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93篇
化学工业   127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36篇
建筑科学   42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105篇
水利工程   26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篇
冶金工业   3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交界处颜色相似度较高的图像分割问题,提出基于LBP(Local Binary Patterns)纹理特征和Canny算子的视频分割算法。构造能量函数的数据项颜色模型和光滑项对比度模型;根据当前block直方图与LBP背景模型直方图的相似度调整全局颜色模型和局部颜色模型的比例来改进颜色分量;通过Canny边缘检测方法对改进后颜色模型生成的图像进行检测,将得到的边缘检测结果应用到对比度分量模型中来增加前景和背景对比度;使用Graph Cut算法对能量函数进行求解,得到最终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背景光照发生变化且前景和背景交界处颜色相似时,该算法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提高铝颜料在水性涂料中的耐腐蚀性能,以正硅酸乙酯( TEOS)为前驱物,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在铝颜料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二氧化硅包覆薄膜,通过优化固含量、溶剂种类及 TEOS的用量,提高铝颜料的耐碱性。利用扫描电镜、刮板试验、接触角测试、析氢实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铝金属颜料固含量为 10%,升温至 50 ℃后,逐滴加入 6 g TEOS,再升温至 80 ℃,该条件下制备的 SiO2膜包覆后的铝颜料具有优异的耐碱性,同时表面性能由疏水性转变成亲水性,对铝颜料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田源 《计量学报》2019,40(4):583-588
为了提高图像去雾效果,提出混合远景和近景区域暗通道算法。首先建立远景和近景区域暗通道,为近景区域最小值通道和远景区域最小值通道之和,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调节系数;接着估计大气光值,通过混合暗通道远景区域的前50个像素点颜色值的平均值获得,增设校正系数;然后导向滤波,采用自适应滑动窗口优化透射率;最后给出了算法流程。实验仿真显示所提算法去雾图像视觉效果较好,定量分析指标对比度、可见边对比度值较优。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海藻酸钠和色氨酸为碳源和氮源,采用固相法一步合成出了量子产率为47.9%的氮掺杂荧光碳纳米颗粒(N-CNPs)。根据铜离子存在的条件下,N-CNPs荧光强度的恢复情况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成正比的关系,建立基于N-CNPs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新方法。优化了溶液pH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在pH 6.0、铜离子浓度30μmol/L条件下,谷胱甘肽在0.2~45μmol/L浓度范围内与N-CNPs荧光恢复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 nmol/L。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可用于实际样品中谷胱甘肽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8.
宋斐斐  潘维成  李冬冬  廉红蕾 《当代化工》2014,(12):2673-2676,2679
简述了有机-杂多化合物的常用制备方法与表征方法,根据有机基团或有机金属基团取代位置的不同将有机-杂多化合物进行分类。对近年来有机-杂多化合物在催化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对酯化反应、氧化反应、羟基化反应等反应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9.
王巍  宋健 《福建建筑》2007,(7):43-44
通过对于某腐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工业厂房的现场测试和构件受力性能的分析研究对构件的安全性能作出了合理的评价,提出了保证正常施工情况下结构的维修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程实例,对长输热网末端隔压热力站、中继泵站的比选进行探讨。方案1为在长输管网(设计压力为2.5 MPa)末端设置隔压热力站,方案2为在长输管网(设计压力为1.6MPa)末端设置中继泵站。虽然方案1的长输管道造价、设备购置费与供暖期运行费用均高于方案2,但是隔压热力站将长输管网与一级管网隔离为两个独立系统,有利于城市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推荐采用方案1即设置隔压热力站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