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9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71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287篇
化学工业   1035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110篇
建筑科学   109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434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0篇
冶金工业   41篇
原子能技术   36篇
自动化技术   9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提升鸡骨架和鸡胸肉复合底物酶解产物的风味,利用生物酶解技术对鸡骨架和鸡胸肉复合底物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试验优化了酶解工艺,并分析了酶解物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及肽分子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以3:1复配比同步酶解时风味最佳,最佳酶解条件是:鸡骨架与鸡胸肉比例9:1,料液比1:2 g/mL,温度50℃,pH7.5,酶添加量0.6%,酶解时间3 h。该条件下水解度达13.60%,感官评分4.7,制得的酶解物具有突出的鲜味和肉香味,呈味效果良好。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产物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小分子肽含量不断增加。最优工艺条件下,酶解产物中苦味氨基酸含量为2.74 mg/mL,占总游离氨基酸的71.73%,是主要的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 kDa的肽含量为93.26%。该研究结果为低值鸡骨架的综合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为揭示手工雪茄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关系,分别选取外裹茄衣、水分平衡、烟支冷冻、烟支养护、烟支包装等加工环节完成后的手工雪茄样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群落多样性,同时采用离子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法测定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质量分数),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手工雪茄加工过程中,(1)细菌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水分平衡环节对该趋势的影响较为明显;(2)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51.75%、35.80%和10.38%;优势菌属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海洋芽胞杆菌属(Oceanobacillus)、芽胞杆菌属(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12.40%、9.96%、8.48%、8.27%和4.21%;(3)9个细菌属类群相对丰度变化显著,分别为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  相似文献   
993.
双肽(IIb类)细菌素通常是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的热稳定小分子(<10 kDa)双组分抗菌肽,该类肽能够依靠特定模式基序介导肽-肽互作,形成具有跨膜能力的活性二聚体蛋白。大量研究表明,双肽细菌素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理想的抑菌效果,在耐药菌控制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双肽细菌素发挥功能的结构特征与作用机制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按照双肽细菌素结构形成、肽-肽互作及肽-膜互作的逻辑梳理该类抗菌肽发挥抑菌作用的机制,同时综合现有研究阐述双肽细菌素的结构规律及影响其活性的结构要点,以期为双肽细菌素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4.
为提高细菌型豆豉在工业生产上的品质稳定性,以4种不同品种的市售大豆(LS、DBL、DBS、BS)为原料,使用修正后的Gompertz方程拟合3种不同后发酵温度(15、25℃和40℃)下细菌型豆豉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变化,并测定发酵终点时其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Gompertz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氨基酸态氮生成动力学(判定系数>0.96),3种不同后发酵温度下(25、15℃和40℃)拟合的预测发酵终点分别为发酵9、10 d和4 d左右;4种细菌型豆豉在15℃后发酵温度下的氨基酸态氮生成最大值为DBL>LS>DBS>BS,在25℃和40℃后发酵温度下的氨基酸态氮生成最大值为LS>DBL>DBS>BS;其中黑豆型豆豉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黄豆型豆豉,而黄豆型豆豉间无明显差异。相比于发酵前,4种细菌型豆豉发酵后的鲜味氨基酸比例增加、苦味氨基酸比例减少。但相比于15℃后发酵温度,后发酵温度为40℃时所得的4种细菌型豆豉均出现鲜味氨基酸比例降低,而苦味氨基酸比例增加,这可能与高温促进美拉德反应从而消耗鲜味氨基酸有关。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995.
探讨氨基酸同时消除甲醛和乙二醛的机理及消减产物的细胞毒性。将γ-氨基丁酸或L-丙氨酸与甲醛、乙二醛物质的量比5∶1∶1在95℃反应4 h,采用二硝基苯肼衍生法测定体系中残留的甲醛和乙二醛含量,发现甲醛促进γ-氨基丁酸消除乙二醛,乙二醛的消除率由不加甲醛的55.8%提高至70.6%;乙二醛促进L-丙氨酸消除甲醛,其消除率从不加乙二醛的2%提高至41.3%。经高分辨质谱及核磁共振表征,发现主要消减产物都为咪唑盐。其反应机理是一分子氨基酸先与一分子甲醛脱水形成Mannich碱,后者再与一分子氨基酸反应形成含两个亚氨基的中间产物,亚氨基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同时进攻乙二醛,脱水后形成咪唑盐。采用消减产物孵育人体正常胃上皮细胞,发现消减产物的形成明显降低了甲醛和乙二醛的毒性。在自制和市售的饼干和薯片中均发现了两种消减产物的存在,且当原料中氨基酸含量增加时,消减产物的含量也随之增加。结果表明,两种氨基酸在减控热加工食品中甲醛和乙二醛等有害醛类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6.
天然生物活性肽往往功能特性和热稳定性差。为改善鸡肺肽的抗氧化能力和热稳定性,采用胃蛋白酶和外源氨基酸参与的类蛋白反应对鸡肺抗氧化肽进行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反应前、后的分子量变化,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扫描电镜对反应前、后物质的性质进行表征,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圆二色光谱分析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3%的半胱氨酸处理后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能力和·OH清除率分别提升了51.85%,31.11%、31.30%,热变性温度从122.06℃提至136.15℃。类蛋白反应使产物的分子量和表面疏水性增大。紫外和荧光光谱表明氨基酸微环境的变化改善了抗氧化活性。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类蛋白反应发生后样品主衍射峰变宽,强度降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反应涉及分子的水解与再聚合。红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结果显示:多肽分子舒展,疏水基团暴露,这可能是多肽抗氧化能力改善的原因。综上,类蛋白反应改变了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从而有效改善了生物活性肽的抗氧化能力与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以复合益生菌发酵牛乳(PFM)为研究对象,对其氨基酸代谢特征、发酵特性和贮藏特性进行评估。方法:将乳双歧杆菌V9、副干酪乳杆菌PC-01和植物乳杆菌P-8复合发酵,以商业发酵剂(含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对照,利用光学微流变仪监测发酵期间的流变学参数,发酵结束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贮藏期间活菌数、酸度等理化指标。结果:在发酵过程中,益生菌发酵乳具有高黏性因子、高固液平衡值、低弹性因子和低流动状态的特征;在发酵结束时共检出14种游离氨基酸,其中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分别是苯丙氨酸(0.93 mg/kg)、缬氨酸(3.3 mg/kg)、丙氨酸(22.6 mg/kg)、赖氨酸(12.6 mg/kg)、苏氨酸(3.8 mg/kg)、丝氨酸(3.5 mg/kg)、脯氨酸(35.4 mg/kg)和亮氨酸(5.4 mg/kg)。贮藏结束时,PFM组中乳酸杆菌活菌数高达2.34×108 CFU/mL,双歧杆菌达3.43×107 CFU/mL;与对照组(FM)相比,pH值、滴定酸度和持水力无显著差异,黏度显著降低(P<0.01),感官评价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益生菌发酵乳具有优异的发酵及贮藏特性,这为益生菌在发酵乳制品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98.
基于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的方式评估发酵麦胚球蛋白(FWG)在不同消化阶段消化率、微观结构、氨基酸组成、二级结构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FWG经胃、肠消化后,其可消化率由55.43%分别降至34.33%和9.54%,平均粒径由100 nm分别降至50~70 nm和20~30 nm,未消化蛋白分子质量稳定在15 ku附近。胃消化2 h后,FWG总游离氨基酸释放量达到原始样品的2.05倍,芳香族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与α-螺旋和β-折叠稳定相关的赖氨酸、缬氨酸在这一阶段被解离出来,无序性增加。FWG经胃消化后羟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升高32.76%,胃消化过程中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下降趋势。肠消化后,FWG总游离氨基酸量趋于稳定,二级结构有序性增加。肠消化期间反映亲水性肽抗氧化能力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呈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羟自由基清除率则和含羟基氨基酸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性,呈先下降再上升而后下降最后上升的变化趋势,DPPH自由基清除率变化趋势和疏水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FWG在肠、胃消化过程中理化性质及功能的变化机制提供理论...  相似文献   
999.
探讨不同热处理条件(温度110,115,120,125,130 ℃和时间25,40,55,70,85 min)对牛骨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产物(EBBH-MRP)呈味特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低于130 ℃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这与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变化趋势一致。风味核苷酸含量随温度上升呈增加趋势。在不同温度下,共检测到6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酸类和杂环类化合物。当热处理时间超过40 min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不断增加,风味核苷酸含量也缓慢增加。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减少,共检测到54种。醛类、酮类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至70 min,其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结论:适当的热处理条件可以提升EBBH-MRP的呈味及风味特性。  相似文献   
1000.
乙酰羟酸合成酶(acetohydroxy acid synthase,AHAS,编码基因ilvBN)是L-亮氨酸合成途径的第一个限速酶。以谷氨酸棒杆菌XL-3(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XL-3)为底盘细胞,通过分析并改造AHAS增加其对底物丙酮酸的偏好性,从而提高L--亮氨酸产量。首先利用AHAS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建模,根据蛋白质结构进行丙氨酸扫描,找到突变的潜在位点,通过测定突变体酶活力和重组菌株的L--亮氨酸产量寻找最适突变体。测定结果发现将157位Gln突变成Arg能够有效提高AHAS催化丙酮酸的能力,最终重组菌株的L--亮氨酸产量达到(23.5±1.8)g/L,比出发菌株谷氨酸棒杆菌XL-3增加了51%,同时副产物L--异亮氨酸产量有所下降。因此,通过对AHAS的理性改造促进了L--亮氨酸的合成,该研究结果对后续利用蛋白质工程强化微生物合成L-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