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在延长油田的动态监测和生产开发中更好地利用不稳定试井资料,本文在实地调研和实验的基础上,探讨性地提出了油田不稳定试井技术的规范化方案。建议在油井井口推广使用偏心采油树并以规范的试井设计进行现场操作以降低试井测试的成本。在试井资料的解释上,建议使用大庆试井平台和Saphir双系统对试井资料进行处理,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试井资料并降低解释结果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延长油田“三低”油藏开发效果,探索空气泡沫驱在该类油藏的可行性,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选取东、西部具有代表性的唐80井区和旗35井区开展了空气泡沫驱矿场试验。结果表明:空气泡沫驱最终驱油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相比先水驱再空气泡沫驱,直接空气泡沫驱的驱动方式更有效,获得相同的较高驱油效率需要的总注入量更小。同时,据2个井区的矿场试验结果,单井月增油幅度最高达215%,单井累积增油幅度最高达近40%,单井含水率最高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唐80井区综合含水率下降约16个百分点,自然递减率较注水区低13个百分点以上,降水增油效果非常明显。另据耗氧安全分析和矿场试验监测结果,套管气氧含量基本都在5%以内,且随时间的延长,氧含量均越来越低。通过上述研究和试验认为:空气泡沫驱在延长油田“三低”油藏具有经济和安全的双重可行性,打破了低温低压油藏不适合空气泡沫驱的常规理念,对同类油藏的实施具有借鉴和向导意义。建议矿场试验中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气窜的发生,加强油藏动态和产出气的监测与分析,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3.
递减率的大小反映了油田稳产形式的好坏,递减越小,说明稳产形式越好。目的对吴仓堡油区递减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利用单井产量数据和线性拟合分、加权平均数等方法分析了吴仓堡一区的递减规律;结论吴仓堡油区第一年递减规律为指数递减,之后为双曲递减;结果递减率是主要的开发指标,研究递减率是油田高效、科学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PNN测井是一种利用测量地层中剩余热中子数量随时间变化关系,从中提取地层的宏观俘获截面,计算储层的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其采集方式区别于其它脉冲中子测井,也具备独特的数据处理技术。文章介绍了PNN测井原理、解释方法,并结合实例认为:地层的宏观俘获截面是表征地层中子特性的参数,与地层岩性、裸眼井的伽马曲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PNN测井资料解释须参考生产井史、邻井注水动态资料,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MEOR)的发展概况、作用机理与油藏应用条件。根据微生物处理油层的标准,提出延长油田部分油区可以利用微生物驱油来提高采收率,并利用实例证实了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童长兵 《辽宁化工》2013,(11):1341-1345
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及测井分析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等资料,开展了丰富川油田西部延长组长6储层储层特征与成岩作用。研究区长6储层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及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砂体主要分布于水上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借助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的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延长组经历了强烈压实、较强胶结、较强溶蚀等成岩作用。机械压实作用、矿物胶结作用均为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为建设性成岩作用,改善了地层孔隙。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油田采收率,延长油田在老井改造中试验了水力喷射径向钻孔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原理、选井原则和施工工艺;根据技术适用性对试验井进行选井选层论证,结合试验井的油藏特性进行了钻孔参数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井达到了方案设计要求,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为延长油田老井改造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根据研究区80口井的砂体解释、统计与分析,结合物性分析资料,利用储层非均值性的表征参数,分析子长油田安定区长6储层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特征.结果表明,储层的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属较强范畴,但在局部小层层段、储层非均质性也有相对较弱的井层段,是油田开发较有利的油层.主力油层井段平均垂直渗透率是水平渗透率的3.5倍,对油田注水开发非常有利,能大大提高水洗波及厚度,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