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9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276篇
电工技术   40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25篇
化学工业   616篇
金属工艺   186篇
机械仪表   289篇
建筑科学   433篇
矿业工程   73篇
能源动力   90篇
轻工业   284篇
水利工程   88篇
石油天然气   243篇
武器工业   52篇
无线电   3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5篇
冶金工业   156篇
原子能技术   40篇
自动化技术   50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91.
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升级,部署有新能源发电的新型园区将在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需求的随机性、风光出力的间歇性、电力市场电价的波动性等不确定性因素耦合在一起,使得风光能源与电池储能系统的合理互动运行变得十分困难。考虑到传统优化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PO算法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用于解决不确定环境下园区风光储互动运行问题。基于强化学习的理论框架,为园区互动运行构建了一个具有连续状态空间和连续动作空间且转移概率未知的马尔可夫决策模型,通过与新型负荷控制系统对接的能源管理系统控制园区微电网中的电池储能系统及柔性资源,在充分考虑电池退化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园区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92.
针对现有保护装置没有计及纵向故障的保护方案的问题,首先分析110 kV负荷站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和不接地方式下线路的单相、两相断线故障特征。其次依据断线故障特征提出了基于线路双端零序电气量的补偿零序电压差动原理的断线保护方案,实现了断线故障的快速可靠动作。最后在110 kV纵联差动保护装置上增加断线保护逻辑,并在数字仿真系统上建立110 kV负荷站输电系统,验证了所提断线保护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X频段航海雷达图像广泛应用于溢油探测中,但是目前仅用于判断是否有溢油,对油污区域的精确计算较少。针对上述问题,引入了基于柔性注意力机制的图像分割的模型。首先建立以基于特征金字塔的目标检测模型为主干模型的语义分割模型,将多尺度特征进行充分融合,包括高层次的语义信息和低层次的位置信息;然后针对每一个特征层分别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计算特征层中通道之间的权重关系,提高模型对溢油特征提取的表达能力,同时采用像素级别的语义分割打分函数作为评价分割区域质量的指标。对大连区域海面溢油数据集进行检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溢油区域的分割精度,同时与PSPNet、DeepLab V3+和Attention U-net等分割模型相比,基于像素级别的分割准确率提高至85.77%。  相似文献   
94.
Dong  Yuanyuan  Gong  Caihong  Zhang  Zhenyu  Li  Hua  Wang  Xiyuan  Dai  Xiaoming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2022,125(4):3627-3640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problem of downlink precoding for the narrowband massive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U-MIMO) system with low-resolution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s (DACs). We introduce a low-complexity precoding scheme based on the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 (ADMM) framework in this work. An efficient gradient descent (GD) algorithm with adaptive step-size determination mechanism (ASGD) is proposed to alleviat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bottleneck of the inherent matrix inversion. 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SGD precoder achieves an attractive trade-off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erparts.

  相似文献   
95.
96.
模拟故障电弧引燃电缆的火源对电缆火灾模拟试验和防火性能评估十分重要,现有的电气火源大多基于化学燃烧,较难反映故障电弧引燃特点,为了模拟故障电弧引燃电缆,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电弧的火源。首先,本文分析了110 kV电缆发生接地线被盗或两侧交叉互联线被盗等故障时金属铠装层上的感应电压,其可高达数千伏。其次,对比研究了工频交流电压和20 kHz交流电压条件下金属护套对地电弧和雅各布天梯电弧的击穿前电压与维持电压,发现两者电弧击穿与维持特性接近。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雅各布天梯电弧引燃电缆的电气火源模拟方法,并实验验证了该火源能够使110 kV电缆引燃和火焰蔓延。所得结论为:高频雅各布天梯电弧能够模拟故障电弧特点并有效引燃110 kV电缆。  相似文献   
97.
极化转换在太赫兹调制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传统的极化转换器件存在尺寸大、集成度低、损耗高、带宽窄等诸多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对称“山”型超表面共振单元结构,可用于实现反射、透射极化转换器件的设计。其中反射型器件实现了极高极化转换率的宽带线极化转换,透射型器件实现了相对带宽达135.5%的超宽带线极化转换。采用各向异性理论分析了反射型器件产生极化转换的机制,并基于多重干涉理论对共振结构阵列与金属背板构成的类F-P腔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仿真吻合较好。进一步使用正交线栅类F-P腔与共振结构阵列,构成透射型器件,并深入分析了共振单元结构不同部分对宽带极化转换的贡献,讨论了不同结构形成的极化转换频段间的耦合方式。研究结果为基于固定相位差的超宽带偏振极化转换器件的实现以及超表面类F-P腔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
在深入研究智能制造的内涵及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的三大发展模式,以及实现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技术途径。针对典型行业的生产特点,提出了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为推动我国制造业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技术途径的指引。  相似文献   
99.
C dots (CDs) have shown great potential in bioimaging and phototherapy. However, it is challenging to manipulate their fluorescent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for clinic applications. In this study, we prepared S, Se-codoped CDs via a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demonstrated that the doping resulted in excitation wavelength-independent near-infrared (NIR) emissions of the CDs, with peaks at 731 and 820 nm. Significantly, the CDs exhibited a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58.2%, which is the highest reported value for C nanostructures and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Au nanostructures. Moreover, the CDs had a large two-photon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 (~30,045 GM), which allowed NIR emissions and the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of the CDs through the two-photon excitation (TPE) mechanism. In vitro and in vivo tests suggested that CDs can function as new multifunctional phototheranostic agents for the TPE fluorescence imaging and photothermal therapy of cancer cells.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