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低压电力线载波信道的衰减、干扰以及随机时变性使得载波通信方式无法满足集中抄表系统全采集、全覆盖的建设要求.工频通信也是通过电力线传输信号,并使用50Hz工频信号作为载波,与3~500kHz的载波通信频率范围互不冲突.本文利用工频通信传输距离远、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特点,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条件下,实现了载波与工频两种通信...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配网的主要设备和负载对双向工频通信远离配变处上行信号频率特性的影响,包括配电变压器、配电电缆的横截面积和长度以及负载系数;研究了上行调制回路的截止频率与配变容量、配电电缆的横截面积、配电电缆的长度和负载系数的关系,提出了远配变处上行信号调制回路的截止频率和频率特性主要取决配电电缆的横截面积和配变容量。针对我国配网的一般情况,给出了上行调制信号的截止频率的通用曲线,使上行调制回路的信号分析、处理和控制十分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3.
双向工频通信下行信号系统的准最优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向工频通信系统(two way power frequency automatic communication system,TWACS)下行信号系统的特性由调制信号特性、配电变压器的传输特性和线路的传输特性决定,通过下行调制回路和传输通道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的分析对比,提出各频率特性有效频带的协调配合问题,传输通道的相频特性起决定性作用。推导出在下行调制回路中串入电阻和串入阻容串联电路的调控方法。给出1阶系统电阻的选取公式和2阶系统电阻及电容的选取公式。在满足IEEE暂态电能质量条件下,实现下行信号系统准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4.
支撑智能电网的信息通信体系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在介绍智能电网的信息通信系统(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ICS)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中国特色智能化电网的ICS体系架构,给出了支持中国特色智能化电网的ICS标准体系结构。ICS体系架构涉及信息通信技术、ICS体系框架、ICS网络管理和ICS网络安全防护等方面内容。预期了支撑中国智能化电网的信息通信技术研究热点和ICS建设与示范工程。建议加强支持中国特色智能化电网ICS的网络管理、安全防护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间谐波对工频双向通信信号检测有很大影响,间谐波是配电网工频双向通信最大的干扰源 提出并推导了间谐波对通信信号的作用机理公式 研究了间谐波特别是配电网很容易发生的分频谐振产生的信号检测误差范围 指出了在线监测间谐波对双向工频通信信号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智能电网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学科、标准、信息通信系统、资产寿命、智能家居、电力用户、应急防灾减灾和未来10年电力技术创新等角度探讨了智能电网。提出了中国智能电网的框架,以信息通信系统为支撑平台,以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为3个保障平台,使发电系统、输电系统、配电系统和用电系统等4个物理实体平台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通过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有机融合来搭建服务平台,为工业、商业和居民等3类用电目标客户提供满意的个性化服务。在坚强智能、安全可靠、清洁高效、自愈可调的基础上,做到保护环境,对自然资源和谐友好,实现客户至上的目标,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从博弈关系、资产寿命分期划代、驱动因素、发展策略、"节约每一度电"的思考、注意避免的倾向等方面,给出了关于中国智能电网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