裹体的成因、地层压力演化过程等,而有关古流体对页岩气保存的意义则较少涉及。为此,通过观测湘鄂西地区奥陶系—志留系露头和钻探岩心的裂缝脉体地质特征,分析裂隙形成与滑脱层的关系,应用裂缝脉体包裹体组分、均一温度测试资料研究古流体的形成环境和滑脱层对页岩气保存的意义,并建立了滑脱层页岩气聚散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滑脱层岩性主要为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的硅质岩夹页岩,地层岩石破碎,发育小型揉皱,滑脱层上下硅质岩层共轭垂直节理较发育;(2)滑脱层脉体发育多期次、多类型包裹体,纯水溶液包裹体尤为发育;(3)研究区古大气水沿着滑脱层最大下渗深度超过4 000 m,滑脱带早期捕获了超压条件下的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后期捕获常压环境的甲烷和氮气包裹体;(4)记录晚期流体活动的包裹体离子组分具有钠氯系数高、脱硫系数大、变质系数低的特点,表明滑脱层页岩封闭性变差;(5)研究区滑脱层页岩气聚散可分为向斜、宽缓背斜、紧闭背斜等3种模式。结论认为,研究区滑脱层为渗透层,滑脱构造发育的向斜、紧闭背斜不利于页岩气的富集,而宽缓背斜则相对有利于页岩气的聚集。  相似文献   
203.
纳米纤维素超微结构的表征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FEGE-SEM)、场发射透射电镜(FETEM) 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仪器对硫酸水解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素(NCC)进行超微结构的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 NCC在水分散体系中可形成非常稳定的胶状溶液。由FEGE-SEM观察到微晶纤维素(MCC)呈不规则形状,直径约为15 μm。通过硫酸水解制得形状较规整的短棒状NCC,直径范围在2~50 nm之间。FETEM观察结果与AFM成像基本一致,FETEM观察大多数NCC直径约2~24 nm,长度为50~450 nm。AFM观察样品尺寸与FETEM观察相比所测得的样品尺寸偏大,这与其质地较软有关。X射线衍射(XRD)图谱表明NCC属于纤维素Ⅰ型,与MCC相比,结晶度由72.25%增大到77.29%。  相似文献   
204.
以实现输变电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为目的,设计基于过程管理的输变电工程造价管控系统。将输变电工程相关数据导入到数据存储器中,数据由Web应用服务传输到过程管控模块中,利用工程造价模块对输变电工程实施分阶段结算计划制定、工程量分析与对比,采用工程造价估算优化模型实现全过程输变电工程造价管控。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靠性高,可移植性好,可有效呈现输变电工程项目结构和造价,具备较好输变电工程造价管控效果。  相似文献   
205.
对某座特大跨径斜拉桥的索力进行索力测试,并与几次历史记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斜拉索的受力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6.
广西罗城县林草装备的发展瓶颈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林业资源、林草装备的状况及存在问题的缘由,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该县林草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7.
MoS2-Zr复合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改善MoS_2薄膜的疏松结构,提高其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方法采用离子源辅助磁控溅射技术在GCr15基体上沉积不同Zr含量的MoS_2-Zr复合薄膜,通过SEM分析薄膜的表面及截面形貌。采用EDS检测薄膜的成分,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测试薄膜的硬度,采用Rockwell-C硬度计进行压痕测试实验,采用球-盘式旋转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 MoS_2-Zr复合薄膜的致密程度和硬度随着Z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硬度值为300~500HV。复合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随着Zr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但当Zr含量过高时,结合力下降。含Zr原子数分数为15%的MoS_2-Zr复合薄膜具有最好的摩擦学性能,其平均摩擦系数为0.09,磨损率为9.33×10~7 mm~3·N~(–1)·m~(–1),耐磨寿命达5.25×105 r。结论 Zr的掺杂改善了纯MoS_2薄膜的疏松结构,提高了MoS_2薄膜的硬度和结合力,合适的Zr掺杂可以获得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较长的耐磨寿命。  相似文献   
208.
绿松石是中国的四大名玉之一,因产量较少、温润而颇受人们喜爱.近些年,由于资源过度开采,品质优良的绿松石日渐稀少,价格逐渐走高.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质地较差绿松石的处理品.目前,国内外对绿松石的系统鉴定资料较少,因此建立系统简便鉴别天然绿松石、注无/有色胶和Zachery处理绿松石方法对规范宝玉石市场尤为重要.以天然绿松石、注无/有色胶和Zachery处理绿松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宝石学特征、红外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测试结果发现,天然绿松石为鲜明的天蓝色、绿色,呈油脂光泽玻璃光泽;注胶处理绿松石的颜色呆板,呈弱玻璃光泽-蜡状光泽,弱到强的蓝白色荧光,表面有时见胶残留或胶富集,其密度、折射率均比天然绿松石低;Zachery处理绿松石的裂隙两侧有颜色集中现象,密度、折射率与天然绿松石相当.红外光谱测试结果发现,注胶绿松石的红外光谱存在位于2 920 cm-1处高分子聚合物中的vas(CH2)不对称伸缩振动谱带和位于2 850 cm-1处vs(CH2)对称伸缩振动吸收谱带,位于2 960 cm-1处vas(CH3)不对称伸缩振动谱带,位于1 733 cm-1处v(C=O)伸缩振动谱带,具有鉴定意义.激光拉曼测试结果发现,注胶绿松石位于1 453,1 455 cm-1处的CH2弯曲振动弱谱峰可作为其鉴定特征峰.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显示Zachery处理绿松石中的K元素含量可达4.4%,可能是注入了无机钾盐.  相似文献   
209.
首先,数字服务平台数据分析利用Python爬虫技术采集广西数字服务平台的馆藏信息、图书信息、借阅信息等。其次,爬取豆瓣年度关注书籍的评论,运用后羿采集器对豆瓣图书信息进行采集,并将清洗后的数据通过Pandas和Matplotlib等可视化工具进行可视化展示。最后,运用词频-逆文本频率指数(Term Frequency 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TF-IDF)算法对评论进行分析,对广西数字图书馆和豆瓣图书等各类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更加符合读者需求的数据信息,便于优化数字图书借阅服务,为数字图书馆提供数据支撑,以便平台管理员能够快速、有效地对数据服务平台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