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52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榆中活性物质皂甙的柱分离与紫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榆根部的乙醇提取物中获得若干化合物,经柱分离及紫外分析,将皂甙与其他成分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堤防防渗加固设计中的几种行之有效措施以及不同措施的适用条件,采用何种措施应根据地基地质条件,地形条件以及渗透破坏危害程度等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王明力 《粮油加工》2001,(11):47-48
通过对优质干糯玉米进行膨化、烘烤等工艺技术的研究 ,确定了合理配方和最佳工艺参数 ,并制定了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树莓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树莓为主要原料,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为发酵菌种,采用液态深层发酵技术酿造树莓果酒。采用正交优化试验优选出树莓果酒最佳发酵工艺参数:果胶酶用量120mg/L,亚硫酸氢钠添加量为150 mg/L,调糖至170g/L,酵母接种量为7%,置于28℃的恒温培养箱中发酵6d左右,所得的树莓果酒酒精度为12.8%vol,色泽红色,澄清透亮,酒质醇和浓郁,果香酒香清新怡人。  相似文献   
5.
贵州辣椒中的氟含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辣椒在干制过程中,由于多采用传统的煤火明火干制,使得含有大量氟的煤烟与辣椒直接接触而导致辣椒中也带入大量的氟,文章针对辣椒中氟化物的来源及辣椒中氟化物溶于水的性质,通过采取不同的干制方法和后续清洗等加工处理,对贵州辣椒中的氟含量进行控制研究,对有效降低辣椒中氟含量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优化壳聚糖纳米SiO2复合膜透CO2性,并将其应用于草莓保鲜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膜最佳配方为:壳聚糖含量2 g,纳米TiO2含量0.07 g,冰乙酸含量1.4 mL,且透CO2量达到最低为0.0909 g/d;优化膜处理的草莓常温下贮藏6 d后,腐烂指数比空白组降低了5.1%;低温4℃下贮藏11 d后,腐烂指数比空白组降低了23.9%。这证明,优化膜处理可有效延长草莓室温、低温下的贮藏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对刺梨白粉病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拮抗菌,从健康刺梨及其根系土壤进行微生物分离,以刺梨白粉病病原菌(Sphaerotheca pannosa)为靶标菌株,采用叶盘法对拮抗菌进行筛选,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对筛选的拮抗菌进行鉴定,测定其OD值绘制生长曲线,并探究拮抗菌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的影响及其产酶情况。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48株细菌,其中JK-6和JK-32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空气芽孢杆菌(Bacillus aerius),对刺梨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了60%和57%;拮抗菌作用下致使病原菌的孢子在萌发过程中发生异常膨大现象,菌丝表面变得粗糙、膨大、缠绕和融断;产酶情况表明两株拮抗菌均可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以及果胶酶。为刺梨白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野木瓜中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野木瓜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对料液比、温度、时间分别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并对提取过程中影响提取率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5、温度90℃、时间2h,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最佳提取工艺时多糖提取率达到12.612%。  相似文献   
9.
毛玉涛  王明力  张洪  和岳 《食品与机械》2012,28(6):47-49,54
采用不同的吸附剂分别对豆浆中的嘌呤物质进行去除,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活性炭浓度为1.5g/L,pH值为6.0,60℃恒温静置60min的条件下,豆浆中嘌呤的吸附率达到最大,为48.878%。该方法的提出,填补了中国国内豆浆中嘌呤物质去除的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10.
为综合开发苦荞功能食品,以苦荞麦麸为主要原料,对苦荞麦麸复合饮料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40目筛的苦荞麦麸粉用质量比1︰30的水于90℃浸提10 min,分别取体积分数80%的麦麸浸提液、15%的梨汁、5%西柚汁,并加入1%质量分数的蜂蜜,经海藻酸钠进行澄清过滤,所得苦荞麦麸复合饮料,其总黄酮含量为0.256 mg/mL,呈淡褐色、具有苦荞特有的清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