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54篇
综合类   435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38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7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0篇
冶金工业   54篇
自动化技术   1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本文通过哲学多元论视域反思当代语境研究,尝试探索后现代语境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进路。研究表明,多元论是语境研究的基本方法论。语境多元构成论分析语境成分、要素、结构的多元化;语境多元类型论探索多元化的语境类型;前者揭示传统语境研究局限所在,后者昭示语言本体及其语境建构。  相似文献   
42.
目前隐喻研究已超越了语言学范围,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不同领域建立了不同的隐喻理论。雏索尔伦(Versehueren)的顺应理论(Theofy of Adaptation)从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等角度考察隐喻的产生、识别和理解,弥补了传统理论在说明隐喻的成因和工作机制方面的不足,为隐喻的阐释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3.
“德育”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语境下,“德育”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当前是一个信息融合,价值多元,前喻文化、共喻文化、后喻文化并存且后喻文化特征日渐凸显的时代,而这一时代特色在高中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此时,如何来界定高中阶段的德育,如何来实现高中阶段的德育,这是每一个从事高中教育的工作者绕不过去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高中学生的写作案例:我们的一次作文是这样要求的:阅读下面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在东北某重点大学课堂上,3位学生从上课开始始终在偶有间断地接听手机和相互大声说话,任课老师厚德友好地提醒了两次后仍然是这样,厚老师平静地对他们说,如果有什么事情没有处理完,就出去说吧,不要影响讲课和听课。厚老师以为他们会安静下来,但一个学生竟然真的站了起来走出去了,另两名学生在稍稍迟疑后也跟着走了出去。  相似文献   
44.
<正>一、语篇分析的发展最早提出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是美国语言学家Z.Harris。1952年他发表了《语篇分析》一文,试图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分析连贯的口语和书面语,提出要在句子以外继续进行描写分析,把语言研究同文化联系起来。60年代,推动语篇分析的是一些社会学家,如H.Sacks,E.A.Schegloff,G.Jefferson等。他们用语篇分析来揭示社会环境对语言运用的影响,探索人们在交际中所遵循的原则。70年代以后,从事  相似文献   
45.
本刊特约记者:刘博士,你好,我知道你在建筑和城市设计方面做了很多年的研究,也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上进行过探索,在“全球化,地球村”这样一个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融,使很多东西都在失去地域特征,有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也经常有这样的感叹,那就是觉得很多城市,慢慢地变得没有特色,逐渐地丧失了城市原有的性格,而这也突出地表现在建筑风格上,也即一个城市的可识别性已经不再依附于原有的当地的传统文化了,你是否认同这样的看法?  相似文献   
46.
《Planning》2013,(3)
语文学习不仅要解决懂不懂的问题,更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落实到词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个词语的含义,还要令其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将词语放在句子或文章的语境中,通过随文解词和情景比对来实现。  相似文献   
47.
《Planning》2013,(1)
刑事诉讼法既新增保障人权和不得自证其罪,也留有33年前的应当如实回答,两者似不矛盾。在讯问语境下,虽应告知嫌疑人如实供述可以从宽处理,但因也可不从宽处理,实未告知任何权利;而若要求如实供述,则涉嫌强迫自证其罪,故应当如实回答的立法原意应是"如实"回答,而非"应当"回答。对此语用模糊,可作有权解释以明确其具体含义,也可告知被讯问人权利,即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如保持沉默的言论自由,以使不当法律适用无需违宪审查即自行废止。  相似文献   
48.
《Planning》2015,(3)
在现代传媒语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与冲击,"读图时代"的语言与图像的博弈,现代传媒工具主导下的"异化"使得课堂与教师主导的理性思考和深度解读逐渐被分解,现代传媒带来的海量信息与媒介构建的"形象"混淆了本真的价值选择。回避不如直视,在以思想政治理论内容为主线,课堂教学中将学习重点、知识难点、理论热点、社会焦点和学生特点多向维度协同下,解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困境。  相似文献   
49.
在此对服装销售语言进行了研究。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为框架,将服装销售语言的使用策略根据语境分为:顺应物理环境,顺应社会规约和顺应心理动机。希望该研究能为服装销售行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0.
模态语境中指称的隐晦性问题一直是模态逻辑研究的重点.迄今为止,逻辑学家已经提出了两种解决的方案:一是CHURCH方案,一是通过将专名和摹状词加以区分并论证专名是否有涵义的方案.着重讨论和分析第二种方案,从专名是否有涵义与语境关系角度审视模态语境中指称隐晦性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主张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