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58篇
  免费   2516篇
  国内免费   1403篇
电工技术   1534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2099篇
化学工业   5396篇
金属工艺   1915篇
机械仪表   1843篇
建筑科学   2171篇
矿业工程   835篇
能源动力   769篇
轻工业   1979篇
水利工程   519篇
石油天然气   1881篇
武器工业   214篇
无线电   34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01篇
冶金工业   1403篇
原子能技术   321篇
自动化技术   3958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548篇
  2022年   735篇
  2021年   1179篇
  2020年   934篇
  2019年   802篇
  2018年   889篇
  2017年   1034篇
  2016年   793篇
  2015年   1164篇
  2014年   1462篇
  2013年   1770篇
  2012年   1951篇
  2011年   1975篇
  2010年   1901篇
  2009年   1832篇
  2008年   1670篇
  2007年   1654篇
  2006年   1654篇
  2005年   1436篇
  2004年   981篇
  2003年   910篇
  2002年   949篇
  2001年   774篇
  2000年   709篇
  1999年   820篇
  1998年   647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474篇
  1995年   416篇
  1994年   376篇
  1993年   237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A appropriate size with three-dimension(3 D) channels for lithium diffu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structing highperforming LiNi_(0.5)Mn_(1.5)O_4(LNMO) cathode materials, as it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transport path of lithium ions and electrons, but also reduce the side effects and withstand the structural strain in the process of repetitive Li~+ intercalation/deintercalation. In this work, an e fficient method for designing the hollow LNMO microsphere with 3 D channels structure by using polyethylene oxide(PEO) as soft template agent assisted solvothermal method is propo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PEO can make the reagents mingle evenly and nucleate slowly in the solvothermal process, thus obtaining a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carbonate precursors. In the final LNMO products, the hollow 3 D channels structure obtained by the decomposition of PEO and carbonate precursor in the calcination can provide abundant electroactive zones and electron/ion transport paths during the charge/discharge process, which benefits to improve the cycling performance and rate capability. The LNMO prepared by adding 1 g PEO possesses the most outstand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hich presented an excellent discharge capacity of 143.1 mAh g~(-1) at 0.1 C and with a capacity retention of 92.2% after 100 cycles at 1 C.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attributed to the 3 D channels structure of hollow microspheres, which provide uninterrupted conductive systems and therefore achieve the stable transfer for electron/ion.  相似文献   
3.
盾构隧道施工物料无人运输有助于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安全事故率。与公路汽车无人驾驶、港口车辆无人驾驶、轨道交通无人驾驶等逐步成熟的无人驾驶技术不同,在隧道场景下实施施工物料无人运输存在运输物料种类繁多、运输调度困难、地下定位信号拒止、狭窄车道频繁会车、行车路面工况复杂、地上地下联动响应慢等诸多挑战。从实现盾构隧道施工物料无人运输的关键问题分析入手,综述当前盾构隧道施工物料运输方式、运输需求、无人运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挑战,提出盾构隧道施工物料无人运输的五大关键技术:多种类物料智能货控能效管理技术,无人化垂直装卸门机控制技术,多传感器融合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隧道复杂环境路径规划与自主避障技术,隧-地一体化联动响应的高可靠性无线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4.
氢脆具有很强的微观组织敏感性,威胁着各类高强结构材料的安全服役.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工艺对BS960E型高强钢进行焊接,并对接头在原位电化学充氢的条件下进行慢应变速率(10-5s-1)拉伸试验,结合微观组织和断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接头的氢脆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焊接热循环所形成的富马氏体中的细晶区可以使接头表现出一定的氢脆敏感性,马氏体较大的氢扩散系数和较低的氢溶解度以及氢在晶界上的快速扩散是引起接头对氢脆敏感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可抑制焊接热循环所引起的马氏体转变量,能够降低BS960E型高强钢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头的氢脆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6.
7.
为了充分挖掘多能源之间的互补潜力,使工业园区混合能源系统的配置方式由传统粗放式转变为精确优化配置并降低系统配置方案的保守性,基于粒子群联合CPLEX求解算法对工业园区的系统配置和运行调度方案进行分析优化,并以某生物园区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了目标函数下的最优设计方案和运行策略。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配置方法的应用能够协调冷热电多种能源的混合利用,提升系统的综合经济性。同时,为工业园区能源供应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性支撑,丰富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8.
Lin  Haicheng  Huang  Wantong  Zhao  Kun  Qiao  Shuang  Liu  Zheng  Wu  Jian  Chen  Xi  Ji  Shuai-Hua 《Nano Research》2020,13(1):133-137
Nano Research - The isostructural and isoelectronic transition-metal-dichalcogenides 1T-TaS2 and 1T-TaSe2 are layered materials with intricate electronic structures. Combining the molecular beam...  相似文献   
9.
魏增 《中国氯碱》2015,(2):26-29
通过对ADC行业当前现状的分析,包括产能、产业格局、工艺、市场、环保、运输等方面问题的阐述,提出了以联二脲取代ADC发泡剂为新的产业分界点的观点,通过产业转移和上下游的调整,发挥东西部各自的综合优势,促进ADC发泡剂产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10.
张乔 《现代矿业》2020,36(10):173
科学合理地确定矿山隔水护顶矿柱安全厚度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为保障某铁矿地表民房、道路等建(构)筑物安全,防止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导水裂隙带贯通第四系含水层,采用荷载传递交汇线法、K.B.鲁别涅依他估算法和冒落带、导水裂隙带高度估算法3种理论分析方法对隔水护顶矿柱厚度进行计算,并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留设隔水护顶矿柱后的开采过程安全影响进行了分析,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3种理论计算方法得出的隔水护顶矿柱厚度分别为14.3~17.3 m、17.5~31.4 m和41.8~57.4 m,推荐隔水护顶矿柱留设厚度为60 m。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在留设60 m厚的隔水护顶矿柱的基础上,开采区域和隔水护顶矿柱位置产生的最大拉应力约0.47 MPa,矿山开采不会对隔水护顶矿柱造成破坏;地表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约5.8 cm,最大垂直位移约26.5 cm,最大倾斜为1.70 mm/m,最大曲率为0.20 mm/m2,最大水平变形值为0.70 mm/m,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预测矿山开采不会造成地表建(构)筑物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