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38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75篇
化学工业   670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46篇
矿业工程   43篇
能源动力   43篇
轻工业   109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174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8篇
冶金工业   29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掺加少量黏土,经混合、成球、高温焙烧制成粉煤灰颗粒吸附剂,研究该吸附剂对含磷废水的处理能力,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来确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受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搅拌速度、pH值、温度等因素影响,且粉煤灰颗粒吸附剂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吸附方式.  相似文献   
42.
Fe-V共掺杂TiO_2高性能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共沉淀法,分别以钛酸丁酯、异丙醇钛、硫酸钛、四氯化钛为钛源合成了一系列Fe-V共掺杂的纳米TiO_2吸附剂,研究了钛源、制备方法及煅烧温度对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采用XRD,SEM,EDX,TG-DTA,FTIR等手段分析了吸附剂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Fe-V共掺杂明显提高了TiO_2的吸附活性,其中以四氯化钛为钛源、通过共沉淀法制备、350℃焙烧处理的Fe-V共掺杂TiO_2具有最佳的吸附活性,30 min内对质量分数1.0×10~(-5)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可达97%以上;该吸附剂循环使用8次仍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且四氯化钛为较廉价的钛源,因此该高效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在微型连续床式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催化裂化催化剂吸附烟气中 SO2、NOx的性能。当SO2、NOx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800和1900 μL/L、反应温度为220℃、微正压操作时,新鲜吸附剂90%的SO2脱除率维持在140~200s,70%的NOx脱除率维持在220~470s;吸附容量为11.4~16.2 mg/g。SO2、NOx与吸附剂以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方式相作用;吸附运转剂表面的S和N分别以SO2-4和 NO-3存在。  相似文献   
44.
在广州石化分公司进行了催化C4精脱硫工业侧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压力1.6MPa,温度为常温,液空速1.0h-1的条件下,该工艺能将催化C4中总硫含量从10mg/m3~80mg/m3脱除至1.0mg/m3以下,所使用的吸附剂可以再生,再生性能好,可用于催化C4中硫化物的精脱。  相似文献   
45.
将过渡金属离子(Fe3+,Co2+,Ni2+,Cu2+)负载到硅胶上,先制得过渡金属离子改性硅胶吸附剂(Fe(Ⅲ)/SiO2,Co(Ⅱ)/SiO2,Ni(Ⅱ)/SiO2,Cu(Ⅱ)/SiO2),后在氢气环境中和500℃下对过渡金属离子改性硅胶吸附剂进行还原处理,制备出过渡金属改性硅胶吸附剂Fe/SiO2,Co/SiO2,Ni/SiO2。分别在间歇式和连续固定床吸附装置上,以焦化柴油(氮质量分数为2.1×10-3)为原料,在常压下研究了吸附条件对吸附剂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温度为120℃,最佳油剂比[m(焦化柴油)/m(吸附剂)]为60;平衡吸附量[m(氮)/m(吸附剂)]由小到大顺序为Fe(Ⅲ)/SiO2,Ni/SiO2,Co(Ⅱ)/SiO2,Cu(Ⅱ)/SiO2,Fe/SiO2,Ni(Ⅱ)/SiO2,Co/SiO2;分别用Fe(Ⅲ)/SiO2,Ni/SiO2,Co(Ⅱ)/SiO2处理焦化柴油,吸附剂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22.713×10-3,23.305×10-3,18.480×10-3。  相似文献   
46.
饮用水除砷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在水体中主要以As(Ⅲ)和As(Ⅴ)的无机酸形式存在,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吸附法是国内外研究最广泛的饮用水除砷技术之一.详细说明了饮用水除砷的吸附剂类型,指出:复合材料效率高、费用低,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纳米材料与砷结合后性质稳定,除砷效率最高,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生物吸附材料以其高吸附率、低成本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7.
用一次等量浸渍法制备氯气吸附剂。在反应温度为常温、空速小于或等于1 000 h-1、进口氯气体积分数小于或等于400×10-6、出口氯气体积分数小于或等于0.1×10-6的条件下,吸附氯容量大于或等于11%。通过分析实验测得了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吸附氯气过程满足热力学的Fueundlich方程和动力学的Dubbin-Radushkevich方程,同时得出了有关吸附剂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8.
污泥与麦秸共热解制备吸附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外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在400~700℃范围内对脱水污泥和麦秸的混合物进行共热解,研究了热解条件对炭粉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秸秆掺混比下,400℃制得的含炭吸附剂的碘吸附值最高,在406.6~542.1 mg/g之间;孔径分布较宽,以中孔为主,微孔和比表面积较小。总孔容积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700℃热解的纯污泥总孔容积最大,达到0.223 6 mL/g,中孔占71.9%。污泥与秸秆以5∶5的混合比例热解后所得固体吸附剂总孔容有所下降,但孔径分布集中,中孔含量达到81.1%,大孔含量高达18.9%。  相似文献   
49.
本文实验以所设计的固体吸附床为研究对象,在吸附床进口空气含湿量恒定的条件下,研究了4A分子筛固体吸附床除湿能力随空气进口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湿空气进口温度为14.4℃时的固体吸附床的吸附性能优于进口温度为39℃时的吸附性能,且前者的吸附除湿量较后者平均约高出30%.  相似文献   
50.
以单层分散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氯化钙在大球硅胶上的单层分散、氨吸附及吸附稳定性。结果表明,对于焙烧分散法,氯化钙/大球硅胶的适宜焙烧温度为500℃;对于微波分散法,适宜的微波辐射时间是20 min。焙烧样品的单层分散阈值为0.2~0.3 g/g,微波样品的单层分散阈值为0.3~0.4 g/g。将吸附量较大的样品进行比较,在35℃下,担载量为0.4 g/g的焙烧样品氨吸附量为0.35 g/g;担载量0.5 g/g的微波样品氨吸附量为0.41 g/g。微波样品的氨吸附量大于焙烧样品。吸附-脱附循环实验表明,2种分散法所得复合吸附剂同样具有较好的吸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