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解二氧化锰是碱性锌锰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其晶型为γ-MnO2。γ-MnO2的放电行为对锌锰电池的放电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综述总结了γ-MnO2第一电子放电机理和质子嵌入模型的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同相还原机理、双溶液机理、离域-定域机理、同步还原机理和分步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育建设问题,分析专业基础课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现状,从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逻辑性的启发教学手段、结合研究前沿和代表性成果教学内容3个方面进行阐述,并给出该课程专业资源共享的网站建设方案及实施现状。  相似文献   
3.
C语言程序设计研究型教学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但长期以来,教与学的效果不尽人意。本文从研究与教学的关系,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的转变,协同学习模式的建立,教学内容的改革,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等方面,全面阐述了C语言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以琼脂为凝胶剂,草酸铵为络合剂,采用一步溶胶-凝胶法制备LiNi1/3Co1/3Mn1/3O2系列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化学测试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探究了材料合成过程中反应物滴加顺序以及烧结时间对材料表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150℃水热条件下, 用HMnO4氧化Mn(CH3COO)2, 制备出了方形γ-MnOOH单晶. 反应过程中使用HMnO4为氧化剂, 不引入任何金属阳离子杂质. 通过XRD、SEM、TEM、HRTEM、TG等方法研究发现, γ-MnOOH单晶的形成经过两个主要阶段: (1)反应初期生成γ-MnO2晶须; (2)在水热系统中, 晶须按照吸附生长机理生长, 由于各个晶面的表面能的不同, (111)晶面首先快速生长, 再沿其他方向生长, 形成方形γ-MnOOH单晶. 反应时间是影响晶体形态的主要因素. TG结果证明γ-MnOOH单晶在350℃下开始转化成MnO2.  相似文献   
6.
C#中的数据库编程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是.NET平台下的一种优秀的开发语言,ADO.NET是新一代数据库调用技术。用C#使用ADO.NET能方便地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本文重点介绍了ADO.NET类的结构,以及用C#进行数据库编程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7.
FeF3·0.33H2O具有理论容量和电压高的特点,但其导电性差、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严重导致电化学循环性能不佳,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多巴胺自组装包覆纳米立方Fe2O3颗粒,再经过碳化、HCl刻蚀和HF氟化的策略,合成了由N掺杂石墨烯外壳和纳米立方FeF3·0.33H2O内核所构成的蛋黄壳结构复合材料FeF3·0.33H2O@CNBs,粒径约250 nm,碳壳厚度为30~40 nm。FeF3·0.33H2O@CNBs在0.2C (1C=237 mA·g-1)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初始容量为208 mAh·g-1,循环50圈之后容量仍然有173 mAh·g-1,每圈容量衰减率仅为0.3%;而纯FeF3·0.33H2O初始容量只有112 mAh·g-1...  相似文献   
8.
随着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面向接受信号强度(RSS)指纹定位的接入点(AP)日益增多,导致一些AP的作用是冗余的,甚至对定位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定位计算的开销。通过对AP进行适当筛选可以一定程度上去除冗余AP,但定位效果会随着AP数量发生较大变化,甚至会增大误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区分度的AP有效集构建方法(EID),充分利用指纹信号在不同空间的差异,实现了准确的位置估计。首先,用信息区分度评估AP的定位能力,有效反映出每个AP在不同采样点的区别,展示AP对空间位置的分辨程度。然后,基于AP信息区分度设计更加符合现实环境的增量聚类算法,能根据AP的定位能力得到不同类别的集合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最后,利用点集距离最大原则提出AP有效集选择策略,根据聚类结果和选择要求,选择出合适的AP集合。本文在真实场景下进行实验验证,并与现有的AP选择方法,即基于组判别(GDB)算法、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算法和基于非均匀量化RSS熵(NQRE)算法对比,在减少不低于40%AP数量的情形下,EID将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18.7%、11.2%和14.6%。与此同时,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95%的情形下定位误差低于1.2 m。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沿海泥滩等复杂自然环境中入侵监测系统的需要,改进了栅栏覆盖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本地多行栅栏覆盖调度协议k-MLBCSP,设计了覆盖规划算法与覆盖调整算法。k-MLBCSP协议将网络生命期分为三个阶段,覆盖规划算法保证了初始化阶段网络的合理设置,覆盖调整算法提供了调整阶段sink节点与存活传感器节点进一步协商覆盖规划策略的有效方法。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LBCP、RIS等协议,k-MLBCSP协议提高了网络覆盖率与网络生存期,且节点计算复杂度低,网络负载小。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功耗有损网络路由协议(RPL)能耗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能量有效的RPL多路径数据流分配算法.建立了一种更加符合实际的节点能量消耗模型,提出一种能量离散程度度量标准,以有效判定节点的能量均衡程度.基于该度量,提出一种快速求解算法,以获得数据的最优分发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RPL多路径数据流分配算法均衡了节点的能量消耗,提高了路由的可靠性,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