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9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8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以水 -甲醇为流动相和InertsilODS3为固定相 ,系统地研究了银杏萜内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上保留行为。研究表明 ,银杏萜内酯容量因子的对数和流动相中甲醇含量呈线形关系 ,其相关系数γ大于 0 .965。  相似文献   
2.
盐酸莫西沙星是广谱和具有抗菌活性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综述了近年来其合成方法及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泌尿生殖系感染、急性鼻窦炎等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莫西沙星作为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无论在药动性、安全性、抗菌活性,还是在抗菌谱和应用方面均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3.
1,4-二氢吡啶衍生物(1,4-DHPs)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是重要的钙离子拮抗剂,详细介绍了拆分法以及不对称合成法制备光活性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拆分有化学拆分和酶拆分两种,化学拆分法主要包括经典成盐法和形成非对映体酯法,用于拆分1,4-DHPs的酶有脂肪酶和蛋白酶两种。分析了几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salen)Co(Ⅲ)(Oac)为催化剂不对称选择性水解制备手性环氧氯丙烷,采用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对影响手性环氧氯丙烷光学纯度的4个主要因素(反应温度、水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建立手性环氧氯丙烷光学纯度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方程,并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和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46.02℃、水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61.10、催化剂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0.003937、反应时间为18h时手性环氧氯丙烷的光学纯度最高,最高光学纯度预测值为102.18%,与实测平均值99.61%基本相符,优化模型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以甜菊叶为原料提取甜菊苷,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以及探讨大孔吸附树脂AB-8的溶液浓度、pH、温度、吸附时间对树脂吸附条件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方法,确定了大孔吸附树脂对甜菊苷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为38.4℃、pH为6.0、浓度为2.45mg/mL,响应曲面优化后树脂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吸附量为662mg/g.  相似文献   
6.
基于杜仲的全生物炼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杜仲资源的有效成分及其生物炼制的现状,重点从多级多组分分离技术和生物定向转化技术在杜仲全生物炼制的应用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对杜仲全生物炼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微波条件下从三孢布拉霉菌菌丝体中提取番茄红素的不同因素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在微波条件下提取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正己烷作为提取剂,微波功率为400W,提取时间为10min,搅拌频率为78r/min,液固比为:80∶1(mL/g),提取级数为2。  相似文献   
8.
斜井油管防偏磨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斜井有杆泵采油系统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着重阐述了在斜井上采用有杆泵开采时,系统杆管优化设计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使设计与现场实际应用的符合率达90%以上。研制了旋转式采油井口、旋转式油管扶正器及万向抽油杆扶正器等防偏磨工具,有效地防止了油管的偏磨现象。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项技术的应用为用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GC/MS法分析影响大蒜油活性成分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文涛  卢定强  李晖 《精细化工》2004,21(9):696-697,713
用GC/MS法对大蒜油提取前大蒜发酵的温度、时间、加水量、pH及大蒜新鲜度对大蒜新素(三硫化二烯丙基)和大蒜辣素(二硫化二烯丙基)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蒜泥在70℃发酵2h,大蒜新素和大蒜辣素的含量最高,加水发酵不利于大蒜新素和大蒜辣素的生成,pH在4~9变化对结果影响不大,放置6个月的大蒜有效成分下降2/3。  相似文献   
10.
熊果苷的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果苷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物质 ,具有抗菌、镇咳和利尿等功能 ,近年来作为美白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本文介绍了熊果苷的 4种制备方法 :天然产物提取法 ,植物组织培养法 ,化学合成法以及酶转化法 ,并对 4种方法合成工艺的优缺点作了评述。最后指出与酶工程法有着密切联系的转基因微生物生产熊果苷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