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应力—应变和动态力学热分析研究了热拉伸倍数对芳砜纶力学性能和动态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对不同热拉伸倍数的芳砜纶的结晶度和晶区取向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拉伸倍数的增加,纤维的断裂强度提高,在拉伸倍数为2.6倍时,断裂强度达到3.83 cN/dtex;纤维的玻璃化较变温度随拉伸倍数的增加变化不大,而结晶度和晶区取向度则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高模低收缩型(HMLS)聚酯工业丝的蠕变性能进行测试,探讨试验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夹持距离、蠕变载荷加载速率、预加张力对测试结果有影响。得到了较优的试验条件:夹持距离300 mm、载荷加载速率0.05~0.10 cN/(dtex·s)、预加张力0.05 cN/dtex。提出了初始蠕变形变率ε_i、总蠕变形变率ε_t、弹性蠕变形变率ε_e、塑性蠕变形变率ε_p、稳态蠕变速率v_s等蠕变性能指标的确定方法,建立了一种反映HMLS聚酯工业丝耐久性(蠕变寿命或持久极限强度)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调节阀流通能力Kv值在不同的介质条件下的计算方法以及在设计调节阀时对Kv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聚酯工业丝在受热条件下的应用特性,模拟聚酯工业丝的受热条件,在其结构易发生转变的温度(140℃)附近进行紧张热处理,探讨了温度、时间、张力对聚酯工业丝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经过热处理后,断裂强度总体变化幅度不大,但能够反映聚酯工业丝的应用特性的指标如初始模量、5%定伸长时的应力(Lase-5)、定载荷下的伸长率等指标受热处理条件影响很大。在温度较高、受热时间短、张力小的情况下,纤维内主要发生无定形区分子链的松弛,致使其初始模量和Lase-5显著降低。在延长受热时间、增加张力的情况下,利于无定形区重排为有序结构,纤维的初始模量、Lase-5和干热收缩率的下降程度减小。  相似文献   
5.
葡甘聚糖/凹凸棒土共混溶液的流变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凹凸棒土(AT)对魔芋葡甘聚糖(KGM)进行共混改性,并通过动态流变测试研究了20℃时不同纳米AT添加量对共混溶液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T的加入使得共混溶液的复数粘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比原溶液低。当AT含量较低时,在外力的作用下AT能够自由旋转,并且诱导KGM分子取向,复合溶液的似液体行为更为明显;当AT含量较高时,由于体积效应限制了KGM分子的运动,使共混溶液呈现出似固体行为;当AT与KGM的质量比为2%时,溶液中可能形成了局部的逾渗网络结构。随着AT含量的增多,共混溶液对频率的依赖性减小,溶液内部结构呈现出非均相的趋势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聚芳砜酰胺(PSA)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纤维之一,以其耐高温、高温尺寸稳定性、阻燃等独特的理化性质,在航空航天、阻燃防护、高温过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化学结构、溶液特性、纺丝成型、纤维形态结构及超分子结构等方面对PSA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当前PSA纤维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其研究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模拟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条件,试验测定了3种不同工艺制备的聚丙烯腈(PAN)纤维在碱性条件下的结构和性能变化。红外光谱(FT-IR)测试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的作用下PAN纤维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广角X-射线散射(WAXS)分析表明,在碱性条件下PAN纤维的结晶度、晶粒尺寸、晶区取向因子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以碳纤维原丝生产工艺(PAN-1)制备的聚丙烯腈纤维分子质量最高,共聚单体含量最低,结晶度、取向度最高,耐碱腐蚀能力最好,强力保持率明显高于常规干法纺丝(PAN-2)和常规湿法纺丝(PAN-3)制备的PAN纤维,有潜力作为水泥混凝土防裂增强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凹凸棒土(AT)对魔芋葡甘聚糖(KGM)进行共混改性,制备了KGM/AT共混溶液,以95%的酒精为凝固浴,利用注射器模拟湿法纺丝制备了KGM/AT复合纤维,通过纤维的纵向形态结构观察初步研究了AT对KGM溶液可纺性的影响,并对纤维的力学性能、吸水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KGM/AT溶液具有一定的可纺性,但是在AT用量较高时,纤维呈现出的弱节、疵点等结构不均匀性更为明显;适量的AT经过适当的牵伸有助于分子链取向,可以提高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此外,AT用量较低时有助于KGM纤维吸水,最高吸水倍率提高了近50%。  相似文献   
9.
于金超  姬洪  陈康  甘宇 《纺织学报》2021,42(4):42-47
为得到弹性优良、手感柔软的复合纤维,采用热塑性弹性体聚醚酯(TPEE)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进行并列复合纺丝,研究了双组分熔体的流变性能、组分配比对并列复合纤维成形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复合纤维卷曲形成的机制。结果表明:TPEE组分的加入可降低复合纤维的弹性模量,增加复合纤维的柔软性,但不利于复合纤维断裂强度的提高;当TPEE与PBT的体积比为5∶5时,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为1.4 cN/dtex,弹性模量为13 cN/dtex,卷曲率高达80%;复合纤维中TPEE组分的热收缩性远高于PBT组分,致使TPEE组分在收缩过程中易受PBT组分的阻碍,形成了TPEE/PBT并列复合纤维的卷曲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共聚芳砜酰胺(PSA)初生纤维进行5级热拉伸,研究了不同拉伸级数下PSA纤维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结晶度、晶区取向度以及片晶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热拉伸前后的PSA纤维都在425℃左右开始发生分解,热拉伸前后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从375℃降为365℃;随着热拉伸的进行,纤维的断裂强度逐步增大,低于Tg进行热拉伸,纤维超分子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只发生非晶区的取向;高于Tg进行热拉伸,大分子发生显著的取向和结晶,并形成片晶结构,无定型区沿轴向尺寸增大;纤维经过5级拉伸后,其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分别提高到2.02 cN/dtex和31.88 cN/dte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