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9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在常规模压生坯中浸渗Al的方法,研究了MoSi2+Mo反应熔渗Al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MoSi2坯体在1350℃反应浸渗Al可使抗弯强度高达737 MPa,其断裂韧性也可达到4.3 MPa·m1/2,远远高于热压单相材料;然而其相成分中存在残余的Si相和Al相将会阻碍其高温应用;在MoSi2坯体中加入Mo粉可以消除残余硅相;经过计算,当Mo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可以完全消除Si相,并使Al相达到最低,而其强度并不降低.同时SEM观察表明,添加15%Mo后其断口显示晶粒间絮状夹层变成颗粒状黑色相面积较未加入Mo粉时减小.从而进一步证实添加15%Mo产生的组织变化将有利于该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Java程序设计"作为改革示范课程,研究构建移动学习平台的关键技术,设计一个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平台。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一学习平台:该平台应用了移动互联、Web应用、C/S模式结构、三层框架等信息技术,旨在为学习者构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平台学习内容的交互式设计采用了主页推送模式、练习与测试模式、论坛互动模式和活动发布模式,学生借助平台不仅可以获取最新Java资讯,还能够进行Java知识的随堂练习、课后复习、技术沟通和知识共享,从而为传统课堂教学提供互补。  相似文献   
3.
在所选用的4种X80高钢级管线钢中,经过夏比冲击试验、拉伸试验和屈强比计算,发现其力学性能与其组织有很好的对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针状铁素体和细小弥散的贝氏体相结合的组织是X80钢的理想组织形貌,该组织可以使得材料的强度达到最高,而屈强比接近于0.85,从而达到强韧性的很好匹配.该组织的强韧性原理类似于短纤维和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4.
一种制备纳米复合镀层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制备纳米复合镀层的新方法--在直流电镀过程中对电镀液施加强磁场以代替机械搅拌来制备Ni/Al2O3纳米复合镀层,考察了镀层的结构,并对镀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强磁场下可以制得纳米复合镀层;与未加磁场的纯镍镀层相比,施加磁场后镀层的晶体结构发生了择优取向;当磁场强度为8T时,复合镀层的磨损率仅为纯镍镀层的25%,其耐蚀性与Q235钢相比提高56.3%,与纯镍镀层相比提高46.8%.强磁场对电镀液起到较好的搅拌作用,通过影响镀层中纳米微粒的含量,使镀层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镀层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尝试对MoSi2+C坯体中熔融渗Al制备了Mo(Si,Al)2-SiC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反应熔渗Al法制备Mo(Si,Al)2-SiC复合材料中,反应生成物主要为Mo(Si1-x,Alx)2和SiC相,还有少量Mo5Si3C和Al相.随着x值的增加,Mo5Si3C相和Al相逐渐减少,并消失.其组织为片状Mo(Si,Al)2组织间隙中分布着针尖状SiC颗粒;从断口形貌看,SiC颗粒非常细小,团聚在大的Mo(Si,Al)2颗粒周围.根据断口形貌,部分形成的SiC为晶须状,当x=0.4时,形成的SiC多为晶须状,并且形成的晶须状的SiC和Mo(Si,Al)2连成片.反应熔渗Al法制备复合材料抗弯强度是随着x值先增加后降低,在设计值x=0.237时取得最高值.  相似文献   
6.
无压反应烧结Mo(Si,Al)2-SiC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Si2,Al,C之间的原位反应无压烧结制备了Mo(Si1-x,Alx)2-SiC复合材料。随着烧结温度从1400℃升高到1650℃,MoSi2相消失,反应产物为Mo(Si,Al)2和SiC及Mo5Si3C相。由于固溶体及Nowotny(Mo5Si3C)相的形成,使得原位反应中化学计量法则变得困难。原位生成的SiC相随着温度的升高由颗粒状变为晶须状,并由于它的强韧化作用使得复相材料的性能较单相材料成倍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烧结与水淬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并系统探讨了MgO- SiO2-Al2O3-B2O3-KF玻璃陶瓷的显微析晶.研究表明:MgO-SiO2-Al2O3-B2O3-KF玻璃陶瓷的烧结收缩率与玻璃化及组分的析晶程度相关;析晶程度愈高,烧结坯愈致密;试样中成分配比愈接近云母晶体成分的原子比,玻璃陶瓷的显微析晶程度愈高;在烧结温度为1 000℃时,即开始出现析晶,到1 050℃时,析晶程度达到最高,继续提高烧结温度,显微析晶又发生重熔.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AP)工艺中原料、陈化时间、pH值、Ca/P比及温度等因素对HAP纯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溶液陈化时间要达到10~22h;当煅烧温度在900~1000℃之间时,可得到结晶程度较好的HAP粉体;反应时溶液的pH值应在10~12之间;制备HAP粉末时,Ca/P比为1.67时比1.00时所制的HAP粉末纯度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烧结与水淬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并系统探讨了MgO-SiO2-Al2O3-B2O3-KF玻璃陶瓷的显微析晶.研究表明:MgO-SiO2-Al2O3-B2O3-KF玻璃陶瓷的烧结收缩率与玻璃化及组分的析晶程度相关;析晶程度愈高,烧结坯愈致密;试样中成分配比愈接近云母晶体成分的原子比,玻璃陶瓷的显微析晶程度愈高;在烧结温度为1 000℃时,即开始出现析晶,到1 050℃时,析晶程度达到最高,继续提高烧结温度,显微析晶又发生重熔.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AP),对影响HAP的工艺因素——煅烧温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有利于获得纯度较高的HAP;但煅烧温度达到1000℃时,红外图谱中3640cm-1左右的OH吸收峰变弱,HAP产物分解;当Ca/P比为1.67时,有利于获得高纯度的H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