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5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装配式变电站在建设过程中有关设计、设备、施工、运维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创新提出在设计中引入"产业链化设计理念",依托数据化平台,开展三维设计,将设计、构件生产、现场施工和运行检修四大建设主体"四位一体",协同工作,形成设计主导的链式建设模式。四大建设主体协同完成装配式变电站建设,不仅能简化设计过程、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精度,而且能解决装配式变电站在实施过程中的桎梏,提高施工质量,充分发挥了装配式变电站高效、绿色、节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传统商业街区的衰落是当前城市出现的普遍问题,近年来我国各城市纷纷开展对传统商业街区的改造和开发.传统街区改造的途径基本分为全部拆建、局部拆建、环境改造3种,然而各街区的改造效果却良莠不齐.以青岛市台东三路步行街环境改造为例,分析了步行街改造的背景和措施.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评价了改造效果.最后通过分析步行街行人的心理需求,提出针对街道空间形态、景观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三方面的优化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可中断负荷合同模型制定问题,首先基于数据挖掘理论进行用户行为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负荷响应能力分析;然后考虑负荷响应能力,从用户分类参数、电力公司成本、最大中断负荷限制3个方面改进了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传统可中断负荷合同模型;最后结合实际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考虑负荷响应能力的可中断负荷合同模型的有效性,有利于增强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以黏土、膨润土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焙烧法制备出新型水处理陶粒填料,对填料的配方和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填料最佳性能条件为:铁炭质量比为4∶1,原料质量比黏土∶膨润土为1∶1,黏土、膨润土和助剂量占总填料80%,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硫酸铵分别占总填料1%。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30min,在此工艺下填料的压溃强度为52N,孔隙率为28.9%。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处理造纸二沉池出水,反应70min,其COD Cr去除率达71%。  相似文献   
5.
未来集控系统的建设应该实现"变电站-集控站分区-总集控站"的三层体系;采用规约集成的办法,融合视频安防、防误闭锁、智能操作票、电压无功的自动控制、继电保护信息等其他电网自动化系统,实现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出在实际系统集成实现的时候,应该按实际需求和特性,综合利用相关的标准接口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在不同层次上实现系统的最优集成.  相似文献   
6.
Oracle监控维护技术在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可靠而完整地保存历史数据确保变电站系统的稳定运行,在研究Oracle监控维护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变电站监控系统历史库在线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实时在线监控历史库运行状况和资源使用情况并分析各项统计数据,给出性能调整的合理建议并及时调整,防患于未然,真正做到历史库免维护,提高了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依据能源枢纽作为多能源系统的联系载体,建立了一个通用的优化建模框架,用于不同能源耦合系统的最优潮流研究。根据建立的优化建模框架,将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潮流问题解耦,得到一系列独立的传统最优潮流问题,从而使得问题易于求解。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潮流问题是一个大规模的非线性问题,将多主体进化算法应用于求解中,从而保证能够得到的全局最优解,适用于大型的复杂的多能源系统。通过包含有多个能源枢纽的综合能源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用于合成产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MEIV)建立了42种Wittig反应产率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考察了反应物分子结构对合成产率的内在影响。结合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变量筛选方法和QSAR建模技术,得到7参数QSAR模型,交互校验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973;选用外部集对模型健壮性、预测能力进行考察,亦获得良好结果:R=0.984、R=0.965。模型稳定性良好,预测能力颇强。  相似文献   
9.
从分子二维结构出发,采用反映分子局部化学微环境结构表述指数———原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AEIV)和原子杂化状态指数(AHSI)对201个酮分子中的1 373个碳原子的13CNMR谱建模模拟,取得了满意结果。所得定量结构波谱关系(QSSR)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复相关系数RMM及留一法交互检验相关系数RCV分别为0.966和0.965。进一步随机抽出5个化合物中共计196个13CNMR化学位移用于模型外部验证,预测结果复相关系数Rpred=0.965,上述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从分析目前电力监控系统无法支持变电站远程运维及"运维一体化"模式运维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构建区域运维中心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了区域站域两层体系结构的变电站远程运维架构方案,在此架构下,基于运维业务需求,给出了站端、区域端、运维班终端3级应用功能部署方案。之后,基于面向服务的区域站域交互框架,详细设计了站域服务接口方案。最后,利用区域站域分布式业务处理实现了设备状态远程监视、远程巡视、远程故障处理和远程智能诊断等远程运维业务。应用实践表明,变电站智能设备远程运维平台的应用提高了设备及系统缺陷预警、故障定位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设备现场巡检次数,降低了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