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0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2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针对重整原料掺入焦化汽油后对预加氢装置的影响,采用200 mL 中试加氢装置评价及响应曲面设计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整原料掺入15 %(w)焦化汽油后预加氢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87 ℃、反应压力2.0 MPa、体积空速2.0 h-1、氢油体积比200;主要影响因素中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力的影响程度较大;通过Design expert软件得到生成油硫氮模型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采用模型方程能够准确预测不同工况下的生成油硫氮含量,为重整预加氢工业装置掺炼焦化汽油后的工艺条件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2.
以Y分子筛、水玻璃和硫酸铝为原料,采用二元混合表面活性剂,水热晶化合成了MCM-41/Y介孔-微孔复合分子筛,并用XRD,SEM,TEM,N2吸附-脱附和Py-IR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同时以MCM-41/Y复合分子筛和无定形硅铝为酸性组分,以W-Ni为活性金属组分,制备了加氢裂化催化剂MYC,并在200 mL加氢评价装置上进行了加氢性能评价。结果表明,MCM-41/Y复合分子筛中存在着复合的MCM-41六方介孔相和Y微孔相;加氢裂化催化剂MYC催化活性较好,在反应压力15 MPa、氢油体积比1 500∶1、体积空速1.5 h-1的条件下,中油选择性为74.82%,C5+液体收率为98.56%,65~165℃重石脑油的芳潜为43.6%,165~370℃柴油的十六烷值为62.2,大于370℃尾油BMCI值为7.1,分别可作为优质的重整装置进料、柴油调合组分及乙烯裂解原料。  相似文献   
43.
综述了碳四烷基化应用进展和发展趋势,总结了碳四烷基化反应的特点,介绍了最新工业应用的离子液体、Alky Clean和K-SAAT烷基化工艺,提出了催化剂研究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
针对某企业冬季生产-35#低凝柴油、夏季生产0#柴油的技术需求,开发了冬、夏季灵活生产清洁柴油的加氢精制/改质组合技术。在氢分压6.4 MPa、氢油体积比500∶1、总体积空速1.5 h~(-1)和反应温度(315~350)℃条件下,生产的-35#低凝柴油十六烷值达48.2,硫含量1.8μg·g~(-1);0#柴油十六烷值达53.1,硫含量1.0μg·g~(-1),产品性质均达到国Ⅴ车用柴油指标要求,冬季和夏季方案生产的柴油产品均可直接作为国Ⅴ车用柴油调和组分,表明研发的柴油加氢改质技术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45.
以γ-Al2O3的水合产物薄水铝石为基体,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γ)为模板剂,以水玻璃为硅源.采用原位合成方法水热制备了高热稳定性的MCM-41/γ-Al2O3复合材料。考察了γ-Al2O3的水合时间、水合温度和MCM-41合成母液的pH值、晶化温度等对复合材料中MCM-41性质的影响。对γ-Al2O3的水合产物和复合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低温N2吸附表征。结果表明,提高水合温度或延长水合时间,γ-Al2O3逐渐水合为尺寸均一的条状薄水铝石,且其孔径增大;以薄水铝石为基体合成的MCM-41/γ-Al2O3复合材料中MCM-41的相对结晶度增加,热稳定性显著改善;MCM-41/γ-Al2O3复合材料较佳的合成条件为:γ-Al2O3的水合时间24h,水合温度150℃,合成母液的pH值11.0,晶化温度150℃。薄水铝石在合成母液中的溶解性是影响复合材料中MCM-41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针对中间基劣质蜡油中环烷烃及芳烃含量较高的情况,通过合理设计催化剂的孔道结构,调整酸性功能与加氢功能的匹配,研制了一种适合加工中间基劣质蜡油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及工艺条件考察。在一段串联小型固定床加氢裂化装置上,以中间基劣质蜡油为原料,在氢分压13.0 MPa、氢油体积比900∶1、体积空速1.0 h-1及反应温度384℃的工艺条件下,经该催化剂加工后的产品分布为:重石脑油收率为23.75%,重石脑油芳潜为52.40%,可作为优质的重整原料;低凝柴油收率为32.19%,其凝点小于-45℃,可用于调合生产-35号车用柴油;柴油收率为18.35%,其十六烷值为64.9,凝点-15℃,可用于调合生产-10号或0号车用柴油;尾油收率为20.31%,尾油BMCI值为15.1,可作为乙烯裂解或润滑油原料。条件试验结果也表明该催化剂温度敏感性好,反应温度和体积空速互补性强,具有良好的生产操作灵活性。  相似文献   
47.
采用专利脱氮剂,在相同条件下,对大庆、大港、辽河以及委内瑞拉焦化蜡油进行络合脱碱氮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络合脱氮剂具有通用性,能够脱除大庆、大港、辽河以及委内瑞拉焦化蜡油中的碱性氮化物。  相似文献   
48.
以高比表面积无定形硅铝(ASA)和改性Y型分子筛(USY)为原料制备催化剂载体,分别采用传统浸渍法、铝溶胶浸渍法、USY粉体浸渍法和ASA粉体浸渍法制备Ni-W/Y-ASA催化剂。采用氮气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吸附吡啶原位红外(Py-IR)和颗粒强度测定仪等表征手段,探究不同的浸渍方法对催化剂的织构性质、形貌、酸性以及机械强度的影响,并将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正癸烷的加氢裂化反应。结果表明,采用ASA粉体浸渍方法,因较多地保留了Ni-W/Y-ASA催化剂中USY粉体上的B酸性位,使催化剂具有最多的B酸含量,增强了催化剂的酸性质,进而提高了催化剂在以正癸烷为模型化合物的加氢裂化反应中的裂化活性。  相似文献   
49.
综述了国外液相加氢(IsoTherming)技术,以及国内液相循环加氢(SRH)技术、连续柴油液相加氢(SLHT)技术、航煤管式液相加氢(CLTH)技术和航煤加氢(C-NUM)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液相加氢技术的应用局限性及其发展方向。结果表明:IsoTherming技术具有低能耗的优势;但是不适合加工纯催化柴油和焦化柴油。以SLHT技术为代表的上行式工艺由于进料方式的改变,取消了液位控制系统,避免了下行式(IsoTherming,SRH技术)工艺中出现的催化剂裸露情况,同时减少了控制系统的泄压点,提高了装置的操作安全性。此外,指出强化混氢技术将成为液相加氢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0.
利用间歇釜研究了以单质硫为硫化介质, 对一种Co-Mo-Ni/Al2O3加氢催化剂进行器外预硫化时, 硫和氢气配比、硫用量、初始反应温度及时间、硫化终温和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硫化效果的影响, 并对不同状态催化剂进行了XRD、SEM及BET的分析表征。以硫化度作为硫化效果评价指标, 确定优化的硫化条件:硫为1.2倍理论消耗量, 硫和氢气摩尔配比1:3, 低温硫化和高温硫化温度分别为160℃和320℃, 两段恒温硫化时间分别为3h和2h。对硫化后的催化剂进行了真实原料的加氢活性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 以单质硫作为硫化介质, 利用歇釜可满足器外预硫化的需求, 与器内硫化相比, 硫化度和加氢活性等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