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50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21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38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李劼  袁长福  张治安  赖延清  刘业翔 《电源技术》2012,36(9):1401-1404,1417
分别从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组成的三方面:锂盐、溶剂、添加剂,对其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分子设计结合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对近年来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的研究进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电解液某些性能间此消彼长的关系是获得完美型电解液的难点所在,功能型电解液的开发更为现实,在此之中,电解液组成三方面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应该获得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72.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太阳电池用CuInS2薄膜.以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冷热探针和霍尔效应测试系统对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薄膜成分可通过调整Cu靶和In靶的功率比PCu/PIn来进行调控;而薄膜形貌则取决于靶功率比和薄膜的成分.随着PCu/PIn的增大,薄膜物相由富铟相向CuInS2转变.对于CuInS2薄膜,提高铜铟原子比[Cu]/[In]可改善薄膜的结晶质量.但当薄膜富铜时,过高的[Cu]/[In]又会导致薄膜结晶质量的下降.当CuInS2薄膜为富铜与略微贫铜时,其导电类型为P型;且载流子浓度随[Cu]/[In]增加而增大,并远高于其它贫铜薄膜.CuInS2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明显高于富铟相薄膜;且随着[Cu]/[In]的提高,CuInS2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呈上升趋势,而电阻率则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73.
铝电解槽电-热场强耦合建模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广泛使用的铝电解槽电-热场分离的计算方法和电-热场弱耦合计算方法的理论缺陷,提出一种电-热场强耦合计算模型。以某420 kA铝电解槽为对象,同时应用强耦合模型与传统的弱耦合模型对其电-热场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证明了在电-热场分析中采用强耦合模型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不设定熔体温度是电场和热场实现强耦合的关键,对槽内各热源进行准确描述并引入计算模型中是获得可靠的铝电解槽电-热场分布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4.
水氯镁石脱水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评述了氯化氢(氯气)保护气氛下脱水、氯气(氯化氢)熔融氯化脱水、合成钾(铵)光卤石脱水等几种传统脱水工艺,重点介绍了水氯镁石溶剂络合脱水的工艺研究进展.同传统工艺比较,溶剂络合脱水具有可实现低温脱水、较高的脱水效率及良好的工作环境等优点.同时指出了溶剂脱水工艺以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研究具有最优脱水效果的有机溶剂,进一步弄清楚溶剂脱水的机理,以及在保证脱水率高、脱水产物中MgO含量和炭含量低的前提下怎样缩短溶剂脱水流程、提高有机物及氨的回收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75.
SnSb导电膜对钛基金属阳极涂层性能提高的深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讨论了钛基金属阳极涂层制备中 ,在底层引入SnSb导电膜对其电催化性能提高的机理 ,并对影响电催化性能最重要的两个工艺参数 :温度和锑添加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EDX面扫描结果表明 ,底层热分解成型的SbSn膜成分分布均匀 ,非常有利于DSA电催化性能的改善 ;X射线衍射结果证实了SnSb膜中主要以SnO2 和Sb2 O3相结构存在 ;对比实验得出了最佳工艺制备条件 :t=30 0℃ ,锑的添加量为 10 %。  相似文献   
76.
在不同烧结气氛下采用冷压烧结法制备5Ni/(10NiO-NiFe2O4)金属陶瓷,通过XRD研究其物相组成,SEM研究其显微结构,并用三点抗弯测试和抗热震实验检测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真空气氛及氧含量分别为2×10-5、2×10-4和2×10-3的气氛中均可获得Ni/(10NiO-NiFe2O4)金属陶瓷,但气氛中氧含量对物相含量影响较大。在真空气氛中NiO含量相对较高。材料中NiFe2O4和Ni的含量分别随着气氛中氧含量的上升而增加和减小;在真空烧结气氛中,可获得晶粒尺寸为3.90μm的5Ni/(10NiO-NiFe2O4)金属陶瓷,其抗弯强度可达138.59MPa,且在960°C实验条件下平均抗热震循环次数可达6.67次,具有相对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7.
Li4Ti5O12/C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synthesized by two-step solid state reaction method with glucose, sucrose, and starch as carbon sources, respectively. The effects of carbon sources on the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4Ti5O12/C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by SEM, XRD and electrochemical tes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arbon sources have almost no effect on the structure of Li4Ti5O12/C composite materials. The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ies of the Li4Ti5O12/C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slightly lower than those of as-synthesized Li4Ti5O12. However, Li4Ti5O12/C composite materials show better electrochemical rate performance than the as-synthesized Li4Ti5O12. The capacity retention (79%) of the Li4Ti5O12/C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starch as carbon sourc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Li4Ti5O12/C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glucose and sucrose as carbon source at current rate of 2.0C.  相似文献   
78.
电力设备绝缘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劼 《甘肃冶金》2010,32(2):85-87
在电力系统中,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保证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具有一定的电气强度,使其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传统的预防性试验和新发展起来的电力设备绝缘在线检测技术就能很好地测量设备的绝缘情况。通过测量,掌握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可及时发现并查找设备存在的缺陷及隐患,及时进行相应的维护和检修,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9.
铝电解槽异型阴极钢棒的对比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小铝液中水平电流是实现铝电解槽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针对当前出现的五种有代表性的异型阴极钢棒,在有限元商业软件ANSYS平台上分别建立其相应的三维电热场耦合切片计算模型,在兼顾槽底压降变化等因素的情况下,分析和对比了这些钢棒在减小铝液中水平电流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阴极钢棒,五种异型阴极钢棒都能不同程度地战小铝液中的水平电流,但除方案二的阴极钢棒外,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阴极压降;同时阴极发块和钢棒的电流密度也都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广西处理红土镍矿的三种冶炼工艺:RKEF、高炉和常压酸浸,对三种工艺的技术特点、能耗、回收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RKEF工艺将会成为广西未来处理红土镍矿的主流工艺。另外还介绍了三种工艺的环保现状,针对冶炼工艺及环保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广西镍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