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9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49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5年7月1~4日,中国金属学会、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次超细晶钢及其生产技术培训班。授课专家15位,正式参加培训的人员114人。参加会议的人员200余人,涟钢派出了3人参加培训。15位授课专家,来自不同的领域,包括金属学会,大学、专门研究机构,超细晶粒钢的使用企业,专家们从超细晶钢的理论、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阐述,并与到会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基于构件的Web应用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光亮  徐茂生 《计算机科学》2004,31(Z1):171-173
Web应用基础是以文档为中心,面向对象的成熟软件方法无法有效应用到Web应用的开发中.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层次Web应用框架,抽象出了一个企业业务相关的用户框架层,使它可以同时支持文档和对象两类模型,有效地提高了复用度.最后从开发角度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开发流程模型.  相似文献   
3.
为了采用"KR—BOF—RH—CC"工艺路线生产出力学性能更好的超深冲Ti-IF成品钢(DC06),对冶炼过程中KR脱硫、转炉冶炼、RH精炼和连铸的关键冶炼工艺参数和有害元素进行了优化控制,确定了合适的冶炼工艺控制方案。优化后,钢中w(P)平均降低0.004 7%,钢中Ti的收得率提高了36.2%,屈服强度平均降低了20 MPa,伸长率、塑性应变比和应变硬化指数进一步提高,成品部件冲压无开裂和其他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罩式退火工艺对冷轧板成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SPCC冷轧板进行了罩式退火,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的退火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SPCC经680℃5 h退火后,铁素体晶粒饼形化程度不高,晶粒形状和大小不均匀,存在少量混晶;同时铁索体晶内存在大量呈链状分布的渗碳体,它们主要来自于珠光体中片状渗碳体的球化;相应的力学性能为Rel=179.38 Mpa,Rm=306.88MPa,A=41.69%,Rel/Rm=0.58,达到了深冲压用钢的性能指标.700℃退火后组织及性能与680℃时十分接近,退火温度上升到750℃时,晶粒饼形化程度变大,强度值和延伸率降低,A值仅为36.00%.680℃5 h单台阶和快速加热退火后,各项性能均保持了较好水平,完全能够满足一般用钢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耐候钢属于低合金高强度钢(HSLA),常用的合金元素有Cu、P、Cr、和Ni。当不加磷时,用V(0.04%)的析出强化来弥补磷强烈固溶强化的损失。这些合金元素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形成保护层阻止钢腐蚀,另一方面是增加钢的硬度和强度。耐候钢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制造铁道车辆、货车、容器、桥梁、转播塔等等。  相似文献   
6.
7.
刘南吕  吴光亮 《炼钢》2023,(6):37-46
为研究转炉高拉碳冶炼工艺过程中一倒渣的冶金特性对转炉脱磷冶金效果的影响,采用单渣法在国内某钢厂50 t顶底复吹转炉上开展单渣高拉碳高效脱磷工业试验。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并结合实验室研究,对转炉一倒渣的矿相结构、熔化温度、黏度、成分等冶金特性与转炉脱磷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倒渣中Si、Ca、P富集的区域形成的矿相结构主要是2CaO·SiO2和3CaO·P2O5,这两种矿相结构均有利于脱磷反应的进行;Fe、Mn、Mg元素富集的区域主要形成RO相和基体相,不利于脱磷反应的进行;降低单渣法高拉碳一倒渣的熔化温度和黏度有利于脱磷反应的进行;控制一倒渣的熔化温度在1 370~1 375℃,黏度在0.033 Pa·s左右,此时脱磷效果好,实现一倒钢液磷质量分数最低为0.018%,一倒渣的磷分配比LP>60,一倒脱磷率最高为84%;炉渣二元碱度R=2.60~3.00,w(FeO)=22.00%~27.00%,w(MgO)<7.50%,w(MnO)<4.60%,一倒渣具有良好的脱磷效...  相似文献   
8.
吕沙  吴光亮 《钢铁》2015,50(7):32-37
 对采用“EBT→LF→VD”工艺路线生产50Cr5MoV锻钢轧辊炼钢过程的全氧质量分数和夹杂物类型与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F精炼后钢液中[w(T[O])]平均为0.004 7%,VD出站[w(T[O])]为0.001 4%,中间包[w(T[O])]为0.001 55%,铸坯[w(T[O])]为0.001 8%,轧材中[w(T[O])]降低至0.001 0%。LF精炼初期,钢中夹杂物主要是不规则的Al2O3夹杂,其中96.75%的夹杂物尺寸小于10 μm。LF精炼结束后,大量夹杂物转变成以CaO-Al2O3-SiO2为主要成分的0~1 0 μm复合氧化物夹杂。钢水从VD真空精炼炉向中间包转移过程中,由于保护性浇注效果差,二次氧化严重造成钢水夹杂逐渐增多,其中夹杂物主要为球形的[mCaO·nAl2O3]复合夹杂物。铸坯中99.65%的夹杂物尺寸小于10 μm,其中大部分为球形钙铝酸盐夹杂物,还有少量球状硅铝酸钙复合夹杂物。轧材中98.77%的夹杂物尺寸小于10 μm。通过对炼钢过程中各工序的工艺优化,可实现对夹杂物的有效控制, 从而确保50Cr5MoV合金铸钢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我国冶金工业开发应用高温低氧燃烧(HTAC)技术的基本情况。从预热方式的选择、蓄热体的选用、蓄热室的布置以及燃烧过程的控制等方面,分析了该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特点。指出了该技术在冶金工业应用中需在炉型设计、开发经济实用的低NOx排放工程技术、拓宽燃料使用范围以及炉压与炉气成分的控制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高温低氧空气燃烧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从反应工程学角度论述了高温低氧空气燃烧的技术原理及基础理论,重点讨论了烟气余热回收和低NOx含量排放等技术措施中的重要传输现象及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低氧空气燃烧技术具有与传统燃烧技术迥然不同的传输现象和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