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总结以往射孔、压裂、测试井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开发了适用于海上平台射孔、压裂、测试与水力泵快速返排的联作工艺,研制了与该工艺管柱配套的海上专用压裂水力射流泵,7″大套管用防砂卡器,大通径可锁定开关井全通径压控选择测试阀(LPR-N测试阀)。并在中海油某海域探井A井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能够满足海上平台不动管柱一次完成射孔、压裂、测试与水力泵快速返排求产的施工要求,安全、可靠,具有试油周期短,作业费用低,快速、及时返排压裂残液,有效地防止压裂残液对油层造成二次污染的特点。该工艺技术的成功实施,为以后海上油田快速评价储层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国内冲砂技术存在因过多停泵造成井筒砂重新沉到井底造成二次危害、冲砂技术不能实现负压或负压不连续的问题,研究了低压井负压连续冲砂工艺技术。论述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参数优化及工具设计等。通过现场试验证明,该技术可以实现连续负压冲砂,有效解决因为停泵造成井筒砂重新沉积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中深层地热地埋管运行的影响因素,分析西咸新区中深层地热地埋管供暖系统的长期运行结果,并结合关中地区地质数据,建立深度为2510 m的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全尺寸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法研究实际岩层分布下地埋管的运行、结构和材料因素对其取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咸新区某项目1号地埋管和2号地埋管两个地埋管,其平均取热功率均在310 kW以上,具有优良的取热能力。地埋管进水温度随季节变化明显,并引起用户侧负荷及热泵回水温度的波动。在结构方面,随内管径由63 mm增至125 mm,平均出口水温和换热功率分别降低1.9%和4.8%,但内管径过小将影响内管运行的安全性,综合安全和换热两方面因素,最佳内管径应选取ϕ110 × 10mm规格;随外管径由168.3 mm增至244.5 mm,平均出口水温和换热功率分别增加3.5%和9%,综合成本和换热两方面因素,最佳外管径应选取ϕ 177.8 × 19 mm规格;在运行方面,地埋管出口水温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减小,换热功率随着流量增加而增加;出口水温随着进水温度的升高而上升,换热功率也随之减小。在材料方面,减小内管导热系数和增加固井材料导热系数均能增加地埋管出口水温和换热功率,考虑换热功率变化和成本因素,在工程中导热系数为0.42 W/(m∙K)的内管和导热系数为3 W/(m∙K)左右的固井材料。  相似文献   
4.
对甘肃夏河县唐尕昂区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土壤样品(4752 个)测试结果, 采用元素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其中的Au、As、Sb、Ag、Cu、Pb、Zn、W、Mo 等9 种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Au、As、Sb、W 元素在区内成矿潜力较大, Cu、Zn、Pb、Ag、Mo 成矿潜力较小, 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获得区内元素组合, 即F1(Au-As-Sb)区内成矿的指示性元素, F2(Cu-Pb-Zn-Ag)为多期岩浆热液活动所引起, 主要富集在热液中低温阶段, F3(W-Mo)对岩浆热液活动具有指示性; (2)通过对各元素异常分布特征及成矿潜力等因素综合分析, 圈定3 个找矿靶区,并在1#靶区工程验证中发现一条长40~280 m、厚0. 8~3 m 的含金石英脉, Au 品位为2. 14×10-6, 显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油田注水是补充地层能量、保持油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注入水质要求不达标,在近井地带、尤其是环套空间水质严重恶化,引起油套管严重腐性。其中硫化氢腐蚀是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分析了注水井中硫化氢的来源及腐蚀机理;研究了pH值,压力,氧,二氧化碳,温度,腐蚀产物以及溶解盐对H2S腐蚀的影响。针对注水井套管腐蚀的原因,研究了套管腐蚀防治技术,提出防治注水井硫化氢腐蚀的最好措施是在联合站处理水时加入杀菌剂与表面活性剂,从根本上抑制H2S的产生从而降低腐蚀。  相似文献   
6.
汤河水库底泥氨氮释放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底泥氨氮释放对汤河水库水质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汤河水库底泥在不同浓度、温度、pH值、扰动、溶解氧条件下氨氮的释放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上覆水对于底泥氨氮的释放量影响不大;底泥氨氮的释放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上覆水pH=8时有利于底泥氨氮的释放;扰动有利于底泥中氨氮的释放;贫氧条件有利于底泥氨氮的释放.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基于C8051单片机的动态心电监护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以C8051F320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装置和以PC机为平台的分析处理系统。硬件电路功耗低,由单片机自带的USB接口将数据传送给PC机。软件平台采用LabVIEW可视化虚拟仪器系统开发平台,将传统仪器的功能模块集成到计算机中,用户可通过修改虚拟仪器的程序改变其功能。采用USB接口实时传输心电数据,并将数据采集模块设计为计算机外设,使该系统高速快捷、小巧便携。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中深层地热地埋管运行期间和热恢复过程中周围岩土温度变化趋势以及热恢复后岩土对竖直地埋管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关中地区地质岩层数据,结合西咸新区中深层地热地埋管供暖系统实际工程应用,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分析了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对周围岩土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四个月的取暖运行,在岩土上层,由于流体温度较高出现逆向换热区;在岩土下层,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降幅较大,并且在深度方向表现为线性增势;在不考虑地下水渗流的情况下,岩土取热后经过八个月的热恢复,恢复后最大温差为3.02℃,恢复后平均温差为1.30℃。岩土热恢复温差对地埋管的长期运行无显著影响,可长期持续稳定运行。实践表明,由于地层结构、地层压力、放射性衰变、地层导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 000 m以下地层温度恢复迅速,并未出现明显的温度衰减,充分体现了地球恒温体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张向文  刘攀峰  文美兰  朱超 《矿产勘查》2020,11(10):2210-2219
为了进一步探索敖包山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潜力,本文开展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10000高精度磁测面积性物化探工作,圈定多个异常区,并结合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1)区内中元古界蓟县系平头山群地层属浅海相沉积,以还原沉积环境为主,下岩组内大理岩和大理岩夹板岩中Pb、Zn含量较高,可为区内成矿提供物质来源,东南部二长花岗岩的侵入可为成矿提供充分的热源;同时侵入的岩浆热液沿区内近东西向、北西向断裂运移,可使地层中Pb、Zn等元素活化、富集,再次成矿;(2)区内成矿元素以Pb、Zn、Ag、Cu等中低温元素为主,是寻找中低温热液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下一步工作重点应放在C5磁异常区,并对C3磁异常南北部已发现的矿点和破碎带加密控制,以期实现更大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突破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寻找隐伏矿难题,选择长白山果松村试验测区开展地电化学找矿研究。通过地电提取对各元素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组合为As-Mo-Bi-Co-Ni-Cr、Cu-PbZn、Ag-Sb和Au-Hg。元素组合异常分布规律:从外围至内带依次为Ag-Sb、Au-Hg、Cu-Pb-Zn、As-MoBi-Co-Ni-Cr组合。其中,代表矿体前缘晕的Ag-Sb、Au-Hg元素组合异常主要分布在隐伏矿体外围,可作为追索隐伏矿体的依据;Cu-Pb-Zn和As-Mo-Bi-Co-Ni-Cr分布在内带,可作为与Cu、Pb、Zn、Co、Ni、Cr等成矿元素相关矿种的直接找矿标志,其异常浓集中心指示隐伏矿体位置。总体而言,地电化学在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找矿效果良好,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