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羰基液相合成醋酐反应过程中受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等反应条件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确定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15~20 min,反应压力(10~15)×105Pa,反应温度290~300 K,催化剂浓度40~45 g/L,搅拌速率10~12 n/min,为工艺的工业化放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废水中丙酮和丁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法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65nm,流动相为四氢呋喃-0.1%磷酸水溶液(12:88,v/v),流速为0.8mL/min,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液中丙酮和丁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10.00mg/L和0.075-15.00mg/L,相关系数大于0.9996。该方法测定丙酮和丁酮的标准偏差均小于2.0%,检出限均为5.0μg/L。丙酮回收率为98.8%-101.9%,丁酮回收率为98.4%-102.2%。适用于废水中丙酮与丁酮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徐静  武淑文  高红武  李然  贾黎春 《广州化工》2012,40(18):168-169
《水污染治理技术》是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在改革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和拓展实习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初探。  相似文献   
4.
5.
针对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特点,阐述了校内实训基地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和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本校环境工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情况,从找准基地定位,明确建设思路、建设过程科学论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促进实训资源开发共享等方面,对如何完善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实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阐述我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根据含铬废渣的污染特性,利用核桃壳和紫茎泽兰秸秆作为还原剂,在600~800℃温度范围内对铬渣进行干法解毒实验。实验表明,紫茎泽兰秸秆和核桃壳对铬渣均有较好的解毒效果且在相同条件下紫茎泽兰秸秆的解毒效果优于核桃壳;而且温度、物料配比和加热时间是影响铬渣解毒效果的主要因素。最优实验条件为:以紫茎泽兰秸秆或核桃壳为还原剂,铬渣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加热温度为650℃,保持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个单位精装修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调查,发现要从根本上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需正确认识室内污染产生的原因,从建筑、装修材料的选择、产品环保质量检测及装修工艺设计、监理等出发,将污染堵在源头。对于不可避免的室内污染,建议采用加强室内通风、绿化及采用竹碳、活性炭、负离子、光触媒等多种室内污染空气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对污染源和治理技术进行调研,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和更新,缩短了学校知识与岗位知识之间的距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方面还存在较多困难,需要进一步取得企行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通过对课程标准建设、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进、过程考核体系改革等方面的分析,提出课程的教学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