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金属工艺   47篇
机械仪表   5篇
矿业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电子浴辅助阴极电弧源法合成AlN薄膜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2流量、阴极偏压、工作气压等工艺参数对电子浴辅助阴极电弧源法合成AlN薄膜质量的影响规律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2.
采用离子束辅助磁控溅射技术(IBAMS)沉积Cr-N硬质镀层,用压入法评定镀层的断裂韧性,多次冲击试验法测定镀层的多冲疲劳抗力,探讨了多冲疲劳抗力与镀层组织结构和断裂韧性等机械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离子束辅助轰击能量,可以提高Cr-N镀层的硬度和断裂韧性。镀层断裂韧性的提高除了与晶块尺寸减小有关外,还与离子轰击导致镀层致密度增加相关。在冲击载荷作用下Cr-N镀层的失效方式为内聚力型疲劳剥落,随硬度和断裂韧性增加,镀层的抗多次冲击疲劳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33.
功能梯度材料及薄膜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潘俊德 《金属热处理》1998,(6):13-14,26
介绍了功能梯度材料弄清肆展现状,功能梯度薄膜的结构与性能及合成方法,以及功能梯度薄膜的应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34.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以纯钽作为源极,氩气为工作气体,利用不等电位空心阴极效应,在钛合金表面进行渗钽试验研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了钛钽合金渗层的截面形貌。用显微硬度仪测量渗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在Ti6A14V合金基材表面成功形成钛钽合金扩散层约为10μm厚。表面显微硬度值达到530HV。工艺参数对渗钽层的厚度有较大影响,渗钽最佳工艺参数范围为工件电压550~600V,源极电压850~900V,极间距15~40mm,温度800~900℃。  相似文献   
35.
电子浴辅助阴极电弧源活性反应离子镀合成AlN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子浴辅助阴极电弧源活性反应离子镀法 ,在 Si、Mo和不锈钢等基材上合成 Al N薄膜 ;采用 SEM、XRD及 IR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用此法可以合成高质量的 Al N薄膜 ,而且具有合成速度快、设备简单等优点 ,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钛合金双层辉光无氢渗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方法进行钛合金表面处理。结果表明,合金表面形成了含TiC,C,TiAl和V的复合层, 提高钛合金的硬度及耐磨擦性,同时避免了氢脆。经过处理的钛合金表面硬度达HK1100,比基体硬度提高了近4倍。钛合金双 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在钢铁基体上制备钽薄膜的方法. 该方法用网状钽片作阴极, 它既是放电气体的离解源, 又是沉积钽膜的钽离子供给源, 其设备简单、价格低廉. 实验中发现, 在各个参数配比合适的条件下, 可制备出结构为bcc(体心立方)和tetragonal(四方晶系)的钽薄膜. 薄膜较致密且均匀, 与基体的结合好. 同时分析了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合成钽膜的组织结构、表面和断口形貌、结合力等.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发展历史、世界各国研究的成果,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特性、纳米材料制备的方法,着重介绍了我国在纳米技术方面研究的进展,以及纳米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相似文献   
39.
文本简要介绍了碳60发现的历史、碳60的几何形状及晶体结构、碳60合成的方法及形成机理,以及碳60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纯铜加弧辉光离子渗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加弧辉光离子渗钛新技术,利用此技术在纯铜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渗钛层,探讨了纯铜渗钛后渗层的组织特征、渗层合金成分分布、渗层的相组成及其显微硬度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