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93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30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37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4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Rotating disk electrode,RDE),通过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分析了硝酸锰浓度、硝酸浓度、硝酸铅浓度和溶液温度对PbO_2和MnO_2共沉积的影响规律,获得了PbO_2和MnO_2共沉积的最优条件。探究了旋转圆盘电极转速对PbO_2和MnO_2共沉积的影响,发现最优条件下其共沉积行为主要受电化学控制。使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PbO_2-MnO_2沉积层表面形貌,发现PbO_2-MnO_2沉积层表面以圆球状结构为主。通过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检测到PbO_2-MnO_2沉积层表面出现了一种α-MnO_2、α-PbO_2、β-PbO_2三相同时存在的混合结晶状态。  相似文献   
82.
宋强  谢贤  童雄  彭伟 《黄金》2017,38(4)
对云南某难处理硫化银矿石进行氰化浸出及锌粉置换工艺试验研究。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得出最佳试验条件,且可获得68.41%的银浸出率,高于理论浸出率;将锌粉用质量分数1%的硝酸铅溶液浸泡10 min后,过滤清洗,再进行贵液置换,银的置换率达86.79%,指标相对较好,而锌粉的处理方式是影响贵液置换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3.
《化学工程》2016,(2):46-51
针对多相搅拌混合效果的量化特征提取提出一种新思路:利用改进型0-1混沌测试方法表征多相混合过程贝蒂数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并优化混合效果与评价特征值之间定量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将贝蒂数时间序列的渐进增长率Kc的中值作为混沌检测依据,可更加精确地表征不同混合过程中混沌度的差异性变化。贝蒂数混合效果评价方法表明,零维贝蒂数β0与一维贝蒂数β1之间存在相关性,经验证β0时序的Kc中值和β1时序的Kc中值之间也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理论上更加符合β0和β1的代数拓扑学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基于混沌检测的渐进增长率Kc中值与表征混合效果的贝蒂数指标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45,并且Kc中值表征混合效果的有效性由水动力学实验得到了验证。本研究对于拓展和丰富贝蒂数混合效果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分别以地沟油、橡胶籽油和小桐子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测定了3种生物柴油的氧化稳定性,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GC-MS分析氧化前后此3种生物柴油的成分。结果表明,地沟油生物柴油、橡胶籽油生物柴油和小桐子生物柴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分别为1.61、0.81、1.05 h,远不能达到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的6 h;生物柴油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氧化后脂肪酸甲酯中CC—H基团基本消失;地沟油生物柴油、橡胶籽油生物柴油和小桐子生物柴油主要由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及硬脂酸甲酯组成,氧化前3种生物柴油中此4种脂肪酸甲酯总含量分别为93.07%、95.82%和97.68%,氧化后分别降为77.23%、84.51%和63.66%。氧化后生物柴油成分十分复杂,含有不同的醛、酸、酮、醇及小分子的酯等物质,且亚油酸甲酯的含量大大降低,证实了生物柴油氧化主要是含有不饱和双键或三键的脂肪酸甲酯的氧化。  相似文献   
85.
以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动电位测试及XPS能谱分析,研究硅酸钠对含钙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浮选实验结果表明:在捕收剂731的作用下,pH值为9.7~10.3、硅酸钠浓度高于2.5 g/L时,白钨矿的回收率大于80%,而萤石和方解石的回收率分别低于10%和26%。Zeta电位检测结果表明:硅酸钠与矿物作用后,萤石和方解石的Zeta电位明显负移,而白钨矿的Zeta电位改变较小,说明硅酸钠更容易在萤石和方解石表面发生吸附。XPS能谱分析显示:硅酸钠与矿物作用后,在萤石和方解石表面出现了Si 2p特征峰,并且其相对含量分别为6.81%和4.72%,而Si在白钨矿表面的的相对浓度仅为0.35%;同时,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表面的Ca 2p3/2结合能偏移量分别为0.26、0.41和0.55 eV,说明硅酸钠在白钨矿表面可能发生了物理吸附,而在萤石和方解石表面发生了强烈的化学吸附。因此,硅酸钠能选择性抑制萤石和方解石,有效地分离白钨矿与萤石和方解石。  相似文献   
86.
根据相关热力学数据,首先计算并拟合得到Si-Cl-H三元系中气相Cl与H原子的摩尔比(nCl/nH)与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气相Si与Cl原子的摩尔比(nSi/nCl)Eq的关系。为了得到合理的SiCl4(STC)和SiHCl3(TCS)的进料配比,详细分析TCS与STC的3种配比(nTCS/nSTC分别为1/4、1和4)时温度、压强以及进料配比对Si沉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TC和TCS的混合物为原料时,最佳温度为1400K,压强为0.1MPa。为了保证硅产率达到可工业化生产的35%以上,当原料摩尔比(nTCS/nSTC)为1/4时,原料中nCl/nH为0.055;当原料摩尔比(nTCS/nSTC)为1时,原料中nCl/nH比为0.07;当原料摩尔比(nTCS/nSTC)为4时,原料中nCl/nH为0.09。随着硅原料中TCS所占比例的增大,在较高的nCl/nH下,就可以得到较高的硅产率。最后分析得到:当选定原料配比时,要得到合理的硅产率,所需要控制nCl/nH的范围;当进料中nCl/nH一定时,要得到合理的硅产率,需选择原料配比的理想范围。  相似文献   
87.
随着科技的发展,钛及钛合金应用日益广泛,钛废料也与日俱增,如何脱除钛废料中固溶氧是目前钛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钛废料脱氧方法存在效率低、流程长、金属/熔盐分离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以Ho作脱氧剂,在Ho/Ho2O3和Ho/HoOCl/HoCl3平衡下直接脱除钛废料中固溶氧的新方法.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1200 K...  相似文献   
88.
非洲赞比亚穆利亚希混合铜矿中铜品位为1.46%,铜矿物氧化率高,为76.92%,其中难选的结合氧化铜含量较高,结合率为39.16%,导致该矿石的选别难度极大。采用显微镜观察、矿物参数自动定量分析系统(MLA)等手段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发现矿石中存在铁质矿物浸染结合铜和包裹氧化铜的现象,硅孔雀石和孔雀石与褐铁矿和黑云母包裹且嵌布粒度较细,造成矿石选别困难。依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确定了适宜的选别流程,浮选闭路采用一粗一精一扫流程,可得到铜精矿品位为29.89%,回收率为30.56%,浮选尾矿采用加温酸浸法,可得到铜浸出率为82.19%,高效回收了难选混合铜矿中的铜资源。  相似文献   
89.
铁是湿法炼锌过程中的有害杂质成分,必须在锌电积前深度去除。本文研究了在臭氧氧化条件下pH对ZnSO4溶液中除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的去除率和锌的损失率随pH的升高而增大,在pH=4.5时,铁去除率达到99.98%,渣中Zn和Fe含量分别为1.52%和34.61%,沉淀渣主要是由FeOOH和ZnSO4?XH2O组成。随着pH值的增加,铁沉淀物颗粒趋于团聚,粒径显著增大,沉淀的可过滤性提高。锌通过包裹在沉淀物的晶格中或被沉淀物所吸附而损失在铁沉淀物中。臭氧氧化过程中Fe3+/Fe2+比值及臭氧消耗量随pH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导致ZnSO4溶液的电位值减小。  相似文献   
90.
分析了铌的性质、用途、资源现状、分布特征以及矿床类型,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铌矿的选矿工艺,并对铌矿浮选药剂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铌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和加拿大,其中巴西铌储量占总储量80%。铌矿床成因复杂、类型种类较多,可开采和具有开采潜力的铌矿多与碳酸岩有关。国外铌矿主要是烧绿石,品位较高,选别工艺简单;国内铌矿成分复杂、嵌布粒度细,分选难度大,多采用联合工艺流程综合回收铌矿和伴生矿物,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目前,大多数浮选研究是采用常规药剂改变铌矿物与脉石矿物之间的可浮性差异,效果不理想,应加强药剂改性、组合用药以及药剂与铌矿的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