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机车采用直流牵引,具有波动性强、系统谐波含量丰富等特点.极大地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分析西安地铁对公共电网的影响,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即将投运的西安地铁2号线24脉波整流设备和牵引供电系统建模,并对其接入西安市公共电网后产生的谐波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地铁负荷的变化对公网谐波含量的百分比影响较小;地铁供电系统23、25、11、13次谐波所在的比例最大,对公共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也最为严重。建议对以上4种谐波采取相应的治理和防护措施;随着地铁牵引负荷的增大。建议预留谐波抑制设备的安装位置。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三维设计评审仍处于起步阶段,三维设计评审的流程、评审指标库等相关规范还未统一的问题,设计了对三维设计成果进行评审的计算机辅助系统。通过BIM工具建模、机器学习算法预警技术等,建立起满足工程建设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数字化评审计算机辅助系统。该系统立足实用化,结合智能评审的要求。同时系统梳理了各专业的共性需求,深入分析了三维模型业务评审应用场景,实现了三维设计成果模型识别、评审指标数据自动提取、空间量测、施工模拟、自动预警、自动生成检测报告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官澜  刘菲  文卫兵  康鹏  胡君慧  赵娟 《中国电力》2019,52(8):98-104
针对1 000 kV特高压交流变电站主变低压侧无功分组多、占地面积大带来的工程站址场地选择受限等问题,提出将无功补偿装置直接接入500 kV母线的设计方案。对无功补偿装置直接接入500 kV母线的各种接线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调研了设备供货能力,研究了布置方案,进行了全寿命周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可以起到提高单组电容器、电抗器容量,减少无功补偿设备占地面积的作用,还可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4.
李响  刘云  官澜  刘杰  高敏华  李世成 《变压器》2015,(11):45-50
以典型的特高压换流变的参数为基础,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四种不同的换流变现场组装方案以适应不同的工程需求。比较了四种方案的特点,提出了试验的组织和安排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提出±1 100 kV换流站户内直流场智能巡检系统设计方案,满足±1 100 kV特高压换流站户内直流场设备正常运行而产生的恶劣电磁环境下不进人设计的巡检要求。运行人员不需进入直流场内即可完成直流场主设备日常巡检,配置双重化的智能巡检设备和巡检设备人工回收的设计方案,既提高巡检的可靠性,又能保证在单套巡检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维修。设计方案提高了巡检工作的自动化程度,系统既能满足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又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电网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单台容量巨大的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在优化铁心结构和绕组排列的基础上,提出了详细的电磁计算方案,并进行了验证性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研究了交直流复合电压下变压器油中针—板电极模型的击穿特性,结果表明直流击穿电压随预加交流电压的增加呈线性下降,反之,交流击穿电压随预加直流电压的增加也呈线性下降.并且,不同预加电压类型下的击穿场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合理的直流场设计型式选择对于降低设备制造难度和成本、提升换流站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准东-皖南±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文章从设备外绝缘要求、制造水平以及不同型式的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分析,得出了推荐1 1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直流场采用户内直流场设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500 kV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经验表明:直流输电单极大地回路方式运行时,直流接地极电流会导致附近交流变压器直流偏磁现象,引起变压器局部过热、振动加剧、噪音增大。笔者运用ansoft软件分析了在不同直流偏磁情况下,变压器空载状态下的铁心磁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变压器直流电流的增加,变压器铁心饱和度愈高,磁感应强度增加,上下铁轭衔接处随着直流量的增加磁感应强度增加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10.
架空输电线路三维模型设计是开展输电线路施工、运行仿真模拟的基础,文中介绍了输电线路模型组成,包括导地线、绝缘块、杆塔等多种子模型,并针对工程实际案例进行设计研究,利用智能航测系统进行航空采集,建立输电线路走廊DOM及DEM数据,同时采用BIM技术对输电线路建模,形成完整三维模型。最后将研究成果与实测结果对比,研究表明该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有利于开展路径优化工作,使工程测量更加快捷准确,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