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皮肤损伤和皮肤防护的分子机制,需要研究人(内源性物质和结构)、物质(刺激物和抗刺激活性物)、以及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然而,在人体上分子水平的机制研究报道很少。共聚焦拉曼光谱可以开展此类研究,因其可以在体、实时和非侵入式地测定角质层中的某些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并分析角质层结构。文章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刺激剂,通过共聚焦拉曼光谱扫描志愿者前臂屈侧皮肤12μm深度内,定性和半定量地测量SDS经皮吸收的相对量和深度,以及SDS“入侵”时皮肤脂质相对含量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SDS经皮吸收进入角质层,导致角质层脂质流失和脂质有序性降低。据报道刺激物的进入量和深度是影响皮肤刺激程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文章首次在人体上通过SDS给予证实;此外,文章首次发现SDS引起的人体皮肤屏障损伤的第三个因素,我们称之为“刺激传导网络”,即SDS对皮肤的损伤不仅局限于其所到之处,“刺激传导网络”可以将刺激损伤传递到SDS未到达的更深更远处。通过拉曼光谱对皮肤内部进行研究,并结合体外手段例如3D皮肤等,结果一致,进而提出了“现实世界发生的”SDS诱导皮肤损伤的分子学机制。根据该机制...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型楔形膜在真空中的制作方法,可以替代白光干涉位移传感器中的关键元件.该方法采用两层复制技术,用有机材料SU8胶作为楔形膜中间的材料.同时,搭建了白光干涉位移传感器系统,对制作的楔形膜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解调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3.
掺杂Y_2O_3,Sm_2O_3对氧化铝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Y2O3、Sm2O3对氧化铝瓷烧结性能、介电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Y2O3、Sm2O3在氧化铝瓷的烧结过程中可以显著降低氧化铝瓷的烧成温度,抑制晶粒生长,使晶粒尺寸变小,提高了陶瓷的致密性,降低了试样的结构损耗。掺稀土氧化物的氧化铝瓷在1600℃保温2h烧结后,相对密度达98.8%以上,介质损耗达到4.2×10-3。  相似文献   
4.
<正>有资料显示,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经测定,东北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表土0.4~0.7厘米,专家推算"按此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的黑土层将流失殆尽。"水土流失致使土地退化严重威胁粮食安全,日益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仅2009年中央对黑龙江省的黑土地治理的投入就达1亿多元。然而,水土流失的治理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还需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破解治理中存在的四个难题。  相似文献   
5.
改性氧化铝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油酸对Al2O3粉末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表面改性工艺对陶瓷致密性、抗弯强度及显微结构的影响。对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改性粉末在1600℃保温2h制备的Al2O3陶瓷,相对密度达到98.9%,抗弯强度达393MPa。利用油酸与粉末表面羟基反应形成非极性有机表层结构,消除粉末间的硬团聚,降低压制过程中的内摩擦力,从而改善坯体的均匀性和致密性,提高陶瓷的抗弯强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高氮/低氧混合气氛下热处理对氧化铝粉体表面特性及粉体抗水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600℃改性后的AlN粉末表面覆盖了氧化铝薄膜层结构,粉末在水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有效地抑制了AlN粉末与水的反应,阻碍了水向AlN粉末表面侵蚀的作用,提高AlN粉末在潮湿环境的抗水化能力,且热处理后粉末在水溶液中高剪切应力球磨过程中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稀土氧化物对氮化铝瓷介电性能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添加Nd2O3和Er2O3对氮化铝陶瓷烧结性能、介电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化铝瓷中添加Nd2O3和Er2O3,有利于降低氮化铝陶瓷烧结温度,提高致密性,并且介电性能能够得到显著改善。添加3%(质量分数)Er2O3的AlN陶瓷的相对密度达98.8%,介电损耗为1.3×10-4,是纯AlN陶瓷的5%。其显微结构分析表明,氮化铝晶粒尺寸更均匀,并且其晶格参数更接近理论值,晶界相较少,从而使得其介电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PPT教学逐渐成为大学课堂主要的教学手段,大学物理课堂也不例外。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其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PPT教学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日益广泛的情况,分析了PPT教学的优缺点,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改进PPT教学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使用,从而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由磁性金属颗粒镶嵌在非磁金属或绝缘基体中而形成的两相非均匀颗粒系统中, 当磁性金属的体积百分含量处于临界值时, 体系的输运行为有许多奇异的现象. 相继在在磁性金属/非磁金属和磁性金属/绝缘体系统中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和隧道磁电阻效应; 特别的在磁性金属/绝缘体系统中发现了反常霍耳效应的极大增强, 称为巨霍耳效应. 为了探讨颗粒体系的巨霍耳效应的机制, 本文用离子束共溅射的方法制备了大约1.5×10-7 m 厚度的Cux(Al2O3)1-x颗粒薄膜, 研究了非磁金属/绝缘体体系Cu/Al2O3颗粒系统的巨霍耳效应, 发现在量子渗流阈值时, 霍耳电阻比正常金属高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掺杂对巨磁电阻钙钛矿La1-xAx(MnB)O3 Curie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测定了La1-xAx(MnB)O3(A为二价元素)型巨磁电阻钙钛矿化合物在不同组成的Curie温度。钙钛矿锰氧化物La1-xAx(MnB)O3的A位离子掺杂引起的晶格畸变可以用晶格能来表示,晶格能的大小能很好解释A位离子掺杂引起的Curie温度变化;B位离子掺杂引起的晶格畸变可用极化力来表示,极化力的大小很好解释了B位离子掺杂引起的Curie温度变化。钙钛矿锰氧化物的A,B位离子同时掺杂引起晶格畸变,可以用晶格能和极化力的综合判断系数(晶格能/极化力)来表示,它能很好解释A和B位离子同时改变引起的Curie温度变化,理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