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7篇
冶金工业   1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生产实际入手,分析了PC钢精炼及浇注过程中钢液吸氮的影响因素,提出减少钢液吸氮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连铸-轧钢区段作为界面模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对钢铁生产流程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热送热装技术的深入应用,工序装置之间的衔接、匹配由数量、生产能力等的匹配发展为生产节奏的匹配。其中加热炉的出坯节奏决定了轧钢的轧制节奏,从而对整个区段的节奏产生影响。对唐山钢铁集团第二钢轧厂连铸-轧钢区段铸坯进加热炉前等待的时间间隔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排队理论为指导,对二钢轧厂一棒材铸坯进入加热炉前的时间间隔进行优化,提出了合理的时间值,并且分析了二钢轧厂二棒材不能应用排队论的原因,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对长材部炼钢区域进行安全改造,根据改造安排及品种钢生产要求,需要拆除一座原有50 t LF精炼炉,并新建一座65 t LF精炼炉。介绍了LF设备参数和工艺布置,分析了供电加热、精炼渣系及造渣制度、底吹氩控制、喂丝处理等工艺制度,概述了LF精炼炉焊丝钢的生产情况。焊丝钢生产实践表明,LF精炼周期为50~60 min,吨钢电耗为55~60 k Wh,平均升温速度达到5℃/min,出站w(S)=0.010%~0.020%,w(N)≤30×10-6,钢水质量和洁净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新东  常金宝  李杰 《钢铁》2021,56(8):26-31
 为了减少钢铁生产流程的能耗,降低废气排放,实现低碳生产,河钢集团用冶金流程工程学理论指导开发了高效炼钢、高效连铸技术并与棒材轧钢工序集成化应用,实现了棒材生产流程的低碳化和绿色化。讨论了提高转炉冶炼效率、提高连铸机拉速、钢坯定重、提高钢坯热送温度,实现转炉、连铸、轧钢高效生产与快速连接的关键技术。实践表明,通过优化钢铁制造流程,开发高效炼钢、高效连铸技术、“界面”优化技术并实现集成应用,构建高效率的冶金流程生产平台,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流程的能耗、降低碳排放,同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效、低碳、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5.
常金宝  王欣  郝华强 《连铸》2013,32(6):34-37
为了满足棒材轧制的要求,开发了定重供坯技术。忽略工艺参数对铸坯密度的影响,通过加强拉矫机维护、加强铸坯切割精度,在辊道上安装铸坯称量称,以反馈方式调节连铸坯定尺长度,达到连铸坯轧制需要的标准质量,满足棒材轧制的要求。铸坯以定重方式对棒材直供,减少棒材通尺奠定了基础。该系统运行1年多以来,定重率在标重±5kg以内达到70%以上。在使用中发现,拉速剧烈波动是影响铸坯定重的首要因素,当拉速波动小于±0.05 m/min,铸坯单重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力学方法对含钛合金焊丝钢中氧化铝和氧化钛夹杂物的形成进行了理论计算.利用扫描电镜对钢中夹杂物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O2-Al2O3和Ti2O3-Al2O3竞争氧化反应的临界条件分别为[%Ti]/[%Al]4/3=84.49和[%Ti]/[%Al]=7.46;当[%Ti]/[%Al]4/3< 84.49和[%Ti]/[%Al]<7.46时,钢中优先生成Al2O3,反之生成Ti2O3或TiO2.当钢中w(Alt)由0.036 0%降至0.004 6%,钢中夹杂由Al2O3向Al2O3·TiOx、TiOx型转变,与理论计算相符.通过控制钢中w(Alt)<0.005 0%和软吹工艺参数,可有效减少Al2O3夹杂数量,连浇炉数提高至6炉.  相似文献   
7.
常金宝  杨文  张立峰  任英 《钢铁》2019,54(8):154-160
 对管线钢铸坯中的硫化物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发现从中间包钢液到铸坯,管线钢中夹杂物由低熔点的CaO Al2O3向CaS Al2O3类型转变,且夹杂物尺寸越小,在冷却过程中的转变越充分。根据形貌特征,含硫化物夹杂可分为以下几类,即硫化物在氧化物表面部分析出、硫化物半包裹氧化物、硫化物完全包裹氧化物、纯硫化物和在TiN上析出的硫化物。采用FactSage软件对冷却过程管线钢中的夹杂物转变进行了计算,发现随着温度的降低,液态钙铝酸盐夹杂物逐渐经历CaO·Al2O3→CaO·2Al2O3→CaO·6Al2O3→Al2O3的转变过程,同时CaS和MnS相也在冷却过程中析出,且MnS的析出温度低于CaS,这解释了铸坯中硫化物的特征和形成。  相似文献   
8.
提高氧气转炉供氧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志杰  常金宝  李荣生  杨文远  杜昆  郑丛杰 《钢铁》1999,34(3):20-23,33
介绍了在提高转炉供氧强度过程中,在氧枪设计,喷头射流流场测定,供氧和造渣制度的吹炼过程冶金反应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河钢舞钢二炼钢存在严重的炉机不匹配问题。通过对河钢舞钢二炼钢车间布局、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系统调研和分析,发现合理安排转炉准备时间,避免浇次内更换水口和滑板,可有效控制转炉周期;增加并稳定出钢量,在恒拉速的情况可有效延长连铸周期,炉机不匹配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使用"转炉→3#LF→2#VD→连铸"的工艺流程,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唐钢含硼低碳拉拔材表面结疤现象,利用热力学计算分析了结疤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BN较AlN优先析出,造成晶界脆化,诱发表面结疤。通过严格控制[B]含量在0.0010%~0.0020%,[N]含量≤35×10-6,优化连铸冷却制度等可有效降低盘条表面结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