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包炉(LF)预熔精炼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熔精炼渣具有成分均匀,性能稳定,储存时不吸水等特点,钢包炉中使用预熔精炼渣时成渣均匀且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吸附钢中非金属夹杂的能力。综合脱硫率高等冶金效果。有显著净化钢液作用。  相似文献   
2.
庞江华  张生富 《化学工程》1991,19(2):42-46,35
本文以H型帽罩单元以及HVGT塔板为基础,探讨和分析了各种塔板及帽罩结构参数对塔板特性如压降、提升量、一次提升传质效率等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可供实际设计参考的关联式,总结出了塔板结构参数和实际操作参数的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负荷帽罩单元(H型),在Φ600实验设备中,采用水—空气系统,对安装H罩的VST塔板(简称HVST)的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测定了各种几何及流体力学条件对塔板压降、雾沫夹带量和漏液点气速等的影响关系,并从流体力学理论出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获得了相应的关联式。实验证明HVST塔板雾沫夹带量下降78%。  相似文献   
4.
钢铁冶金行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高炉渣.高炉渣由于自身温度比较高,含热量丰富,对能源工业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二次资源.世界上已有一些国家对高炉渣热量的回收利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进行得却很少.本综述详尽地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对高炉渣热量回收利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高炉渣热回收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常温甘油溶液体系模拟高钛型高炉渣,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了黏度、表面张力和固体颗粒掺杂对泡沫化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黏度的增加,溶液泡沫化指数先增加后减小,也即涨泡性能先增强后减弱,黏度为93.6mPa·s时达到最大。相同的气体表观速率下,泡沫高度随表面张力的减小而增加;表面张力相同时,泡沫高度随表观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表观速率一定时,泡沫高度随固体颗粒PPS含量的增加而增增加,随固体颗粒PPS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同一表观速率下,随着滤板孔径的增大,泡沫高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利用热分析法研究了过氧化钙(CaO2)的分解及其对煤化程度不同的煤粉燃烧效率的影响,分析了CaO2的助燃催化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aO2分解温度区间与煤粉的挥发分析出温度区间较为吻合,CaO2分解释放的氧气可促进热解气体的氧化反应和固定碳的燃烧反应,催化煤的燃烧释热。动力学计算表明,CaO2可降低燃烧各阶段反应活化能,提高燃烧过程的反应速率。比较分析发现,煤的热分解过程与CaO2的分解过程的协同程度和煤的着火方式对此助燃催化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主要对高炉精准开炉工艺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炼铁基础理论,集成了标准化、精准化的开炉作业流程、开炉冶炼进程中合理参数选择及控制等共性关键操作技术。应用于昆钢某1 080 m3高炉的生产实践表明,可实现开炉期各个阶段相关联冶炼参数的协调发展,对开炉期过程内的复杂计算、过程处理及冶炼进程进行系统、有效控制。实现了在开炉头次铁出尽后的2~5个冶炼周期内喷煤、富氧,达到开炉6天利用系数大于3.10 t/(d·m3)、w([Si])稳定在0.40%~0.65%、燃料比小于550 kg/t的目标,显著缩短冶炼进程、降低开炉成本。  相似文献   
8.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是我国重要的特色资源,但由于其TiO2含量高,矿物相复杂,属于难冶炼矿石。早在1958年6月叶渚沛先生发表了《攀枝花含钛铁矿的紧急问题》的书面意见,其中“紧急问题”是突破某些国外学者的“用高炉冶炼这种矿石成功的希望甚微”的框框,依靠国内的科研力量攻克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的难题。在全国各相关行业的大力协作攻关下,我国已成功突破了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的难题,并进一步提升了强化冶炼的水平,整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除冶炼水平不断提升外,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具有原创意义的研究工作。重庆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钒钛磁铁矿冶炼和综合利用研究的单位之一,多年来始终把钒钛磁铁矿冶金及资源高效利用作为冶金学科首要的研究方向,对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独特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与工艺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近年来围绕高炉高配比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含钛高炉渣提钛和大型电炉钛渣冶炼技术以及钒资源高效清洁提取技术等方面与企业紧密合作,在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上进行突破,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本综述就近年来重庆大学在攀西钒钛磁铁矿高效冶金及清洁提取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简要介绍,以纪念叶渚沛、林衍先等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为攀西钒钛磁铁矿开发利用做出的科研贡献,并秉承他们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推动“双碳”目标下的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绿色智能冶金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未燃煤粉对高钛炉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高温熔滴炉模拟高炉滴落带,研究未燃煤粉(UPC)对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过程中钛渣的形成和滴落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料层中UPC还原TiO2生成的TiC、TiN等极易粘附在焦炭表面,从而改变了渣、焦的界面性质,这有利于炉渣的滴落。随着料层中UPC量的加大,高钛炉渣滴落量增加,但是对于普通炉渣却得到相反的结论;②滴落渣的粘度均低于攀钢现场渣的粘度,但随着滴落渣中碳含量的加大,炉渣粘度增加、熔化性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0.
TiO2电解制取Ti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钛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降低钛的生产成本势在必行.TiO2的直接电化学还原法是一种低能耗、无污染的绿色生产新工艺.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制取钛的新工艺有:FFC剑桥法、EMR法和OS法等.通过TiO2电解实验得到了Ti,并进行了相关的热力学分析与计算,证明TiO2的还原是逐级进行的;同时分析了实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TiO2电解制取Ti的机理与工艺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