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普通芝麻粕为原料,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多个菌种,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微生物发酵条件,以降低芝麻粕中植酸含量,提高粗蛋白、酸溶蛋白等有益成分的含量。单因素试验的优化条件为:料水比1∶0.8(g∶mL)、R-02与KG-109混菌发酵;正交试验优化的发酵条件为:温度30℃、R-02与KG-109接种比例2∶1、接种量8%、时间10d。在此条件下发酵后植酸含量为0.08%,植酸降解率达到86.21%,粗蛋白含量为49.85%,酸溶蛋白为9.07%,挥发性盐基氮为2 075.5 mg/kg。 相似文献
2.
3.
程娟娟;程江华;蔡永萍;万娅琼;徐雅芫 《中国调味品》2024,(6):200-205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水解后得到的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小,一般由3~6个氨基酸组成。大豆肽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易吸收、高营养、低成本等优点,并且具有抗癌症、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生物功能,在食品、制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存在应用限制因素,常见的限制因素如具有苦味、乳化性差、色泽不佳等,阻碍了其在生产中的大量使用。文章综述了大豆肽的功能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大豆肽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氨肽酶作为一种蛋白质水解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加工领域。筛选高产氨肽酶菌株,并对菌株中风味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对开发高质量豆制品发酵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以L-亮氨酸-对硝基苯胺(L-Leu-PNA)为底物的分离培养基筛选出1株产氨肽酶的芽孢菌XYY1,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技术对其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方法优化产酶培养条件,并对菌株XYY1所产氨肽酶Lap-Y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XYY1经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起始pH值为6.5,置36 ℃条件下恒温培养35.5 h时,氨肽酶含量高达(4 132.75±11.94)U。酶学性质研究表明反应温度为55 ℃时Lap-Y的相对活性最高,且热稳定性良好;最适pH值为9.0,在中性偏碱环境下稳定性较好,属于偏碱性酶;金属离子Mg2+、Fe2+、CO2+和Ca2+可激活Lap-Y活性,其中Mg2+为1.0 mmol/L时对氨肽酶Lap-Y的激活作用最显著,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硫苏糖醇(DTT)、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Lap-Y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地衣芽孢杆菌XYY1所产的氨肽酶Lap-Y适合工业化生产,对食品、医疗等行业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加工水平对微小音速喷嘴性能的限制,提出了收缩喷嘴、扩散喷嘴和圆锥形文丘里喷嘴3种非标准音速喷嘴结构,并分析形状结构对3种喷嘴流动特性的影响。选取喷嘴喉径为0.03~0.12 mm,分别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数值仿真,并分析收缩段、喉部和扩散段的几何结构对喷嘴流动特性的影响,最后对比了喷嘴的流动特性。研究发现,扩散喷嘴的流出系数和临界背压比较优,且该类喷嘴加工难度最小。此外,喉径和喉部长度对喷嘴流动特性的影响最大,喉径越大,喉部长度越小,喷嘴流动特性越好。这为后续微小喷嘴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聚焦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院患者体验和满意度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分析。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我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其中大数据不仅为医疗信息管理提供了强大支持,也为优化患者体验和满意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全面采集、整合和分析海量的医疗数据,本文构建了一个智能患者体验反馈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与分析、个性化医疗服务优化、满意度与医疗指标关系的分析等步骤,为医院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基础和智能化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7.
粒径分布是两相流的一项重要参数,为了实现其准确快速的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声波衰减效应与人工蜂群反演算法相结合的粒径分布测量方法。设计了基于聚焦式超声波传感器的悬移质参数测量系统,用于获得超声衰减信号并得到有效的实验衰减系数。根据理论声衰减模型求得理论衰减系数,构造理论衰减系数与实验衰减系数的误差函数作为目标函数。引入人工蜂群算法,优化目标函数,通过反演获得最优粒径分布。实验分别对三种不同分布的悬移质样本进行测量并采用筛分法作为对照实验,进行误差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该方法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可为自由水体中悬移质粒径分布的测量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现有手势识别易受背景噪声干扰和算法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3D视觉的数字手势语义识别方法.首先,通过RealSense 3D相机采集手部区域的RGB图像和深度图像,并结合深度信息和肤色信息,对手势进行分割;其次,对手势图像进行形态学滤波后,得到手势区域的轮廓凸包面积比、凸缺陷数、手指夹角和关键点连线比值等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薄膜多脉冲激光打孔过程,探究生死单元法运用在薄膜激光打孔中的可行性.方法 基于Ansys中的生死单元法,使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写程序,建立薄膜多脉冲激光打孔的二维瞬态温度场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测量孔深、上孔径,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仿真与实验结果趋势一致,微孔孔径与孔深随脉冲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孔深最大误差为23.51%,平均误差为12.21%,均方根误差为1.573μm;上孔径最大误差为3.64%,平均误差为2.77%,均方根误差为2.215μm;薄膜在激光束轴心处温度最高,轴心两侧温度逐渐降低,高温区域随着脉冲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结论 使用APDL语言程序结合生死单元法对薄膜多脉冲激光打孔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从发酵芝麻粕中提取分离出的小肽体内抗氧化和免疫活性。将56 只4 周龄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成7 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低、中、高3 个剂量的小肽(三肽和四肽),连续灌胃28 d后取血,测定肝脏、脾脏、胸腺系数,血清中丙二醛含量,肝匀浆中的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脾脏中T淋巴细胞CD3+、CD4+和CD8+数量。灌胃发酵芝麻粕三肽和四肽后,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四肽高剂量组小鼠的CD4+/CD8+值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发酵芝麻粕三肽和四肽均具有体内抗氧化能力,四肽在本实验设定中的高剂量条件下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