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49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oO_2Cl_2-Al(i-Bu)_2OPhCH_3体系的磁化率和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结果表明,Al-Mo两组份—接触立刻发生化学反应。Al/Mo(mol比)=0.23时,体系磁化率达到极大值,是Mo(V)存在的标志。其光谱吸收带分别是742nm和335nm。Al/Mo>1时,Mo(V)的光谱吸收带渐渐消失。Al/Mo≥2时,体系在室温下就显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在MoO_2Cl_2-(i-Bu)AlOPhCH_3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中,Si(CH_3)_2Cl_2(简称CI)可用作活性添加剂和分子量调节剂。在Cl/Mo=0—300(摩尔比)范围内。有提高丁二烯聚合速率的作用,(?)w从85万降至50万,分子量分布加宽,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无明显影响,1,2-链节含量在80%以上,顺1,4-链节约5%。  相似文献   
3.
用苄基氯/辛醇取代的MoCl3/三苯基膦引发体系引发丁二烯聚合,得到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转化率与聚合时间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可实现丁二烯的AT-RP反应。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研究了 Ni(naph)_2 -BF_3·OEt_2-Al(i-Bu)_3-BF_3·OEt_2 (简称Ni-B-Al-B)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活性,考察了聚合温度、时间和Ni/B预混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会反应速度与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表现活化能约51.4 kJ/mol,催化剂利用率大于20%,且随温升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用磁化率法研究了Ni(naph)_2 -BF_3·OEt_2-Al(i-Bu)_3(简称Ni-B-Al)和Ni-C_4H_6(简称Bd)-B-Al 催化体系中B与Ni(0)的相互作用。对Ni-B-Al 体系,当B/Ni值(mol比)由0.0005到2变化时,Ni(0)的铁磁信号峰由低变高复变低,直至消失。B能促进Ni(Ⅱ)还原成 Ni(0)。在 Ni-Bd-B-Al体系中,Bd和 B对 Ni(0)发生竞争作用:B主要聚沉Ni(0),Bd则能阻止 B对 Ni(0)的聚集,使铁磁信号峰减弱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6.
以二乙胺为例研究了胺对Ni(naph)2-Al(-Bu)3-BF3·OEt2+n—C8H17OH(简称Ni-Al-B+ROH)和Ni(naph)2-Al(i-Bu)3-BF3·OEt2+CH3COOC4H9(简称Ni—Al—B+BA)两体系聚合活性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并与Ni—Al—B体系进行了对比.考察了通常条件下肢的允许含量,讨论了有胺存在时Ni/Bd、Al/Ni、Al/B摩尔比的变化对聚合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胺的含量高于20ppm时将使聚合活性和分子量降低,提高催化剂用量可以抑制胺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应用宏观力学模型对高聚物渗入C60/C70后的微观内阻机理进行力学分析,提出分子滚珠轴承的设想,得出计算内阻的压力函数法和滚滑内阻权函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球笼烯的研究并介绍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Ni(naph)_2-i-Bu_3Al_2Cl_3催化丁二烯聚合的研究徐玲,李绍军,陈滇宝,仲崇淇,唐学明(高材系)0前言目前,我国镍系顺丁橡胶工业化生产采用以加氢汽油为溶剂,Ni--Al陈化,稀B单加的聚合工艺[1],但由于BF3·OEt2在加氢汽油中...  相似文献   
10.
<正> C_(60)/C_(70)(英文名 Fulleren,其中文可称球碳(烯)或富勒碳)。是本世纪九十年代在化学领域中的一个最重大的发现。球碳及其 n—掺杂衍生物在电子学、光电导性和磁学上都显示了一系列奇异的性能。如能将这类球碳的优异性能与高分子材料结合起来,将会开创出一类具有挑战性的新材料。最近的文献报道指出有两种结合方式,其一是将 C_(60)/C_(70)分子挂在大分子链的一侧,称为“on—chain”的“Fulleroplastic”(球碳塑性体);其二是使球碳成为高聚物主链的一种结构单元,称为“in—chain”的“Polyfullerene”(球碳高聚物)。从性能上讲,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