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煅烧温度对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四正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煅烧温度(500℃、600℃、700℃和800℃)的TiO2纳米粒子,对样品进行了TG-DTA、XRD、UV-Vis及IR分析,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煅烧温度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TiO2晶粒尺寸迅速长大,800℃时,出现金红石相;TiO2的吸收带边随煅烧温度的升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红移;600℃煅烧得到的TiO2粒子表面易羟基化,其光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试验研究了4种因素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所对应的最佳水平,得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高光催化活性纳米TiO2的最佳工艺条件;且对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TiO2和商业粉P-25进行了XRD和UV-Vis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自制的TiO2由纯锐钛矿组成,其平均晶粒尺寸为18.2 nm,比混晶型的P-25 TiO2晶粒尺寸(24.7 nm)要小.自制TiO2粉在330~370nm的紫外光区的吸收增强,在可见光区的吸收也较P-25有所增强.两者都有利于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使得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与P-25相当.  相似文献   
3.
超音速火焰喷涂合成(Ti,Mo)C-Ni涂层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建稳  王引真  李小龙 《材料保护》2005,38(5):18-20,34
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合成技术制备了4种不同成分含量的(Ti,Mo)C-Ni金属陶瓷涂层,并对涂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含Mo的3种涂层(1号、2号、3号)来说,1号涂层的显微硬度值最高,3号涂层的显微硬度值又较2号涂层高,且2号涂层的耐冲蚀磨损性能优于1号和3号涂层;对于Ni含量均为40%的2号和4号涂层来说,4号涂层由于加入了5%的Mo,显微硬度值较2号涂层大大提高,且4种涂层中,4号涂层的耐冲蚀磨损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
KOH活化丝瓜络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以丝瓜络为原料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最佳条件,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升温速率等因素对KOH活化丝瓜络制备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OH活化丝瓜络制备活性炭的最佳条件为:碱炭比为4、活化温度800 ℃,活化时间30 min,升温速率10 ℃/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为多孔、非晶型的无定形碳,具有高的比表面积(3545 m2/g)和强的吸附性能,其碘值和亚甲基蓝值分别达到2926 mg/g和528.58 mg/g;为丝瓜络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TiO2光催化降解气态污染物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星  石建稳  陈少华 《化工进展》2013,(10):2377-2386
TiO2光催化技术作为处理气态污染物的一种手段,具有高效、稳定、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光催化反应效率的高低受到TiO2自身性质、光催化反应工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从TiO2晶型、晶粒尺寸、TiO2的存在形态、TiO2的负载、掺杂改性、贵金属沉积等与TiO2材料性质相关的因素以及废气初始浓度与流速、废气中的含氧量、湿度、光源和光照强度、反应温度等光催化反应的工艺条件两方面,概述了目前关于TiO2光催化净化废气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介绍了TiO2在气相光催化过程中的失活与再生,并从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应用、多组分污染物气相光催化降解机理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未来TiO2光催化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热喷涂技术的最新发展--反应热喷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应热喷涂是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同热喷涂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涂层制备技术。综述了反应热喷涂的原理、特点、工艺及涂层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7.
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最新发展——多孔TiO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多孔TiO2的溶胶-凝胶制备法和模板制备法,评述了其光催化活性,并从孔径大小、比表面积、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4个方面探讨了多孔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孔径在介孔范围内的多孔TiO2,可以对待降解物进行吸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扩散速度加快,光催化活性和催化速率得到提高;TiO2中适量孔的引入,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催化剂与反应物的充分接触,提高光催化活性;煅烧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多孔TiO2光催化剂孔结构的坍塌,影响其光催化活性;煅烧时间太短,催化剂未形成或未完全形成锐钛矿型,催化作用减弱;煅烧时间太长,晶粒则会太大,光催化活性降低。因此以合适的制备工艺条件将TiO2制成多孔结构是提高其光催化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纳米TiO2光催化剂共掺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金属、稀土、非金属之间的共掺杂,介绍了近几年TiO2光催化剂与双金属、双稀土、双非金属、金属与稀土、金属与非金属、稀土与非金属共掺杂的研究进展。对TiO2进行双元素的共掺杂,当掺入的两种元素选择适当,且掺入的浓度和配比合适时,两种元素分别起不同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性能。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Fe3+掺杂的TiO2纳米粒子,对样品进行了XRD分析,并以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发现Fe3+的掺杂抑制了TiO2粒径的长大,细化了晶粒;Fe3+掺入到TiO2的晶格中,引起了晶格的畸变和膨胀;Fe3+的掺杂促进了TiO2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Fe3+的掺杂量和煅烧温度对其光催化性能影响较大,在本实验的条件下,Fe3+的最佳掺杂量为0.05%,最佳煅烧温度为600℃.  相似文献   
10.
纳米TiO2光催化剂可见光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石建稳  郑经堂 《化工进展》2005,24(8):841-844
从纳米TiO2的掺杂和复合两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实现其可见光化的研究进展。评述了金属离子的掺杂、稀土元素的掺杂、非金属元素的掺杂以及与另一种窄禁带半导体的复合,可使复合物的禁带宽度小于TiO2的禁带宽度,从而使TiO2的吸收带边发生红移,实现可见光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