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电磁连铸AZ31镁合金的宏观组织,以及溶质元素在铸锭截面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工业化(生产)规模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合适与匹配的连铸工艺和电磁场处理可使镁铸坯晶粒组织细化.在拉速8 cm/min和表观直流电流40 A的电磁场条件下,φ162 mm圆坯的AZ31镁合金宏观凝固组织细化为均匀的等轴晶组织.同时,铸坯中溶质元素的偏析明显改善.以Zn,Mn元素为例,其平均偏析度分别比普通连铸下降73%和67%.  相似文献   
2.
压铸镁合金选择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地选择合金是进行压铸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原理 ,建立了压铸镁合金材料选择系统 ,快捷有效地选择出最合适的合金牌号。同时 ,以一 MP3外壳选材为例 ,具体说明系统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ZQS 2 0 0 0型双试棒合金热裂 线收缩仪的机械部分为基础 ,提出了一种用以测试镁合金热裂行为的新的测试方法。铸造时采用覆膜砂作为铸型材料 ,解决了镁合金在浇注过程中的燃烧问题 ;通过A/D转换 ,用微机对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应力和收缩信号数据进行采集和进一步的处理 ,并描绘其曲线。试验测得 ,在通常凝固条件下 ,AZ91合金并不按平衡相图凝固 ,而是有共晶相析出 ;AZ91合金最容易产生热裂的温度在实际凝固结束温度 ( 4 2 4℃ )附近  相似文献   
4.
Zn和RE对Mg-9Al合金热裂倾向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用热裂环法考察合金的热裂倾向性,并对合金的冷却曲线和铸态组织进行了分析。Zn加入Mg—9Al合金降低了合金的凝固结束温度,平均每增加0.1%,合金的凝固结束温度降低0.7℃。Zn促进了Mgl7Al12相在晶界的析出,降低了凝固结束温度,并显著增加了合金的热裂倾向性。RE对Mg—9Al合金的热裂倾向性和凝固结束温度影响很小。但当Zn含量超过0.8%时,RE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Mg—9Al-Zn合金的热裂倾向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珠光体钢轨进行双道次热压缩试验,得到试验钢在轧后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显微组织及硬度,分析热变形后不同冷却速率、等温时间和等温温度对珠光体片层与硬度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s连冷、1℃/s欠速淬火等温转变后快冷(1℃/s-580℃-30 s)、3℃/s冷却淬火等温转变60 s后快冷(3℃/s-580℃-60 s)、5℃/s高冷速淬火620℃等温转变后快冷(5℃/s-620℃-60 s)试验钢得到珠光体+少量铁素体。而3℃/s连冷、3℃/s冷却淬火等温转变30 s后快冷(3℃/s-580℃-30 s)试验钢因等温时间不足出现了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相比于1℃/s连冷,1℃/s欠速淬火等温转变后快冷对减小珠光体的片层间距以及提高硬度有着积极的作用。延长等温时间后得到的3℃/s冷却淬火等温转变60 s后快冷(3℃/s-580℃-60 s)试验钢的珠光体层间距最细,达到73.19 nm,其片层取向多样,部分渗碳体片断裂,硬度提升幅度不大与类珠光体组织的含量增加有关。1℃/s连冷试验钢的珠光体片层最粗大,硬度最低归因于析出相NbC的过分长大以及断裂...  相似文献   
6.
利用Jmatpro和Deform软件对“A”型TC4钛合金试件的固溶时效处理过程(900℃×1 h, WQ+540℃×4 h, AC)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A”型试件在900℃固溶冷却时顶端和两脚处冷速高于10℃/s,产生约为48%的马氏体,540℃时效处理后的组织中不存在细针状α′马氏体,由初生等轴α相和弥散分布的析出相(时效α相、时效β相)组成;试件在固溶冷却后的最大等效应力为65.6 MPa,而时效冷却后的最大等效应力降至35.3 MPa;在固溶时效处理过程中,“A”型试件顶端螺栓孔处的温度梯度和应力最大,变形量呈迅速增大-稳定-迅速减小-增大-稳定-逐渐减小的趋势,在固溶时效处理后的畸变量为0.77 mm。  相似文献   
7.
王业双 《铸造》2018,(1):66-71
总结了当前涡轮壳材料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现状,对材料的适用温度范围和综合成本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下一步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镁合金的热裂行为测试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ZQS-2000型双试棒合金热裂-线收缩仪的机械部分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用以测试镁合金热裂行为的新的测试方法。铸造时采用覆膜砂作为铸型材料,解决了镁合金在浇注过程中的燃烧问题;通过A/D转换,用微机对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应力和收缩信号数据进行采集和进一步的处理,并描绘其曲线。试验测得,在通常凝固条件下,AZ91合金并不按平衡相图凝固,而是有共晶相析出;AZ91合金最容易产生热裂的温度在实际凝固结束温度(424℃)附近。  相似文献   
9.
Zn对Mg-9Al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Zn元素对Mg-9Akl合金的凝固行为,尤其是对热裂倾向性的影响。通过热分析手段考察合金的凝固特征。用热裂环法评价合金的热裂倾向性,引入了热裂倾向性(HSC)因子的概念。并通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对合金的凝固、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凝固过程中An,Al元素由于晶间偏析而在晶界富集。Zn元素的加入,增加了晶界低熔点相的量,并降低了其熔点,从而明显增加了合金的热裂倾向性。Mg-9Al-xZn合金的热凝产生于凝固后期,呈沿晶断裂。加入Zn元素对Mg-9Al合金的晶粒有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镁合金的加工性能问题,采用电磁连铸和普通连铸方法进行了AZ31镁合金的连铸实验研究,对有、无电磁场作用下的铸坯凝固宏观、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成分偏析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试样断口的扫描,分析镁合金的断裂机制。结果表明:与普通连铸相比,电磁连铸的镁合金组织细小、均匀,树枝晶破碎,可实现全等轴晶化;铸坯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性能)有显著提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17%,50%和81%,且断口形貌呈现韧性断裂特征;铸坯中的成分偏析下降73%(Zn)和67%(M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