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21篇 |
国内免费 | 268篇 |
完全免费 | 1579篇 |
专业分类
金属工艺 | 846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201篇 |
2020年 | 119篇 |
2019年 | 174篇 |
2018年 | 170篇 |
2017年 | 230篇 |
2016年 | 210篇 |
2015年 | 258篇 |
2014年 | 290篇 |
2013年 | 427篇 |
2012年 | 474篇 |
2011年 | 654篇 |
2010年 | 405篇 |
2009年 | 481篇 |
2008年 | 344篇 |
2007年 | 569篇 |
2006年 | 576篇 |
2005年 | 435篇 |
2004年 | 375篇 |
2003年 | 322篇 |
2002年 | 265篇 |
2001年 | 242篇 |
2000年 | 209篇 |
1999年 | 157篇 |
1998年 | 124篇 |
1997年 | 104篇 |
1996年 | 104篇 |
1995年 | 81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耐热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5,自引:11,他引:24
论述了耐热镁合金的研究现状。介绍了RE,Sn,Si,Ca,Sr,Ag等主要元素对镁合金性能尤其是耐热性的作用及影响,总结了提高镁合金高温性能的途径,分析了多种型号的耐热镁合金的性能。认为弥散析出高熔点镁的稀土化合物是耐热镁合金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3.
4.
中国高温用钨铜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综述了中国高温用钨铜复合材料在制备技术、高温强度、抗烧蚀性、抗热震性、尺寸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目前,中国高温用钨铜复合材料主要采用烧结.熔渗法进行制备,从材料的性能研究来看,钨铜复合材料的高温强度主要取决于钨骨架的强度;铜含量高,渗铜均匀的材料,抗热震性相对较好;断裂韧性可以作为表征材料抗热震性能的指标之一;通过调整制备工艺参数,能有效的控制部件由于高温下2次烧结所产生的尺寸变化;对于材料合金化的研究表明,合金化一方面降低了材料的密度,另一方面还明显的提高了材料的高温强度等性能。 相似文献
5.
不锈钢焊接温度场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分别详细分析了焊接热源的三种计算模型即高斯热源模型、双椭圆高斯热源模型及双椭球热源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与物理特点。利用三维有限元网格划分技术,对工件进行网格划分,并采用网格自适应技术对焊缝金属的网格进行自动加密与生成,为缩短焊接过程数值模拟时间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又对其中两种焊接热源模型所建立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得到了不锈钢SUS310材料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研究了各种参数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并与工艺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适合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最佳焊接热源模型。 相似文献
6.
AZ31镁合金板的热拉深性能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通过热轧工艺制备了厚度为0.8 mm的AZ31镁合金薄板. 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 在50~240 ℃的温度范围内, 采用平底杯形冲头拉深试验研究了成形温度、拉深速度以及冲头温度对AZ31镁合金板热拉深工艺的影响. 结果表明 AZ31镁合金热轧薄板的RLD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 在成形温度为200 ℃, 拉深速度为30 mm/min的条件下, 最大RLD可达2.65, 相应的高径比为1.4, 证明AZ31镁合金板具有良好的热拉深性能; 此外, 拉深速度和冲头温度对AZ31镁合金的拉深成形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富铈稀土对镁合金起燃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镁合金在压铸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燃烧,在目前的阻燃方法中,以添加合金元素法的效果最明显。作者通过对添加富铈稀土的研究,认为富铈稀土的添加同样对镁合金的阻具有显著作用,例如添加1%的富铈稀土,起燃温度提高约170℃,可直接暴露在大气中熔炼镁合金。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稀土的分布由试样的内部向表面逐渐增多,镁合金表面膜基体金属中原来的MgO疏松结构转变由MgO,Ce2O3和AI2O3及Mg17Al12组成的复合致密结构,具有很好的防燃效果。由此结论为:具有丰富镁、稀土资源的中国,应将镁合主燃研究的重点放在添加稀土、防止镁合金氧化燃烧这方面,以促进镁合金在我国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综述了金属氯化腐蚀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金属在含氯环境下的腐蚀特点,影响因素和可能的几种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