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39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二苯醚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ewlett-packard-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析二苯醚的纯度,此方法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简便,快速,在工业生产分析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芹菜综合加工及其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近几年来对芹菜资源的研究和芹菜的综合加工利用状况。综述了芹菜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技术和其功能成分的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茶黄素是红茶加工过程中儿茶素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缩合而成的一类具有苯骈卓酚酮结构的化合物的总称,它是红茶品质形成的决定因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被称为“茶叶中的软黄金”,在食品、保健品以及天然药物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与广阔的应用前景。茶黄素因其具有多种特殊的生物学活性而受到消费市场追捧,近年关于其具体生物学活性的研究也逐步成为热点。目前,众多研究表明,茶黄素具有降血脂、抗肿瘤、调节血糖、延缓衰老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并且其作用机制涉及广泛,包括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激活蛋白1(activating protein-1,AP-1)等信号通路,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等作用特点。但由于高纯度茶黄素与茶黄素单体难以获取,茶黄素性质不稳定、生物利用度低等原因,茶黄素生物学活性的作用机制尚未研究清晰。本文概述了茶黄素的多种生物学活性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以茶黄素为原料的天然膳食补充剂及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红茶对高脂饮食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饲养小鼠,同时预防性给予不同产地、不同剂量的红茶(black tea,BT),分别测定小鼠的肝脏指数、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的含量,并通过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别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与高脂模型对照组相比,红茶剂量组血清ALT、AST、肝脏MDA、肝重及肝脏指数显示不同程度的降低,肝脏SOD及GSH-Px活力则有所上升,肝脏病变程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结果表明红茶具有一定的保护和修护高脂饮食小鼠肝脏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改善肝脏氧化应激状态、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骨粉膨化休闲食品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粉膨化休闲食品是以骨粉、玉米、大豆为主要原料、多种调味品为辅料,通过膨化等工序精细加工而成的一种富有营养的膨化休闲食品。它不仅具有高蛋白、高钙、低糖、低脂、富含膳食纤维的营养特点,而且非常利于人体的吸收,是一种新型的、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方便食品。对其加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营养成分、技术指标、加工试验及主要技宋参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以福鼎大白茶、白毫早、碧香早、槠叶齐一芽二叶为材料,采用GB/T 8313—201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测定茶多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儿茶素组分含量,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儿茶素生物合成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的含量及茶多酚总量夏季均极显著高于春季(P<0.01)。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的表达量有春季高于夏季的趋势;春季采摘的白毫早样品花青素合成酶基因、肉桂酸羟化酶基因、查耳酮合成酶基因、UDP-糖基转移酶基因、类黄酮3’,5’-羟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其他样品均存在差异(|log2差异倍数|≥1),由此可知基因的表达量不仅受季节调控,还受到品种的影响。F3’5’H基因相对表达量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含量存在正相关,EGCG是黄烷酮B环3’,4’,5’位置羟基化物质,催化其羟基化的酶为类黄酮3’-羟化酶和F3’5’H,因此F3’5’H可能是EGCG合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8.
采用茶叶感官审评及气相色谱-质谱等技术手段对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并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研究单丛茶香气化学品质的物质基础。结果表明:单丛茶最主要挥发性物质为吲哚、脱氢芳樟醇、芳樟醇、茉莉内酯、臧红花醛和β-环柠檬醛,其他重要挥发性物质为橙花叔醇、苯乙腈和α,4-二甲基-3-环己烯-1-乙醛等。在单丛茶挥发性组分中,以花果香为主的醇类化合物含量最多,含氮化合物含量次之。在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中,银花香和桂花香表现较为独特。蜜香型和花香型单丛茶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中有较好分属区域,所建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适用性和检验效果良好。该研究结果可为单丛茶的香气品质评价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常规的炼制猪油的方法是:将油洗净后再开火熬炼,10斤板油(或花油、肥肉)切细后下锅,等到加热、熬干水分、开始出油到油出尽,共需2.5小时。 如果改变常规炼油程序为“边洗、边切、边熬、边出油、边取油”的“五边”熬法,则10斤生油、生肉的炼制完毕,只需1.5小时,而且炼出的油油质明亮、馨香,易于凝结,油渣也又香又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取四套商业部颁发的炒青绿茶标准样为材料,经反复筛选,获得了10个较理想的茶叶色泽与滋味品质理化指标;并首次将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中的判别分析法运用于茶叶级别的理化评判中,求得品质级别判别函数和令人满意的评判结果,从而为茶叶品质微机评判系统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