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坚硬顶板条件下首采工作面初采期间顶板难以垮落问题,以巴拉素煤矿210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等方法,建立了工作面初次垮落力学结构模型,提出了“定向长钻孔+常规短钻孔”水力压裂综合弱化治理技术,揭示了基于“长钻+短钻”水力压裂技术的顶板弱化机理,综合评价了压裂后顶板弱化效果。研究表明:未进行压裂治理时,力学模型得到初次垮落步距为77 m,工作面合理水力压裂范围为垂直方向12.26~23.43 m,水平方向0~30.8 m。压裂施工过程中长钻孔最高压力达到26 MPa以上,短钻孔压裂最高压力达到52 MPa以上,均出现明显压降,降幅最大达到26 MPa。治理后工作面呈现“频繁小来压”矿压显现特征,水力压裂治理效果显著。通过“定向长钻孔+常规短钻孔”水力压裂综合弱化治理技术,保障了2102工作面初采期间安全回采,为类似条件工作面初采阶段强矿压灾害治理提供了可借鉴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一种新型槽型堆焊焊条并探讨了堆焊工艺及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该焊条具有稀释率低,制造简便等优点。金相显微照片和波谱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剖面分为热影响区、过渡层、胞状树枝晶层和等轴晶层,成分由亚共晶向过共晶过渡,该组织使涂层具有高耐磨性,可延长堆焊件使用寿命。当焊速增大时,堆焊层中的晶粒主轴朝向焊缝熔合线方向,稀释率变低。  相似文献   
3.
通过浙江省台州市开元路商业街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并进行系统的解读,提出现代商业街设计与地方传统形式结合的对策,为中型(二级)城市的商业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着悠久的住宅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国外建筑文化的进入,这种由民族文化深刻浸润的住宅建筑逐渐被国外一些“舶来品”所“西”化.在经历数十年的“欧陆风”之后,中式住宅的风向逐渐转向寻找本土根脉和文化上来。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层建筑消火栓需要减压,分析比较了几种减压方法,列举减压稳压室内消火栓的优点,证明在高层建筑中的采用减压稳压室内消火栓是既经济又方便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束在金属零件3D打印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淑峰  姬强  迟静  赵健  高飞  李惠琪 《材料导报》2015,29(1):111-116
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全球范围的革命性技术,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等离子束和激光束同为高能束流,等离子束成形性价比更高,在金属零件特别是铁基材料的工业化3D打印方面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针对激光束和等离子束的特点,重点分析了近十余年来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技术和等离子束金属零件快速成形技术等方面的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等离子束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耗电极直流电弧原位冶金的方法,获得了碳化钨增强铁基复合材料.采用SEM、EDS、XRD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其显微硬度.结果表明:W在富C的过热液相中混合扩散,发生原位冶金反应生成WCp.WCp和鱼骨状(Fe,W)6C组织弥散分布在由Fe、Cr、Ni、Mn、C等元素组成的粘结相中,这种强硬质相、辅助硬质相与基体的弥散分布和交叠组合是获得良好力学性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梅  姬强  李惠琪  迟静  王淑峰 《材料导报》2012,26(14):47-50
利用自耗电极直流电弧原位冶金方法,原位合成粗晶碳化钨复合材料。采用XRD、SEM、ED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粗晶碳化钨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和相组成。结果表明,W在富C的过热液相中混合扩散,发生原位冶金反应生成WpC(WC、W2C)。WpC和Fe3W3C相弥散分布在由Fe、Cr、Ni、W、C等元素组成的粘结相中。这种强硬质相、辅助硬质相与基体的弥散分布和交叠组合使材料获得了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聚类分析是挖掘数据内在结构的关键技术,在大数据时代,人们面对的数据通常具有规模大、维度高、结构复杂等特点,直接应用传统聚类算法往往会失效.深度学习凭借层次化非线性映射能力使得大规模深度特征提取成为可能,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的聚类(深度聚类)算法迅速成为无监督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旨在对深度聚类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首先,从神经网络结构、聚类损失和网络辅助损失3个角度介绍深度聚类的相关概念;然后,根据网络的结构特点对现有的深度聚类算法进行分类,并分别对每类方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和阐述;最后,提出好的深度聚类算法应具备的三要素:模型的可扩展性、损失函数的鲁棒性和特征空间的平滑性,并从这3个方面分别阐述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李长胜  姬强  范英 《中国能源》2010,32(4):23-26
本文运用周期理论对我国能源消费量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通过采用分解理论和滤波方法得到了能源消费量的周期性规律,结果验证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ARIMA乘积季节模型对201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分品种消费量进行了预测,并简要分析了我国2010年能源需求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