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7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667篇
电工技术   241篇
综合类   430篇
化学工业   416篇
金属工艺   2721篇
机械仪表   454篇
建筑科学   96篇
矿业工程   71篇
能源动力   108篇
轻工业   159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66篇
武器工业   53篇
无线电   12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37篇
冶金工业   1685篇
原子能技术   140篇
自动化技术   21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了Zr47.25Cu47.25Al5.5块状金属玻璃(BMG)在铸态和不同退火时间下的室温压缩塑性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Zr47.25Cu47.25Al5.5BMG具有3.96%的压缩塑性,经过0.5、1.5、3和6 h退火后,该合金的压缩塑性均有所提升。在0.5 h退火后,压缩塑性达到最高(5.84%)。铸态Zr47.25Cu47.25Al5.5BMG的微观结构呈现出5 nm左右网状分布。经过6 h退火后,富Cu的网状区域尺寸为50 nm左右,并伴有少量晶化。这种微观结构的不均匀性使该铸态合金在室温具有一定的塑性,同时抑制了其在退火中因自由体积减小而导致的脆化。  相似文献   
72.
对GCr15高碳铬轴承钢进行了不同工艺的热变形在线球化退火,采用SEM对在线球化退火后GCr15钢中碳化物的数量、尺寸、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显微维氏硬度计进行了硬度测定,得出本试验在线球化退火工艺的最佳终变形温度T和冷却速率v。结果表明,当T=720℃、v=0.05℃/s时,碳化物的平均尺寸大、数量多、圆度好,且均匀分布在铁素体上,为最优工艺参数,而T=650℃、v=0.2℃/s时的球化效果最差。随着T的升高,球化比例不断提高;T相同时,v越低,球化时间越长,所得到的球状碳化物颗粒尺寸越大,球化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3.
对厚20 mm的TC4钛合金板真空电子束连接过程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其进行了退火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分析了退火前后电子束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C4钛合金真空电子束连接过程中连接区及其附近热影响区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可高达1 000℃;退火处理后接头组织为针状马氏体α′相,热影响区组织为针状马氏体α′相和原始的α相与β相,电子束接头显微组织组成相未发生变化,但其晶粒尺寸细化;退火处理消除了电子束接头热影响区到母材区的硬度突变现象,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母材的98%,冲击韧度较退火前提高了6.0%以上。  相似文献   
74.
研究去应力退火和完全退火两种热处理状态下30 mm厚TC4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两种热处理状态下,接头的组织构成类似,BW区以等轴α相+板条状α相与晶间β相组成的双相组织,HAZ区由初生α相、针状马氏体α′相以及板条状α相和β相的双相组织组成,WM区主要由大量的针状马氏体α′相和少量分布在原始β晶界的α相组成。与去应力退火状态相比,在完全退火状态下,接头整体组织更加均匀,α相球化程度更高,抗拉能力更强,抗冲击性能更弱。  相似文献   
75.
针对5052-H32铝合金板材室温下成形性差的问题,采用激光快速加热的方式对板材进行局部热处理,首次开展了对激光局部热处理后板材全应变路径下的成形极限实验,研究激光局部热处理工艺对其成形性能的影响。单向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对5052-H32铝合金板材进行激光局部热处理能够起到显著的软化效果,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降低17.6%和43.3%,断后伸长率提高117%。应变硬化指数n值随着热处理峰值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传统退火热处理温度达到400℃、激光局部热处理峰值温度达到500℃时,轧制过程中产生的纤维状组织转变为再结晶组织,织构强度降低。H32态、传统退火热处理和激光局部热处理后板材的成形极限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激光局部热处理(400℃)后,全应变路径下的成形极限较H32态整体有所提高,极限平面应变FLC0值提高了39.1%,表明激光局部热处理,能够改变5052-H32铝合金板的力学性能,并有效提高其成形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 通过对激光熔覆CoCrFeNiW0.6高熵合金涂层进行退火处理,使涂层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方法 采用RFL–C1000光纤激光器在45钢表面制备CoCrFeNiW0.6高熵合金涂层,通过SXL–1200管式电阻炉在不同温度下(600、800、1 000 ℃)对高熵合金涂层进行退火处理,保温时间为2 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熔覆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分析和测试。结果 CoCrFeNiW0.6高熵合金涂层由FCC相和μ相(Fe7W6)组成,经过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涂层未析出新的相,μ相衍射峰强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涂层组织经高温退火(800 ℃、1 000 ℃,2 h)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经800 ℃/2 h退火处理后,枝晶间析出了大量μ相沉淀,经1 000 ℃/2 h退火处理后晶界开始出现断裂分解,晶粒内部和晶界部位析出了大量的富W颗粒相(μ 相)。经1 000 ℃/2 h退火处理后,熔覆层具有较高的平均显微硬度,为475.68HV0.3,相较于未经退火处理的熔覆层,其硬度提高了约45%;经600 ℃/2 h退火处理后,涂层的平均摩擦因数最低,约为0.226,磨损量最小,与未经退火处理的涂层相比,其磨损量降低了约28%。退火温度的升高并未使磨损机制发生明显改变,主要为磨粒磨损。结论 高温退火处理可以促进μ相的生成;经退火后,CoCrFeNiW0.6高熵合金涂层的硬度得到显著提高,改善了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强化机制为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  相似文献   
77.
采用浸泡实验、电化学实验、腐蚀形貌观察以及扫描开尔文探针测试等实验方法对挤压态和退火态二元Mg-xLi(x=1,3,5,质量分数,%)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挤压态Mg-Li合金经350 ℃/4 h退火处理后,可在基体中形成退火孪晶。在 0.1 mol/L NaCl溶液中,退火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明显劣于挤压态合金。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三维形貌分析,发现挤压态合金在腐蚀初期具有丝状腐蚀特征,并且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形成了腐蚀坑;退火态合金表面发生快速腐蚀损伤,同时形成较大且深的腐蚀坑形貌。另外,退火态Mg-3Li合金的腐蚀等势线分布表明该合金退火孪晶区域优先发生了腐蚀溶解现象。因此,退火孪晶与母体晶粒之间可形成微电偶腐蚀效应,且退火孪晶区域充当阳极,母体晶粒作为阴极,从而降低了退火态Mg-Li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78.
朱苗林 《玻璃》2014,(2):39-42
通过砂型在保温箱内的摆放形式,详细介绍改善前后浇铸成型及保温退火等过程,使制品的体积密度、成品率、生产成本等大大改善。同时对玻璃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及延长窑炉的使用寿命都有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79.
针对玻璃横切出现白碴缺陷情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0.
《玻璃》2014,(9)
正洛阳建材机械厂系国家生产玻璃成套机械装备和玻璃纤维设备的骨干企业,被国家确定为"中国洛阳浮法玻璃技术的出口定点厂家"。2004年被中国建材机械标准化委员会誉为玻璃机械行业的唯一一家"龙头企业"。我厂位于洛阳市涧西区珠江路6号,占地面积93000m~2,建筑面积47518m~2,现有职工3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3人,具备了浮法玻璃生产线过渡辊台,退火窑,及冷端设备一定的研发能力。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300多万元,有大型、精密、专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