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1篇
  免费   778篇
  国内免费   425篇
电工技术   880篇
综合类   887篇
化学工业   1519篇
金属工艺   556篇
机械仪表   736篇
建筑科学   1159篇
矿业工程   641篇
能源动力   180篇
轻工业   1030篇
水利工程   474篇
石油天然气   538篇
武器工业   116篇
无线电   13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02篇
冶金工业   624篇
原子能技术   239篇
自动化技术   106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401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94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50篇
  1979年   15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2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春光  张国磊  成国光  苗红生  张旭 《钢铁》2022,57(12):88-96
 以西宁特钢EAF→LF→VD→IC工艺路线生产GCr15SiMn轴承钢为研究背景,采用矿物解离分析仪、夹杂物自动分析系统、化学分析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检测手段与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铸锭中大尺寸TiN夹杂物的析出机理,分析了冶炼阶段钢液中钛含量增加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工艺。通过对轴承钢中残余钛、氮含量的热力学计算,发现大尺寸TiN主要是在凝固过程中析出和长大,降低冶炼过程中钛含量是控制TiN生成的主要途径。对原工艺冶炼过程钛含量变化进行分析,钢液中钛增量主要发生在EAF出钢→LF结束阶段,其中52%钛增量来自于炉渣。为了避免炉渣中钛进入钢液,借助于七元炉渣CaO-SiO2-MgO-FeO-Al2O3-MnO-TiO2与钢液之间平衡的钛分配比(LTi)模型,计算了铝含量和炉渣中CaO含量对LTi 的影响,预测了最佳的平衡炉渣成分。结果表明,适当降低铝含量和炉渣中CaO含量可以提高渣-钢之间的钛分配比,降低钢液的钛含量;当铝质量分数为0.015%~0.025%、CaO质量分数为50%~55%时,其他炉渣组元的最佳成分(质量分数)为18%~24% Al2O3和12%~17% SiO2。此外,定量描述了不同LTi条件下EAF下渣量与LF终点钛含量的关系。最后,采用“低炉渣碱度、低铝含量以及严格控制电炉下渣量”的改进措施进行了优化试验,优化后冶炼终点钛质量分数可控制在小于0.002 0%,铸锭TiN平均数密度可由原工艺的2.09个/mm2降低至0.73个/mm2,且TiN尺寸几乎都小于10 μm。  相似文献   
2.
3.
应用CEMA算法计算向上倾斜带式输送机的卸料轨迹时,会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其计算出的理论卸料轨迹会与卸料滚筒发生干涉,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吻合,结果偏差较大。为解决这一缺陷,基于CEMA算法对带式输送机卸料轨迹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建立向上倾斜带式输送机理论卸料轨迹与卸料滚筒发生干涉的判定公式,推导此特殊情况下的卸料轨迹方程。应用VB.NET和AutoCAD开发卸料轨迹计算和绘图程序,并通过算法修正前后的向上倾斜带式输送机卸料轨迹的对比,验证了新的计算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过渡曲面加工表面质量往往比普通曲面更难控制的特殊性,开展与过渡面适应的速度规划、加工轨迹的局部优化等研究来改善过渡面的表面质量,并通过运动参数可视化来预测过渡面的加工质量。在一定变化范围内,使空间曲率、挠率具有连续性的连续程序段属于一个区间,以建立过渡面的刀具轨迹“同速区间”。在同速区间内建立弧长参数化、拟合递推式Akima样条曲线,实现刀具轨迹的局部优化。通过数控模拟软件采集运动参数(速度、加速度及电流等),生成的插补文件导入自主开发的运动参数可视化软件,形成可视化图以此来预估加工表面质量。分别对可乐瓶底与变曲率曲面的过渡面进行同速区间规划与轨迹优化,得到了优化前后的可视化图。进一步,验证预估表面质量的有效性,通过对变曲率过渡面和五指山零件实际加工,验证了加工表面质量提高与否与可视化图好坏的一致性。因此建立过渡面同速区间及运动参数可视化,以实现过渡面的质量预估及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5.
6.
针对配电网工程在施工现场受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多、现场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5网络模型的配电网工程实时检测方法,并对配电网工程图像精确识别及缺陷检测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配电网工程现场样本数据集进行标注,改进YOLOv5网络的特征提取网络,以加快多尺度融合并提高小目标物体检测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改进损失函数、非极大值抑制模块,提高模型的识别精度与收敛速度。最后,经过Darknet深度学习模型对识别样本进行多次迭代训练,保存最优权重数据用于测试集的测试。算法通过 TensorBoard 可视化工具显示训练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每种配电网样本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5%以上,图片的识别速度可达到140 帧/s。同时,所改进算法检测准确率高,实时性强,满足工程现场实时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最成熟的供电方式是电池供电,但由于该方法需要频繁更换电池,导致供电可靠性变差。单线电能传输可以兼顾传输距离与传输效率,同时具有分布灵活、无方向性的特点,因此可以用来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电池供电的问题。该文针对单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安全性问题,首先建立有电容球、无电容球两种单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及人体模型;然后对两种系统模型的电磁安全性进行仿真分析,主要对比研究了二者的空间电磁场分布、空间电磁场强度、体内电场强度和体内电流密度;最后利用实验的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与有电容球系统相比,无电容球系统的各物理量数值均小于有电容球系统,其更符合限制时变电场和磁场的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8.
同步磁阻电机(SynRM)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但转矩和功率因数偏低,在过载运行下转子导磁桥和定子齿等磁通流经关键位置的硅钢片会逐渐饱和,使得电机发热增多,输出转矩降低。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同步磁阻电机(NSynRM),通过在电机转子导磁桥表面增加使用取向硅钢片以及在定子齿部替换使用取向硅钢片来解决原电机中磁密饱和带来的问题。同原电机中的硅钢片相比,取向硅钢片在轧制方向具有高磁导率和高饱和磁密的特点,因此在新型同步磁阻电机中使取向硅钢片轧制方向沿着直轴磁场流通方向,能够使磁通沿着取向硅钢片顺利流通,增加电机的抗饱和能力。计算结果表明,新型同步磁阻电机在过载运行条件下,具有更大的转矩和功率因数,能有效降低电枢绕组温升,提高能量利用率。电机的电磁性能计算通过有限元软件完成。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8 个不同产地南瓜籽为原料,压榨制备南瓜籽油,对比分析不同南瓜籽油的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南瓜籽油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4 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80.565%~84.964%,总酚含量为167.21~204.50 mg/kg,总甾醇含量为1 204.38~1 604.51 mg/kg,α-生育酚含量为25.7~58.7 mg/kg,γ-生育酚含量为1 839.8~2 728.3 mg/kg,δ-生育酚含量为248.8~518.7 mg/kg。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与极性组分自由基清除能力有显著相关性(P<0.05),α-生育酚等油脂伴随物也发挥了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南瓜籽油功能性成分相似,由于含量差别显示出具有显著差异的2 个集群,甘肃省白银市产的南瓜籽油综合评分最高。本研究对南瓜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脑科学和认知科学到人工智能,我们能够从生物物理机理中得到什么启发?推动认知人工智能,不仅需要“感知”也需要“认知”。本文首先对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与反思,在此基础上浅谈认知建模、自动学习和渐近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