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80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为了提高益生菌发酵乳的活菌数及发酵过程中的产酸能力,本研究以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试验菌种,通过单菌种发酵和复合菌种发酵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复合菌种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5%,接种比例为1∶1,发酵温度为37℃,葡萄糖的添加量为2.5%(质量分数),脱脂乳乳固体质量分数为12%的条件下,干酪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复合发酵效果最佳,最大滴定酸度可达到328°T,最大活菌数达到2.3×1011 mL-1,与其他菌种组合相比,提高了一个对数级,且在贮藏过程中活菌数下降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62.
目的:提高熊果酸的应用范围和生物利用率。方法:以熊果酸为乳化剂,果胶为外水相,采用两步法制备W/O/W型Pickering乳液。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W/O乳液制备条件,研究果胶质量浓度对W/O/W型Pickering乳液理化性质、微观结构、流变学特性及长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W/O乳液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熊果酸质量浓度4 g/100 mL、水油质量比2∶3、均质转速9 000 r/min、均质时间5 min;以果胶为外水相制备的双层乳液粒径均在30~40μm,果胶质量浓度的增加使乳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流变性能以及4℃贮藏稳定性有着显著性的提高。结论:果胶质量浓度为0.3,0.4,0.5 g/100 mL时能够制备稳定的Pickering双层乳液。  相似文献   
63.
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功能及提高其在乳制品中含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共轭亚油酸(CLA)的生理功能,及提高其在乳制品中CLA的途径,如选育高产CLA的动物品种、研发新饲料、控制和改进加工条件等.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酸乳提取过程中的蛋白质的除去及EPS的提取,先后通过选择适当TCA浓度、调pH值热处理除去蛋白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EPS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选择20%TCA沉淀离心后调pH值7.0热处理能除去绝大多数蛋白质,EPS的最适提取方法为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为1d、提取乙醇、溶液体积比为1:1。  相似文献   
65.
在阐述通信线路误码率测试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利用微机系统进行误码率测试的新方法,以及该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66.
东南沿海对流层大气波导结构的出现规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沿海地区和海上是有利于大气波导结构出现的地区,通常需要在这些地区开展专题试验研究来掌握当地的大气波导层结的出现情况,以便给无线电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文章介绍了1997年10月份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展的大气波导层结探测试验,详细讨论该试验得到的海上蒸发波导,近地大气波导和低空大气波导结的出现情况及它们和气象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物联网应用还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利用移动网络进行业务传输的更少。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公安系统的3G无线视频监控报警项目的实例分析,给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思路,也是利用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承载物联网业务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68.
研究真空腌制和传统腌制加工过程中腊肉质量变化规律。对两种腌制方式腊肉在不同加工阶段的水分和食盐含量、亚硝酸钠残留量、微生物指标、颜色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相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腌制完成后,真空腌制和传统干腌样品的水分含量分别下降16.5%和20.5%;食盐含量分别升至5.9%和5.2%;真空腌制的样品与传统干腌法的相比L*值高2.1%,a*值低12.2%,b*值差异不显著,菌落总数较低,球菌成为主要的优势菌种。烘烤烟熏完成后,与传统干腌法相比,真空腌制的腊肉样品水分、食盐和亚硝酸钠的含量更高;L*值高于传统干腌法,a*、b*值较低,使得腊肉色泽更佳,肉质呈愉悦的玫瑰粉红色;真空腌制腊肉中球菌和霉菌的数量高于传统干腌法,成为优势菌种,其他菌种的差异性不显著。加工过程中,同一阶段真空腌制的样品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均高于传统干腌法。因而真空腌制能起到提高腊肉的保水性、促进腌制剂的吸收及改善腊肉风味和颜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以湖南湘西腊肉为研究对象,比较工厂快速烘烤烟熏和农家传统风干烟熏过程对湘西腊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分别对工厂快速烘烤方式的腌制结束、烘烤烟熏2 d、6 d三个阶段进行取样分析和农家传统风干烟熏的腌制结束、烟熏5 d、15 d、30 d后四个阶段的腊肉进行取样分析,比较两种加工方式成品挥发性成分的差别。在工厂和农家加工过程中分别鉴定出73种和76种挥发性成分,分析得出湘西腊肉大致挥发性成分为酯类、酸类、醛类、酮类、酚类和烃类。工厂加工腊肉成品中主体挥发性成分是酚类、醛类和烃类,其相对含量分别为62.50%、8.95%和5.08%;农家加工腊肉成品中主要挥发性成分有酚类、酯类和烃类,其相对含量分别为14.80%、0.91%和0.68%。工厂加工成品的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相对含量上均高于农家加工成品。  相似文献   
70.
为解决褐色益生菌乳饮料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出现的沉淀和分层问题,以产品的离心沉淀率以及感官品质做为评价指标,以产品中添加0.3%的复配增稠剂做为基础稳定剂,研究了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木糖4种低聚糖对褐色益生菌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各因素的适宜添加量的基础上,通过正交优化实验得到了复合低聚糖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与基础配方得到的益生菌乳饮料相比,两者的感官品质相差不大,但产品离心沉淀率降低了42.20%,产品稳定性有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