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30篇
  免费   5941篇
  国内免费   1080篇
电工技术   2203篇
综合类   2818篇
化学工业   3314篇
金属工艺   586篇
机械仪表   1901篇
建筑科学   847篇
矿业工程   169篇
能源动力   393篇
轻工业   890篇
水利工程   418篇
石油天然气   620篇
武器工业   240篇
无线电   26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97篇
冶金工业   517篇
原子能技术   524篇
自动化技术   87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508篇
  2018年   692篇
  2017年   550篇
  2016年   636篇
  2015年   457篇
  2014年   3739篇
  2013年   2629篇
  2012年   3472篇
  2011年   3704篇
  2010年   3265篇
  2009年   2893篇
  2008年   1127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死亡风险预测指根据病人临床体征监测数据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死亡风险。对于ICU病患,通过死亡风险预测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做出临床诊断,以及合理安排有限的医疗资源。基于临床使用的MEWS和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针对ICU病人临床监测的17项生理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的ICU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引入多通道概念应用于BiLSTM模型,用于突出每个生理参数对死亡风险预测的作用。采用Attention机制用于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实验数据来自MIMIC [Ⅲ]数据库,从中提取3?080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16?260条记录用于此次研究,除了六组超参数实验之外,将所提模型与LSTM、Multichannel-BiLSTM、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四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准确率Accuracy、灵敏度Sensitive、特异性Specificity、AUC-ROC和AUC-PRC作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性能优于其他模型,AUC值达到94.3%。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图像中的显著性目标,提出了多先验融合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针对传统中心先验对偏离图像中心的显著性目标会出现检测失效的情况,提出在多颜色空间下求显著性目标的最小凸包交集来确定目标的大致位置,以凸包区域中心计算中心先验。同时通过融合策略将凸包区域中心先验、颜色对比先验和背景先验融合并集成到特征矩阵中。最后通过低秩矩阵恢复模型生成结果显著图。在公开数据集MSRA1000和ESSCD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MPLRR能够得到清晰高亮的显著性目标视觉效果图,同时F,AUC,MAE等评价指标也比现有的许多方法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为了开发β受体阻断剂新药(S)-噻吗洛尔半水合物,采用3-吗啉-4-氯-1,2,5-噻二唑为起始原料,经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1(3-吗啉-4-羟基-1,2,5-噻二唑)。中间体1与R-环氧氯丙烷发生醚化反应,经后处理及重结晶得到中间体2 {(R)-4-[4-(环氧乙烷-2-基甲氧基)-1,2,5-噻二唑-3-基]吗啉}。中间体2经胺化反应、马来酸成盐及重结晶得到(S)-马来酸噻吗洛尔。(S)-马来酸噻吗洛尔经游离、纯水转晶得到符合药典标准的(S)-噻吗洛尔半水合物,总收率14.05%且e.e.值为99.66%。最终成品经IR、1H-NMR、13C-NMR、MS、TGA、DSC表征,并优化各步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以三乙胺为醚化反应缚酸剂75 ℃反应最佳;以乙醇为胺化反应溶剂46 ℃反应16 h最佳;S-噻吗洛尔的转晶拆分以水作溶剂,比传统不对称合成工艺安全稳定,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ABSTRACT

Contact tracing is widely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procedure in the fight against epidemic diseases. However, one of the challenges for technology based contact tracing is the high number of false positives, questioning its trust-worthiness and efficiency amongst the wider population for mass adoption. To this end,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yet practical smartphone-based contact tracing approach, employing WiFi and acoustic sound for relative distance estimate, in addition to the air pressure and the magnetic field for ambient environment matching. We present a model combining six smartphone sensors, prioritising some of them when certain conditions are met. We empirically verified our approach in various realistic environments to demonstrate an achievement of up to 95% fewer false positives, and 62% more accurate than Bluetooth-only system.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paper was one of the first work to propose a combination of smartphone sensors for contact tracing.  相似文献   
5.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a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illuminate, for first time, the intercalation mechanism of polycyclic aromatic molecules into graphite oxide. Two representative molecules of this family, aniline and naphthalene amine are investigated. After intercalation, aniline molecules prefer to covalently connect to the graphene oxide matrix via chemical grafting, while napthalene amine molecules bind with the graphene oxide surface through π–π interactions. The presence of intercalated aromatic molecules between the graphene oxide layers is demonstr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while the typ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graphene oxide and polycyclic organic molecules is elucidat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Combined quantum mechanical and molecular mechanical calculations describe the intercalation mechanism and the aniline grafting, rationaliz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present work opens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aromatic molecules with graphite oxide and the so‐called “intercalation chemistry”.  相似文献   
6.
目前网络上的服装图像数量增长迅猛,对于大量服装图像实现智能分类的需求日益增加。将基于区域的全卷积网络(Region-Based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R-FCN)引入到服装图像识别中,针对服装图像分类中网络训练时间长、形变服装图像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改进框架HSR-FCN。新框架将R-FCN中的区域建议网络和HyperNet网络相融合,改变图片特征学习方式,使得HSR-FCN可以在更短的训练时间内达到更高的准确率。在模型中引入了空间转换网络,对输入服装图像和特征图进行了空间变换及对齐,加强了对多角度服装和形变服装的特征学习。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HSR-FCN模型有效地加强了对形变服装图像的学习,且在训练时间更短的情况下,比原来的网络模型R-FCN平均准确率提高了大约3个百分点,达到96.69%。  相似文献   
7.
针对平面并联机构无奇异位置工作空间求解困难、过程繁琐、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CAD求解平面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三维螺旋扫描方法。将[n]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分解成[n]条支链进行独立分析,得到每条支链下末端执行器的可达区域,再将所有支链可达区域取交集即为平面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平面并联机构模型,进行几何特征处理,通过自动求解器求解,将求解过程图形化,快速得到同轴布局5R机构和平面3-RPR并联机构的无奇异位置工作空间。通过同轴布局5R机构的运动学实验,验证了该求解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容积脉搏波(PPG)提取运动心率时,传统心率提取算法由于运动噪声干扰使测量结果误差大、实时性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抗运动干扰的实时心率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实时小波去噪,同时结合三轴加速度信号(ACC)对运动进行分类训练,计算各运动状态心率增益,对实时心率值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与同时采集的ECG信号计算出的实时心率进行对比,绝对误差率仅为1.2%左右。相比传统心率提取算法,该算法具有抗干扰性强,实时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模拟电路健康管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SO优化多核RVM的模拟电路故障预测方法。利用参数分析得到电路的输出频域响应作为特征,计算其与电路无故障标准响应的欧氏距离来表征电路元件健康值,将多个核函数线性组合,并用PSO优化多核RVM参数后的模型实现对各个时间点元件的健康值变化轨迹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小样本情况下,预测效果优于单一核函数的RVM模型,适用于健康管理中实时预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龚学鹏  卢启鹏 《仪器仪表学报》2015,36(10):2347-2354
为了保证上海光源X射线干涉光刻光束线的稳定性,减小热变形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X射线干涉光刻光束线的3个关键光学元件——偏转镜、聚焦镜和精密四刀狭缝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首先,计算偏转镜、聚焦镜和精密四刀狭缝所承载的功率密度;然后,建立其有限元模型;最后,获得光学元件的温度场和热变形的结果。结果表明,偏转镜和聚焦镜采用间接水冷方式可有效抑制热变形,冷却后的最大面形误差分别为7.2μrad和9.2μrad。精密四刀狭缝未冷却时,刀片组件温度介于271.56~273.27℃,刀口热变形为0.19 mm,直线导轨热变形为0.08 mm;经过铜辫子冷却后,刀片组件温度降至22.24~23.94℃,刀口热变形降至0.2μm,直线导轨热变形降至0.1μm;采用影像法和接触探头法测试后,刀口直线度、平行度和重复精度均满足技术要求。偏转镜、聚焦镜和精密四刀狭缝的热变形通过间接水冷和铜辫子的冷却方式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进而保证光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