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43篇
能源动力   4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MRPII(制造资源计划)系统是管理科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通过介绍MRPII的体系功能、基本模块描述,进一步研究了MRPII的重要内容——计划信息模块,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以及能力需求计划,对MRPII中的计划功能的信息处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2.
磁悬浮系统机械耦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磁悬浮系统的机械耦合问题,给出了磁悬浮系统在三维空间的机械耦合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各参数对机械耦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磁悬浮系统中传感器直接测量方式和差动测量方式对机械耦合的影响以及软件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3.
在产品的工艺加工过程中,温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若能用计算机实现对温度的监测,并主动地调节和控制温度的变化,就能大大提高产品质量.笔者从硬件、控制算法和软件3个方面论述了如何用计算机实现对温度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74.
装配仿真能实时检测和改进产品的可装配性.提出一种可以实现零件在装配路径上进行连续运动的装配仿真方法.在装配体的基准零件中利用草绘工具规划出装配路径,在将要装配到基准零件上的零件中定义装配基准点.利用Mechanism模块的槽从动机构将装配路径定义为槽曲线,将装配基准点定义为从动机构点.根据槽曲线的空间形态定义伺服电动机即可驱动零件实现装配过程仿真.利用"回放"命令还可以重新演示装配过程以及进行实时干涉检测.  相似文献   
75.
通过剖析长圆弧弹簧的双质量飞轮结构,阐述长圆弧弹簧的静刚度检测原理,并设计检测试验台架.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试验数据测试及采集系统,其中包括数据的检测与采集的过程和LabVIEW的使用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76.
针对传统减速器设计工作的重复性和资料查阅的烦琐性,结合VC和UG/KF技术开发一种减速器设计知识重用系统。采用基于实例推理的方式进行实例检索,目的是缩短减速器设计周期。通过知识熔接技术,将产品知识直接构建在产品模型中,构造完全可重复使用的知识库。还介绍了UG/KF技术,利用UG/Open API进行二次开发以及设计知识库和实例库的建立,包括设计知识的表示、获取和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7.
研究一种凸轮式扭转激振器的激振原理及凸轮曲线的建立方法.通过建立发动机曲柄滑块机构的力学模型,根据发动机气缸在曲轴不同转角的压力计算激振力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凸轮不同转角的升程,设计出凸轮曲线.最后分析了这种凸轮式扭转激振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78.
双质量飞轮性能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质量飞轮用于降低汽车传动系统怠速工况和常速行驶工况下的扭转振动.在怠速工况下发动机、双质量飞轮与传动系统组成的多质量扭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双质量飞轮第1、2阶设计模型,并推导出双质量飞轮转动惯量、怠速级扭转刚度与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结合减振原理,建立了其转动惯量分配和怠速级扭转刚度的设计方法;根据双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推导出行驶级扭转刚度与发动机最大转矩、怠速级扭转刚度的关系,并以避免低速区和常速区动力传动系统发生主谐次扭转振动为目标,建立了多级扭转刚度的设计与优化方法.发动机的扭振试验验证了设计模型和设计方法的正确性,怠速工况下第1阶固有频率降至7.9,Hz,行驶工况下双质量飞轮对发动机速度波动衰减了80%左右.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沉积(PECVD)的光波导膜层的光学特性,论述了沉积工艺参量和退火处理对膜层性能的影响,优化工艺获得了高质量的波导膜层,成功设计制作了在1 550nm中心波长损耗低于0.1db/cm的平面光波导和阵列波导光栅(AWG)器件。  相似文献   
80.
磨削液在磨削加工中起润滑、冷却、清洗、防锈等作用,对磨削温度有较大的影响。为更科学地供给磨削液,分析了现有各种磨削液加注方式的冷却效果。基于环保、经济的考虑,对磨削液供给装置进行改进。最后,以平面磨削温度的测量为例,探讨了红外热像仪在机械加工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