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7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178篇
电工技术   1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41篇
化学工业   1390篇
金属工艺   148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87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94篇
轻工业   88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72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2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08篇
冶金工业   7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51.
基于半导体异质结原理,设计并制备了新型氯氧铋/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氯氧铋制备条件和复合比例对复合材料的光催化特性的影响,随后利用XRD、UV-Vis DRS、TEM、EPR等方法对催化材料进行表征,从表面形貌、自由基等角度,分析其光催化原理。结果表明,新型复合光催化材料相对氯氧铋、二氧化钛的单体,具有更强的紫外催化能力,对传统有色染料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这是由于氯氧铋和二氧化钛可以形成半导体异质结,光生电子传递降低了载流子负荷率,羟基自由基生成量增加,因此光催化性能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52.
光催化剂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问题一直是制约光催化水泥基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在水泥基材料成型过程中加入铋系光催化前驱体溶液实现原位光催化水泥基材料的合成,提高光催化剂在水泥基体中的分散性,赋予水泥基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同时改善水泥基体抗压强度。通过扫描电镜和EDS能谱对光催化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光催化水泥基材料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最高可达91.64%,对氮氧化物的降解效率最高可达到15.03%,早期机械强度提升约10%。光催化剂在水泥基体中分散更加均匀,同时水泥基体致密度提高。本文揭示了原位光催化水泥基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与机械性能的提升机制,为其他功能性水泥基材料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3.
褚佳欢  汤嘉成  朱媛  张进 《无机盐工业》2022,54(11):131-136
结合热缩聚法和水热法制备了g-C3N4/Bi2MoO6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光谱(PL)等分析测试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材料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的效果。结果表明,与纯Bi2MoO6相比,g-C3N4/Bi2MoO6复合材料提高了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减小了带隙宽度,在可见光激发下提高了降解RhB的光催化活性。其中,5% g-C3N4/Bi2MoO6复合材料对RhB的降解率最高,在可见光照射180 min对RhB的降解率为93%;而同样条件下Bi2MoO6对RhB的降解率为58%。重复性实验表明,复合材料在RhB光降解过程中是稳定的,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4.
路家斌  熊强  阎秋生  王鑫  廖博涛 《表面技术》2019,48(11):148-158
目的为了探究紫外光催化辅助抛光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对SiC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无光照、光照抛光盘和光照抛光液3种光照方式,研究紫外光催化辅助作用对单晶SiC抛光过程中材料去除率的影响。测量不同条件下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值,来表征光催化反应速率,并进行了单晶SiC的紫外光催化辅助抛光实验,考察光催化反应速率对抛光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实验表明,引入紫外光催化辅助作用后,材料去除率提高14%~20%,随着材料去除率的增加,光催化辅助作用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程度变小。光照射抛光液方式的材料去除率明显高于光照射抛光盘。不同条件下的抛光结果显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溶液的ORP值越高,材料去除率越大,表面粗糙度越低。在光照抛光液、H_2O_2体积分数4.5%、TiO_2质量浓度4 g/L、光照强度1500 mW/cm~2、pH=11的条件下,用W0.2的金刚石磨料对SiC抛光120 min后,能够获得表面粗糙度Ra=0.269 nm的光滑表面。结论在单晶SiC的紫外光催化辅助抛光过程中,光催化反应速率越快,溶液ORP值越高,抛光效率越高,表面质量越好。在H_2O_2浓度、TiO_2浓度、光照强度、pH等4个因素中,对抛光效果影响最大的是H_2O_2浓度,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催化反应达到稳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55.
在以Bi(NO3)3为铋源、WCl6为氯源和钨源、乙二醇为溶剂、尿素为添加剂形成的新Bi-W-Cl-O体系下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W掺杂BiOCl光催化剂,应用XRD、FSEM、XPS和UV-Vis对样品进行表征,并以苯气体作为降解物,考察了W掺杂BiOCl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由于金属W的掺杂,BiOCl的吸收波长发生明显红移,相比于纯BiOCl提高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同时大大提高了BiOCl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降解苯效率。  相似文献   
56.
以硝酸锌、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原料,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 h,通过加热煅烧制备出纳米氧化锌粉体,煅烧温度500℃可制备纳米级的ZnO粉末,平均粒径为32 nm;水溶液中甲基橙在ZnO光照催化下,能迅速分解。以甲基橙为脱色对象,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及pH值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崔玉民  张文保  苗慧  李慧泉  张坤  简敏敏 《应用化工》2014,(8):1396-1398,1407
以四异丙醇钛和三乙胺为原料,通过水解法合成TiO2。三聚氰胺于580℃煅烧得到g-C3N4,g-C3N4与TiO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超声波条件下加入适量的甲醇得到复合材料g-C3N4/TiO2。以甲基橙为光催化反应模型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紫外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g-C3N4/TiO2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用量3%时,甲基橙脱色率达96.6%。  相似文献   
58.
肖剑  张颖心  尤玉静 《应用化工》2014,(9):1605-1607
以硝酸铋、溴化钠和CNTs为原料,采用醇热法制备BiOBr/CNTs复合管光催化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光催化剂的形貌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废水溶液的降解为目标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三维花球状BiOBr在可见光下有良好的光降解性能,加入CNTs后进一步提高了对光的吸收和利用,因此所制备的BiOBr/CNTs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9.
60.
Photocatalysis has received ever-growing attention a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waterborne biohazard inactivation. Due to unique optical, electronic,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feasibility of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assembly, two-dimensional (2D) nanomaterials have become important in developing novel photocatalyst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cent progress in configuring nanostructures with 2D materials as building blocks for photocatalytic water disinfection. In this review, five categories of 2D nanomaterials, that is, graphene,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2D metal oxides and metallates, metal oxyhalides and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for photocatalytic pathogen inactivation are introduced. First, the synthesis process, nanostructure engineering and disinfection performance of 2D-based photocatalysts are reviewed in categories.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 the bacteria destruc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generation and roles of reactive species (RSs) is presented. Moreover, the effects of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matrix on photocatalytic bactericidal performance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challenges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2D-based photocatalysts for highly efficient water sterilization are highlighted. © 2018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