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8篇
  免费   1309篇
  国内免费   531篇
电工技术   842篇
综合类   1439篇
化学工业   6494篇
金属工艺   1999篇
机械仪表   1063篇
建筑科学   4096篇
矿业工程   750篇
能源动力   897篇
轻工业   438篇
水利工程   896篇
石油天然气   3324篇
武器工业   52篇
无线电   2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23篇
冶金工业   983篇
原子能技术   209篇
自动化技术   33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506篇
  2020年   568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634篇
  2015年   649篇
  2014年   1408篇
  2013年   1170篇
  2012年   1635篇
  2011年   1774篇
  2010年   1397篇
  2009年   1401篇
  2008年   1129篇
  2007年   1467篇
  2006年   1489篇
  2005年   1332篇
  2004年   1226篇
  2003年   1123篇
  2002年   1025篇
  2001年   811篇
  2000年   645篇
  1999年   445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315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8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制车船等壳体所用的轻质、高强复合板材,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短纤维纱,制备成单层经纬为120根/(10 cm)的平纹组织,采用多组经纱持续更替交织层的方法制成2L(1+0)型、4L(2+1)型、6L(3+2)型3种多层角联锁结构织物,采用扦插芯棒、模压成型方法制成菱形蜂窝状的热固性环氧树脂基中空板,并与2块真空吸液法制成的面板组成“三合一”复合板,同时测定了复合板材的结构特征及其平拉、平压和弯曲性能。结果表明:3种类型复合板的密度均远小于水的密度,其中6L(3+2)型最小,为0.48 g/cm3;复合板层数越多,环氧树脂越难渗透尤其是在中空板菱形交叉点处,复合板平拉、平压、抗弯曲强度则呈现递增,制成的6L(3+2)型复合板试样平压强度可达到1.03 MPa。  相似文献   
2.
邓玉明  唐蕾  罗世鹏 《中国塑料》2022,36(10):131-13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对4类不同类型的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质的食品接触材料在4 %乙酸和50 %乙醇模拟物中的迁移出的非挥发性未知物进行筛查解析。结果表明,产品在4 %乙酸模拟物的迁移风险远小于50 %乙醇模拟物,主要迁移物质为聚合单体形成的寡聚物,抗氧剂、润滑剂、胶黏剂等加工助剂以及生产加工、迁移过程中形成的非有意添加物(NIAS)物质;纯PET材质的产品迁移物质较少,多层复合材料迁移物质较多。复合材质的产品中,PET材质可能在生产时添加了己二酸、癸二酸、新戊二醇等物质,进行了改性处理;此外,部分迁移物质会与模拟物中的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新的NIAS物质。  相似文献   
3.
This study aimed to prepare cisplatin-loaded PEGylated liposomal nanoparticles targeted with folic acid and evaluate their efficacy on liver cancer cell line PLC/PRF/5 (Alexander hepatoma cell line).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reverse phase evaporation technique and characterized b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techniques. Nanoscale particles with appropriate drug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13%) were prepared. Cytotoxicit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perior potency of targeted cisplatin-loaded nanoparticles compared to the nontargeted counterpart with 23% more cytotoxicity.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onfirmed the potency of targeted PEGylated liposomal nanoparticles.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内部的水能包括生活污水及高层建筑物顶楼雨水,可将其转化为电能。由此设计的储能水管-冲击式水轮机装置即通过冲击式水轮机和发电机将高层建筑物内部储存的生活污水及雨水的势能转变为可供使用的电能,并通过建立单户用水模拟模型,设置储能水管对30、100层建筑进行发电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储能水管-冲击式水轮机发电具有很好的发电效益和节能减排社会效益,获得了日发电过程中冲击式水轮机的水头变换和启停特性,为该系统中冲击式水轮机的个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按照管道加工工艺的不同,管道可分为内径控制管和外径控制管。通过热轧工艺生产的外径控制无缝钢管,可满足火力发电厂汽水系统中绝大部分管道的使用要求。对于超(超)临界机组的主蒸汽和高温再热蒸汽管道采用的P91/P92材质的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由于对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有特殊要求,因此宜采用内径控制管。  相似文献   
6.
7.
管状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新型环保的散状物料连续输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头、尾过渡段经常会跑偏,管状段经常会扭转,常规停机调偏纠扭方法已不能胜任复杂路线长距离管带机稳定运行的要求。为适应市场发展趋势,设计人员分析了管带机扭转原因,结合纠扭基本原理及常规纠扭方法,新开发出一种在线(不停机)纠扭托辊并投入项目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管道布局、最大允许能耗给定条件下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形(RHCM)注塑模具型腔表面快速均匀加热的问题,提出以单根加热棒热流密度为设计变量,以模具型腔表面升温效率和温度分布均匀性为目标,结合有限元模拟、响应面设计以及多目标粒子群优化技术来优化RHCM模具电加热系统。与优化前相比,加热系统优化后,模具型腔表面最大温差降低63.4%,加热系统总能耗降低9%。对比了不同注塑成形工艺条件下成形的平板塑件表面质量,结果表明,相对传统注塑成形(CIM)工艺,RHCM工艺将制品表面粗糙度Ra从320 nm降低到118 nm,并有效抑制了制品表面熔接痕、缩痕等缺陷;发现制品表面粗糙度与型腔表面对应点温度成负相关,说明优化后的型腔表面温度分布更有利于提升制品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泵站压力管道的不同布置形式对管道振动的影响,选取宁夏盐环定泵站工程二泵站#1压力管道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流固耦合的泵站压力管道水流ALGOR数值模型,并采用DASP振动测试系统获取振动信号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压力管道水流流态对管道振动的激励特征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压力管道进水管处、支管总管相接处及总出水管处均有强烈的振动,但进水管的振动较出水总管振动更为强烈;减振优化设计方案中,调整支管距离对降低水流对管道振动的激励效果微弱,增大管径及改变总管走向对其效果较好,其中总管走向在2°~5°之间较佳,不仅能降低管道振动,而且能减少泵站能耗损失。研究结果可为高扬程泵站压力管道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环路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相变传热装置,其性能与位于蒸发器和储液槽之间的毛细芯结构密切相关。为了更深入研究双层毛细芯对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利用不同颗粒直径铜粉制备双层毛细芯,在毛细芯总厚度为5 mm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大粒径和小粒径层的相对厚度来改变毛细芯厚度比,对平板型蒸发器环路热管启动和变工况运行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工况下,不同厚度比的双层毛细芯启动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启动过程中出现小粒径层蒸发效率低引起的温度过冲和环路热管中气液两相流变化导致的温度振荡;同时存在一个较优的双铜层毛细芯厚度比,大粒径(180~280μm)铜层厚度为3 mm可提高蒸发效率,小粒径(56~71μm)铜层厚度为2 mm可提供足够毛细抽吸力保证环路热管稳定运行。搭载该厚度毛细芯的环路热管不仅启动速度快(125 s),而且总热阻和蒸发器壁面温度均最低,最大加热功率达到120 W(21.10 W/cm~2),对应热阻为0.17 K/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