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能源动力   23篇
冶金工业   40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将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剩余石油焦用于国泰Ⅰ型燃煤炉中民用燃烧的消化利用新途径.通过对其燃烧热效率及燃烧后的烟气成份测定及换算,认为巴州石油焦可以成功在国泰Ⅰ型燃煤炉中进行燃烧,并且热效率较高,燃烧后的烟气经脱硫装置处理后,有害气体SO2及NOx的成分含量均在国家环保排放标准之下.  相似文献   
2.
高速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流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改进的可变转速粘度仪测定了连铸保护渣(%:1.47MgO,12.98Al2O3,47.57SiO2,7.71Na2O,28.52CaO,1.75TiO2)的流变特性,以试验总误差为测量牛顿流体时所容许的最大偏差,由试验得到不同转速下剪切速率D和剪切应力τ,作出τ~D对数曲线,经回归得出熔渣本构方程,以判别熔体是否为非牛顿流体。结果表明,在1200℃较低温度下,该保护渣仍为牛顿流体,如再加入较多的CaO,则保护渣变为非牛顿流体。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在炼钢过程中混合喷吹CO2,发现废钢为原料时,粉尘主要是由高温蒸发作用产生的;生铁为原料时,粉尘是在高温蒸发作用和气泡携带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CO2的通入一方面降低熔池的温度,减弱了元素的蒸发;另一方面使得熔池搅拌加强,由气泡带走的元素增加。因此,CO2的通入应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6.
电炉炼钢电气运行与电炉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论述了电炉炼钢技术与电气运行关系,强调了电炉电气运行对电炉炼钢技术发展、电炉流程进行、电炉配套技术等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发展我国电炉炼技术时应注重电气运行合理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毕秀荣  朱荣  刘润藻  吕明  易操 《炼钢》2012,28(2):67-70
经过大量理论计算与实验室试验,北京科技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将CO2-O2混合喷吹(COMI)工艺应用到不锈钢的冶炼中。试验结果表明,COMI工艺不影响不锈钢的正常冶炼,且可促进熔池脱碳保铬,减少镍损,利于不锈钢质量的提高。此外,该工艺利用部分CO2代替O2和Ar,吨钢节约成本20~45元,循环利用CO2,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高温低氧空气燃烧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从反应工程学角度论述了高温低氧空气燃烧的技术原理及基础理论,重点讨论了烟气余热回收和低NOx含量排放等技术措施中的重要传输现象及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低氧空气燃烧技术具有与传统燃烧技术迥然不同的传输现象和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谷云岭  朱荣  吕明  陈列  刘润藻  尚大军 《钢铁》2013,48(8):34-39
 基于LF精炼过程底吹CO2气体搅拌机制的研究,利用75t LF精炼炉进行底吹不同比例CO2与Ar混合气体的探索性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底吹CO2气体使钢液搅拌增强,脱硫率由49.7%提高到65.1%,炉渣平均(FeO)质量分数均小于0.5%,满足精炼过程对炉渣氧化性的要求。钢液中夹杂物的种类、形貌和组成变化较小,夹杂物当量密度减小,钢液洁净度提高,试验表明LF炉可使用CO2气体进行精炼。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的概念,结合电弧炉生产,研究了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工艺的炉料结构、供电供氧操作、底吹搅拌等单元操作的技术集成,实现了电炉炼钢工艺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冶炼节奏,降低了原辅材料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