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7篇 |
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1篇 |
综合类 | 30篇 |
化学工业 | 57篇 |
金属工艺 | 32篇 |
机械仪表 | 12篇 |
建筑科学 | 40篇 |
矿业工程 | 14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72篇 |
水利工程 | 39篇 |
石油天然气 | 20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3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8篇 |
冶金工业 | 17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4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纳米科技有“top down”和“bottom up”两种研究方法,这两种研究方法中“top down”方法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科研方法,但是决不能忽略甚至放弃“bottom up”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因为“bottom up”方法代表着纳米科技发展的未来。这是对我国纳米科技发展策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讨论了离子束混合下,Ce/Si〈100〉双层膜体系界面反应的动力学过程以及硅化物的形成规律.样品经150KeV Ar离子注入,辐照温度从LNT到300℃,剂量从5×X10~(14)到8.1×10~(16)Ar/cm~2.界面反应形成的硅化物为CeSi_2,其结构为体心正交结构.硅化物是分层生长的,厚度与注入剂量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这说明界面反应是扩散控制的.与近贵金属/硅体系和难熔金属/硅体系相比较可以看出,稀土金属Ce/Si体系的相变过程与难熔金属/硅体系的相似;而混合的动力学行为与近贵金属/硅体系的相似.本文还讨论了化学驱动力和辐射增强扩散对混合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金牙金矿的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次为含砷黄铁矿。毒砂矿物结构均一,为主成矿阶段热液成因,相较于成因复杂的环带状含砷黄铁矿更适合于同位素测年和示踪。通过对该矿床毒砂的单矿物Re-Os同位素测年和S同位素分析,获得Re-Os等时线年龄为(206±22)Ma,反映金矿形成于晚三叠世末期,大致相当于印支期挤压造山向燕山期拉伸的构造转换期。毒砂δ34 S值为-9‰~-3.9‰,平均值为-5.3‰,具有沉积硫的特征,推断硫来自地层,成矿流体为盆地建造水。由此认为金牙金矿是一个与盆地流体和沉积物有关的后生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
通过SolidWorks三维绘图软件建立吸嘴支撑臂的3D模型,在SolidWorks Simulation仿真环境下,模拟吸嘴托臂的受力过程,获得工况下吸嘴托臂的应力和位移云图,为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涵,分析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现状,总结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存在的制度问题,并试图提出方案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7.
数字中频技术的研究及其FPGA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给出了软件无线电收/发信机的基本结构,分析了数字化中频技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给出了一种有效的适合于FPGA实现的数字上/下变频方式,并讨论了高阶Fir滤波器在FPGA中采用分布式算法(Distributed Arithmetic)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全球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联合国、世界银行、OECD等国际组织大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力度。2012年,ISO响应各方求建立了ISO/TC268,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munities(社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以玉林-铁山港高速公路崩塌和滑坡、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结合评价区实际情况,选取了12个具体的评价因子,其评判模型的影响因素集U={岩溶塌陷点数,滑坡和崩塌点数,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岩土体结构,水文特征,地貌类型,地形坡度,地形坡向,年平均降雨量,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确定了研究路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等级评判集V={轻度,中度,中高度,高度}。运用基于GIS技术的信息量法和MORPAS3.0中信息量计算模块,对研究路段崩塌一滑坡、岩溶塌陷灾害进行了危险性评价:该段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以轻度一中度为主,高度危险区仅在局部发育,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弱一中等。综合评价结果与地质灾害发育情况现状和分布特征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