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0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方瑞娜  姚新鼎  李华北 《广东化工》2014,(18):212+216-212
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安排仿真实训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生产实践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MAH-g-PP由于其高分子量、高熔融黏度、高结晶性、低熔融流动指数(MFI)、高疏水性以及相对较低的极性而很难被乳化。本文介绍了MAH-g-PP乳液制备方法的发展过程,讨论了溶液乳化法和熔融乳化法对乳液性能的影响,总结了MAH-g-PP乳化难易程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性引发剂制备了聚(NIPAm-AMPS),经过红外图对其结构谱进行确认。研究交联剂用量、AMPS含量、水溶液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水凝胶的相变温度(LCST)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剂用量对水凝胶的相变温度(LCST)影响不大;随着AMPS含量的增加,水凝胶的相变温度(LCST)逐渐升高,可以控制AMPS和NIPAAm的摩尔比来改变凝胶的相变温度(LCST)。实验证明:对于同样一种材料,随着材料水溶液浓度的提高,相变温度会逐渐降低,而沉降温度会逐渐提高;随着树脂合成温度的升高,对应的树脂相变点温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化工新材料类专业学生是未来化工行业的重要力量,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的开设意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结合高职院校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定位及课程教学现状,可通过设置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仿真实训,增加化工检修作业实训内容等方式,将企业典型单元生产装置纳入课内教学,夯实学生的化工生产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6.
选取硫酸铵、二乙醇胺、二正丙胺和二乙烯三胺为固定剂,探讨了各溶液的pH值、浓度和清除时间对甲醛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等于11、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时,甲醛的清除率最大;反应开始18 h后,甲醛的清除率基本达到稳定。硫酸铵与有机胺的复配实验表明,将硫酸铵分别与二乙醇胺、二正丙胺、二乙烯三胺按照1∶2.5、1∶3、1∶2.5的比例复配,可以制备出性能更为优异的胺类甲醛清除剂。  相似文献   
7.
以邻苯二甲酸酐对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进行水性化接枝改性,制备了水溶性聚乙烯醇缩丁醛(WPVB).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对WPVB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的影响因素,得到了较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 h,四丁基溴化铵的用量为投料总质量的0.6%.制备了WPVB水分散体,WPVB 与PVB相比,其固化涂层...  相似文献   
8.
9.
以偶氮二异丁基腈为引发剂,合成N-(4-溴-3,5-二氟苯基)丙烯酰胺(BDPA)、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计算机直接制版用成膜树脂。产品共聚物由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各单体用量对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体系的表观活化能为98.4 kJ/mol,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摩尔分数的0.314次方,BDPA摩尔分数的0.864次方,甲基丙烯酸甲酯摩尔分数1.983次方以及甲基丙烯酸摩尔分数0.965次方成正比。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摩尔分数对聚合速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马来酸酐对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PVB接枝改性物(MPVB-M)。采用红外、核磁氢谱对MPVB-M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的影响因素,得到了较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6 h,催化剂A的用量为投料总质量的0.6%。将MPVB-M水性化制得WPVB-M,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PVB-M与PVB相比,总热失重率降低4.24%,涂层硬度不变,附着力级别由1变为0,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