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油井压裂是一项比较具有技术含量和难度的作业,因此进行这项作业需要过硬的技术和较高的设备。安全问题也是在油井压裂作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若安全问题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则会对人员及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也会影响油井压裂的作业质量。油井压裂的风险大,因而,也需要加强其安全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延长油田“三低”油藏开发效果,探索空气泡沫驱在该类油藏的可行性,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选取东、西部具有代表性的唐80井区和旗35井区开展了空气泡沫驱矿场试验。结果表明:空气泡沫驱最终驱油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相比先水驱再空气泡沫驱,直接空气泡沫驱的驱动方式更有效,获得相同的较高驱油效率需要的总注入量更小。同时,据2个井区的矿场试验结果,单井月增油幅度最高达215%,单井累积增油幅度最高达近40%,单井含水率最高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唐80井区综合含水率下降约16个百分点,自然递减率较注水区低13个百分点以上,降水增油效果非常明显。另据耗氧安全分析和矿场试验监测结果,套管气氧含量基本都在5%以内,且随时间的延长,氧含量均越来越低。通过上述研究和试验认为:空气泡沫驱在延长油田“三低”油藏具有经济和安全的双重可行性,打破了低温低压油藏不适合空气泡沫驱的常规理念,对同类油藏的实施具有借鉴和向导意义。建议矿场试验中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气窜的发生,加强油藏动态和产出气的监测与分析,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产能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实现产能建设开发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单井产能的界定。影响单井产能的因素有:油藏构造及复杂程度、油藏损害、油层性质(孔隙、渗透率、含有饱和度等)等。本文通过分析单井产能控制因素及单井产量确定方法,再运用八种单井产量确定方法对鄂尔多斯北区进行对比和分析,最后得知那一种方法是适合该油田的单井产能确定。  相似文献   
4.
油井压裂是一项比较具有技术含量和难度的作业,因此进行这项作业需要过硬的技术和较高的设备。安全问题也是在油井压裂作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若安全问题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则会对人员及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也会影响油井压裂的作业质量。油井压裂的风险大,因而,也需要加强其安全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对油田注水工程非常的重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同时对油气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虽说,我国各种自然资源都非常丰富,但同时十三亿人口的使用甚至浪费使得自然资源严重的流失。使得人均使用量明显降低。对于油田的开采,我们完全可以对油田注水工程进行节能性的技术研究,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油田注水工程节能的新技术得到全面的提出与实施。本文提出一些对油田注水工程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由于低渗透油田开发在我国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术成为了我国油田行业的主要研究项目。吴起油田是典型低渗、特低渗油田,主要采用了注水开发的方式来进行油田开发,本次探究我们主要针对吴起地区油田注水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产能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实现产能建设开发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单井产能的界定。影响单井产能的因素有:油藏构造及复杂程度、油藏损害、油层性质(孔隙、渗透率、含有饱和度等)等。本文通过分析单井产能控制因素及单井产量确定方法,再运用八种单井产量确定方法对鄂尔多斯北区进行对比和分析,最后得知那一种方法是适合该油田的单井产能确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阐述微生物驱油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在柳沟油区北部长61特低渗透油藏实施微生物强化水驱的试验和效果,取得了初步的认识,为特低渗透油藏更好地应用微生物强化水驱技术提供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解决油田注水过程中制约注水工作瓶颈,准确掌握各区域主力层位注水井最大承受压力,避免由于压力过高对地层造成人工裂缝,有效减少对油层的意外伤害,严防油井暴性水淹现象发生,提高注水井能力利用率,降低注水成本费用,全力保障油田经济高效注水。根据上级部门相关规定,结合我厂油田注水现状,特对吴起采油厂油田注水井标准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储量丰富,但注水驱油效果不佳且陕北地区水资源匮乏,亟需新的驱油技术降本增效。为此,基于吴起油沟油区长4+51油藏特征,利用20 m细管在60 ℃下进行了CO2驱替模拟实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油藏特征设计了施工参数,并选取了5个井组进行CO2驱先导试验,通过注CO2前后地层压力对比、CO2驱油效果、实施区CO2泄露监测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长4+51低渗透油藏满足CO2混相驱的要求,井口压力8 MPa、流速0.6 t/h的施工参数可保障其混相,CO2可在储层中均匀推进,地层压力稳步回升,注气2年同比注水驱油增产原油2 935.6 t,其换油比为3.03∶1,且在试验区土壤中未监测到CO2泄漏。该研究可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的安全推广提供技术支持,为保障延长油田稳产及陕北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