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7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池沟矿区位于南秦岭礼县—柞水海西褶皱带东段,受山阳—凤镇断裂控制,矿区内发育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群.铜矿体主要赋存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及池沟组地层中,矿区内围岩蚀变强烈,分布范围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铜矿化呈细脉状、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分布,表现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特征.通过地质调查和物化探异常对池沟矿区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区找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南台钼矿床赋存于秦岭纬向构造带北部汤峪—板桥构造带东段南缘。矿体产于元古宇长城系宽坪群广东坪组一套中深变质的绿片岩类岩石与大理岩类岩石组成的碳酸盐岩夕卡岩带和沿F42断裂分布的霏细(石英)斑岩中。区内的岩浆活动、矿体的产出形态及矿化富集规律等均与该区的主要断裂构造F42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等的总结,初步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及控矿因素,分析认为矿床深部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具有寻找斑岩型钼、钨矿床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解析法和作图法求得两个面状地质体之交迹的倾伏向和倾伏角,以及该交迹在某个垂直投影面上的投影线与铅垂线的夹角。将解析法的公式转换成Excle表中的函数表达式,能够使计算更简便;作图法简单直观,容易掌握和应用。文章列举了典型实例,说明这两种方法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试样经650℃灼烧,王水分解后,于10%的王水介质中用泡沫塑料富集Au,再采用硫脲溶液解脱Au。将试液吸入空气-乙炔火焰中,用AAS法测定Au的吸光度。  相似文献   
5.
冷水沟—南沟矿区位于南秦岭印支期褶皱带东段。区内发育有冷水沟斑岩型铜矿床和南沟构造热液脉型金矿床。本文通过对南沟金矿区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发现区内金矿体主要赋存在斑岩体外围的基底构造层及与岩体的外接触带中。矿床成因属岩浆热液蚀变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结合冷水沟斑岩型铜矿成矿特征构成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系列。综合分析认为本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在柞水—山阳矿集区有望形成大型铜金矿床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二台子金矿床是秦岭泥盆系中一种特殊的角砾岩型中型金矿床,矿床位于南秦岭镇安华力西褶皱带中段小磨岭—磨沟峡复式背斜南翼,金矿体主要赋存在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中上部及其与星红铺组界面处的含金角砾岩中。通过观察和研究矿区含金角砾岩的地质特征,认为区内(含金)角砾岩为海底喷气、喷液角砾岩,主要形成于沉积—成矿期,并受到后期构造、热液作用的改造,是同生断裂及其与之相伴生的海底喷气、喷液及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冷水沟铜钼矿床为近年来在柞水-山阳矿集区新发现的一斑岩型矿床,为秦岭造山带燕山期构造一岩浆活动的产物。区内岩浆侵入活动频繁而强烈,构造发育,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和其围岩接触带附近,围岩蚀变强烈,由岩体向围岩依次发育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矿化,构成斑岩型成矿系列。通过对区内地、物、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找矿标志,认为冷水沟地区找矿前景广阔,具有形成中砍型铜钼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张西社  武晓琴 《矿产勘查》2011,2(5):541-553
新疆伊吾北山金矿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布克—三塘湖晚古生代早期岛弧东段.产于下泥盆统卓木巴斯套组第二亚组蚀变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中,成矿主要受中—酸性潜火山岩及其上覆围岩中的似环状、放射状断裂—裂隙系统控制.主要金矿化带有11处,金矿体12条.单矿体一般呈脉状、透镜状,多个矿体在空间上具尖灭再现、平行斜列的产出特点.矿化与黄...  相似文献   
9.
郭延辉  刘凯  任涛  冉怡静 《矿产勘查》2015,6(3):214-223
双元沟—池沟地区位于南秦岭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东段,凤镇—山阳大断裂近北侧,区内发育与燕山期斑岩体相关的斑岩型铜钼矿床,矿体赋存于斑岩体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带中。通过对该区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矿体主要受岩体、蚀变类型、构造叠加、地层等因素控制。沿区内斑岩体群依次向外可将成矿类型划分为斑岩型、夕卡岩型、构造—热液型,它们共同构成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系列,因此,在该区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同时,应当注意对夕卡岩型铜矿、构造热液型金银矿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结合花岗岩类的构造环境,通过对大量的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分析,总结了不同类型花岗岩的Na_2O和K_2O的含量变化,认为不同构造类型花岗岩的Na_2O和K_2O的含量变化可以用鲍文反应序列来解释。在一个构造演化越到晚期,岩浆分异程度越高,形成的花岗岩含K矿物越来越多,K_2O含量越高,Na_2O含量越低,反之,形成的花岗岩类K_2O含量越低,Na_2O含量越高。因此,可以认为,在早期大陆裂谷期由于岩石圈壳幔作用强烈,花岗岩分异程度中等,Na_2O含量略小于或约等于K_2O;到大洋形成时期,洋中脊出现,岩浆分异的程度应该非常低,Na_2OK_2O;收缩环境下形成的花岗岩分异程度较低,因此,岛弧环境的花岗岩Na_2OK_2O;大洋闭合陆陆碰撞环境形成的花岗岩分异程度适中,Na_2O≈K_2O;造山环境的花岗岩分异程度较高,Na2_O﹤K_2O。花岗岩的Na_2O和K_2O的含量变化及Na_2O/K_2O值基本可以反映花岗岩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