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71篇
矿业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了低浓度CO合成甲酸甲酯的中试研究,探讨了温度、压力、流速、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考察了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低浓度CO(体积分数15%)合成甲酸甲酯CO的单程转化率达到50%以上,粗品中甲酸甲酯含量达到7%~9%,可以满足工业浓缩要求,且整个合成系统未发生母液堵塞的问题,与高浓度CO羰基合成甲酸甲酯相比,单位生产成本可降低30%,具有良好的技术先进性。  相似文献   
2.
3.
在反应温度为45~75℃,NY 健化剂浓度为0.093mol/L,水比为6~10的反应条件下,对均相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值的变化。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反应机理,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并利用 Levenberg-Marquardt 方法回归了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 NY 催化剂存在下,均相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反应对环氧乙烷浓度是一级反应,其表观活化能为71113.8 J/mol 和指前因子3.05×10~9 min~(-1)。相对直接水合法而言,NY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ASPENPLUS软件的PetroFRAC模块对原油蒸馏过程进行模拟,模拟得到的总物料平衡、操作条件和产品质量等结果与工厂生产装置数据较为一致。通过灵敏度分析发现初馏塔和常压塔塔顶馏出量、常压塔塔底蒸汽量和侧线汽提蒸汽量这几个显著影响拔出率的因素,为原油蒸馏操作优化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研究烷烃中少量芳烃的固定床吸附动态过程和模拟移动床吸附动态过程的基础上,用固定床和模拟移动床线性推动力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可得到如下结论: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固定床吸附动态模型和模拟移动床吸附动态模型拟合的结果均与实验值相符;但从技术性能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两个角度都反映出对脱除烷烃中的少量芳烃的吸附分离过程,用固定床吸附过程比模拟移动床吸附过程更具有可行性。这些结果为在直链烷基苯的生产过程中,降低循环烷烃中芳构化物的含量,实现延长脱氢催化剂的寿命,提高烷基苯的产量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模拟移动床实现分子筛脱蜡过程是烷基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模拟移动床动态吸附模型对分子筛脱蜡进行了模拟计算,探讨随时间改变流量的措施对提高分子筛脱蜡过程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进料量、脱附剂流量均随时间周期性地先慢后快变化的操作方式,可提高产量、减少脱附剂用量、节省能耗,同时正构烷烃的纯度及收率都能符合技术指标要求。这一结果为分子筛脱蜡过程的优化提供了更新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测定氧化铝吸附氮气的平衡和动力学过程的基础上 ,由平衡数据得到分形维数 ,对动力学结果分别用欧氏几何和分形几何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处理 ,比较两种方法得到的扩散系数之间的差别。结果表明 :粉状氧化铝的分形维数为 2 .12 ;采用分形动力学模型得到的扩散系数同欧氏几何扩散模型的结果不一样 ,扩散系数不随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而欧氏几何扩散模型中的扩散系数随浓度变化发生改变 ,且变化符合Darken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浓度磷酸溶液浸渍法改性ZSM-5沸石分子筛,测定温度为303 K时不同浓度改性试样的饱和吸附量,筛选出最佳改性试样并测定其吸附等温线;在此基础上对最佳改性试样进行制冷性能预测,采用D-A方程简略式进行吸附制冷模拟仿真,探讨冷凝温度、脱附温度对系统制冷系数(COP)及制冷量(Qref)的影响.吸水性能结果表明:试样改性后吸附量均大于未改性试样,存在最佳改性质量分数(6.32%,磷酸质量分数),最佳改性质量分数试样的饱和吸附量为1.299 g/g.制冷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工况(Ta2=Tc=303 K、Te=278 K、Tg2=378 K)时,计算得到COP为1.097,Qref为1 691.126 kJ/kg,性能优于常规吸附制冷工质对.  相似文献   
9.
Ni-Zn-Cu/AC催化剂上甲醇气相低压羰基化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正飞  石磊  姚虎卿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3,20(4):189-194,F004
采用BET,XRD和TPR手段对甲醇低压气相羰化合成醋酸的镍基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负载配比下,三金属负载催化剂(Ni—Zn—Cu/AC)对羰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金属负载具有协同作用,Cu、Zn的添加改善了催化刺的羰基化性能;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5%Ni-5%Zn-5%Cu),AC的配比组合活性最好,甲醇的转化率为94.58%,醋酸的单程选择性为16,58%,羰基类化合物的总收率为51.26%;进一步工艺条件考察表明,羰化产物的选择性和醋酸收率既取决于进料摩尔配比CH,OH/CH3I和CO/CH3OH的变化,也与羰化温度的高低和接触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法合成氨基改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Cr),并用XRD、N2吸附和脱附、FT-IR和TG等表征手段考察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测试氨基改性MIL-101(Cr)吸附剂在101.3kPa、25℃下的CO2、CH4吸附量。结果表明,氨基改性后的MIL-101(Cr)与CO2作用力显著增强,提高了CO2吸附量和CO2/CH4分离性能。 PEI/MIL-101(Cr)质量比为70的MIL-101-PEI-70吸附剂的CO2吸附量由50.55cm3/g增加到89.43cm3/g,提升76%,而CH4吸附量由10.62cm3/g下降为5.91cm3/g,降低44%,用理想吸附溶液理论预测其CH4/CO2吸附选择性由11增加到255。吸附CO2后的吸附剂可在80℃、真空下再生,脱附条件温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