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8块L型CFRP构件R区的微观组织形态进行观察,其中构件R区的拐角半径均为10mm,厚度均为5mm,孔隙率为0.54%~2.48%,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R区的主要微缺陷类型及孔隙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L型CFRP构件R区的主要缺陷类型为富树脂、微裂纹和孔隙;孔隙主要分布在富树脂区和纤维层内,层间孔隙很少;所观察构件的孔隙长度为12~411μm,孔隙宽度为7~289μm,孔隙率越大,孔隙平均长度、宽度和面积越大;对于单个样本的统计数据,孔隙长度和宽度分别与孔隙数量百分比之间存在近似的对数正态分布关系;随着孔隙率的增大,形状不规则、面积较大的孔隙增多,孔隙的形状因子和宽长比总体上都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有源钳位ZVS-SEPIC拓扑,采用辅助开关和PWM信号调制,大大降低了谐振对变换器的影响,使得主开关和辅助开关均工作在ZVS状态,提高了效率.重点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LC谐振网络的设计参数,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3.
研究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 Generation-Antagonism Network,DCGAN)实现水声数据仿真的方法,通过设计适配的DCGAN模型,迭代训练出能够拟合随机高斯噪声与水声小波图像之间映射关系的网络模型参数,实现水声数据的仿真.由提前训练好的判别网络验证仿真数据的可靠性,验证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可作为一种智能化水声数据模拟器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简称CFRP)孔隙缺陷超声检测识别的研究主要以薄板型CFRP为对象,针对厚截面CFRP孔隙缺陷检测的需要,提出了基于超声脉冲反射背散射信号处理的孔隙缺陷识别方法。背散射信号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背散射信号由材料近表面共振结构噪声、信号指数型衰减成分、孔隙的反射和散射信号以及随机噪声组成。为得到孔隙的反射和散射信号,首先,利用提升小波变换良好的去噪能力除去背散射信号中的随机噪声;其次,设计低通滤波和自适应滤波分别除去信号中的共振结构噪声和衰减成分。对实验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上述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相应信号成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背散射信号幅值C扫描成像方法,将该成像方法应用于厚截面CFRP孔隙缺陷识别,可以有效识别试块中的含孔隙区域。  相似文献   
5.
6.
为了能从含噪声金属材料超声检测信号中有效识别出微小缺陷回波,建立了金属材料超声反射信号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相关系数的微小缺陷回波识别方法。对含微小缺陷金属材料超声脉冲反射信号的成分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散射声场与高斯回波理论的优化超声回波模型。设计了超声缺陷回波位置识别方法。该方法对超声脉冲反射信号去噪后,取探头发射脉冲信号为参考信号;然后与去噪后的信号逐段求解相关系数;最后对该相关系数序列进行阈值化处理,获得缺陷回波在超声回波信号中的位置。将利用上述优化超声回波模型生成的超声反射信号及其频谱与实验获得的金属材料超声反射信号及其频谱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的时频域特征具有一致性。当将阈值设定为相关系数序列最大值的60%时,能够有效从超声背散射信号中识别出金属材料微小缺陷回波。  相似文献   
7.
大型干式安全壳严重事故下超压失效概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电厂安全壳是防止放射性产物释放到环境中的最后一道屏障,严重事故下安全壳压力可能超过设计压力,在超压情况下安全壳的完整性及失效概率的研究,是严重事故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是二级PSA安全壳失效和源项分析定量化的基础。结合美国SANDIA实验室安全壳完整性试验及分析的情况,对AP1000、EPR核电厂安全壳超压失效概率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国内典型二代改进型核电厂的安全壳超压失效概率进行了建模计算,相关计算方法和结果可为相关电厂实施严重事故管理和二级PSA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缺陷回波的检测是超声探伤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减弱噪声的影响准确检测缺陷回波,提出基于S变换时频分析和时频谱空间滤波的信号处理方法。讨论了高斯回波模型下的到达时间和中心频率与S变换时频谱的关系,说明了利用S变换时频谱幅值矩阵的极值提取回波到达时间和中心频率的合理性;为检测回波,首先对原始信号作S变换,然后对得到的时频谱幅值矩阵应用最大熵法自适应选择去噪阈值,对S变换时频谱作空间滤波完成降噪;从降噪后的区域中提取反映缺陷的到达时间和中心频率;对降噪后的时频谱作S逆变换,获得缺陷回波明显的时域信号。仿真研究表明,基于S变换和时频谱空间滤波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噪声,检测回波。棒材试块的实验结果同样表明了该方法在缺陷检测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系统主要利用单片机Arduino?Mega2560完成了水中管道巡检机器人设计,其中主要包括TAMEGA?2560主控制单元、OpenMV机器视觉模块、三色LED小灯、L298N直流电机驱动模块以及水压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本系统主要通过OpenMV采集管道信息,通过姿态传感器和水压传感器识别船身姿态和深度信息,并传送...  相似文献   
10.
指出国内在制定输电电缆载容量上限时,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一般都制定得比较保守.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样的限制浪费了线路的输送能力.在保证电缆温度不越限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完善的电缆导体实时温度模型,配合成熟的温度监测技术,借以软件实时演算出当前可行的短时增容方案供调度参考,使得电缆线路能在一定时间内发挥其最大的输电能力.文中的动态增容技术已在上海杨建2145等四回220 kV电缆上试应用,为超高压电缆调控提供了更多的可行策略.提出并分析了双回路暂态增容时两种方案的博弈问题,通过算例定量地指出了双线同时增容方案和单回路轮流增容方案的优势区间,为暂态增容方案优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