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冶金工业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MgO坩埚高频真空/加压感应炉在氮气压力04~10 MPa、温度1 570~1 640 ℃下,对加压感应熔炼Fe Cr V系高氮不锈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0CaO 45Al2O3 25SiO2渣覆盖的情况下,氮在Fe 15Cr 10V、Fe 18Cr 10V、Fe 18Cr 15V和Fe 20Cr 20V液态合金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595%、0736%、0776%和1020%,溶解度与氮分压的关系基本符合Sievert定律。渣对钢液吸氮和铝脱氧都起重要的作用,1 873 K、10 MPa氮气氛中,在30CaO 45Al2O3 25SiO2、40CaO 40Al2O3 20SiO2、40CaO 50Al2O3 10SiO2三种不同渣系作用下氮在液态Fe 18Cr 15V中的浓度分别是0776%、0849%和0884%。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Pro CAST软件在连铸温度场模拟计算中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在舞钢公司1#连铸机建立数学模型并使用Pro CAST软件对连铸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后,当拉速降低至0.70 m/min时矫直中表面温度为964℃,凝固末端处于7#扇形段,该模型计算结果为舞钢公司连铸降拉速攻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钢舞钢二炼钢存在严重的炉机不匹配问题。通过对河钢舞钢二炼钢车间布局、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系统调研和分析,发现合理安排转炉准备时间,避免浇次内更换水口和滑板,可有效控制转炉周期;增加并稳定出钢量,在恒拉速的情况可有效延长连铸周期,炉机不匹配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使用"转炉→3#LF→2#VD→连铸"的工艺流程,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4.
结晶器液面波动是连铸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液面波动过大会造成铸坯夹杂物含量超标、纵裂等产品缺陷,严重的还会引起漏钢事故。系统分析了影响结晶器液面波动的因素,并提出了在夹杂物、结晶器流场、保护渣、冷却制度、拉速、液面控制系统等方面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模拟TSCR+固态渗氮工艺试制了高磁感取向硅钢。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氮质量分数为00034%~0.0084%试验钢,采用MgO涂层中添加MnN的方式进行固态渗氮后钢中氮质量分数为0.0146%~00164%;不经渗氮的脱碳板在试验退火条件下没有发生二次再结晶,渗氮后脱碳板的二次再结晶开始温度约为980℃;二次再结晶前初次晶粒约为23μm,渗氮后在高温退火阶段形成的AlN起到了抑制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的作用;试验钢的磁性波动较大;其中最好磁性能B8达到1.928T,P17/50达到1.174W/kg。TSCR +固态渗氮工艺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线能量输入对EH420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利用真空感应炉和TMCP轧制工艺制备EH420试验钢板,利用Gleeble-3800型动态热模拟试验机对试样进行焊接热模拟试验,利用拉伸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对母材和焊后模拟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试样进行金相观察。结果表明:采用Ti-Mg复合脱氧的氧化物冶金技术和TMCP轧制工艺制备的钢板具有良好的大线能量焊接性能;Ti-Mg-O粒子促使焊接热影响区生成大量的针状铁素体,从而改善其低温冲击性能;随着线能量的增加,原奥氏体尺寸增大,晶界铁素体逐渐增多,魏氏体含量先增加后减少,魏氏体晶粒尺寸增大, HAZ低温冲击吸收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82B硬线钢中夹杂物的形成条件进行了热力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低碱度渣时,钢液中[Al]S随着夹杂物中wCaO/wSiO2比值和Al_2O_3含量增大而增加,为把CaO-SiO2-Al_2O_3夹杂物控制在塑性区,钢液中[Al]S应小于6×10~(-6)。实际控制结果表明,按照热力学计算结果控制精炼炉渣成分(控制顶渣中的Al_2O_3含量低于10%),同时保证充足的软吹条件(合适的氩气流量和大于15 min的软吹时间),可以达到夹杂物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氮钢的基础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氮钢结构特点的最新研究,高氮钢平衡相图的进展及其在高氮钢成分设计方面的应用;概括了氮在钢液中的溶解度公式和高氮钢熔炼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分析了氮在奥氏体钢、铁素体钢和双相不锈钢中的作用,即氮在不牺牲强度的同时不仅提高了钢的韧性,且改善了钢的抗腐蚀性能;并列举了一些典型的高氮钢的用途。  相似文献   
9.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图片分析软件统计平均值、多项式回归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半定量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取向纯铁奥氏体比例的演变规律,在850~900℃奥氏体、比例呈现峰值,在1 050~1 100℃为完全奥氏体化温度,奥氏体比例呈现"双峰值"规律。为了确保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比例比较稳定,认为取向纯铁常化工艺的理想温度区间应为850~900℃。  相似文献   
10.
对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的以Cu2S为主抑制剂的取向硅钢的热塑性进行测试,比较600-~1 300℃下试样的面缩率及断面形貌,分析C、Cu和Mn对取向硅钢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Cu和Mn含量增加,脆性凹槽随之向低温和高塑性方向移动;C和Mn通过扩大γ相提高热塑性,Cu除扩大γ相外与S结合形成Cu2S,使得钢中形成对热塑性有害的液相及富铁硫化物变少,使晶界强度的削弱程度减少,从而使钢的塑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